一、目的与范围:规定诺氟沙星胶囊生产过程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其它涉及该过程的标准操作规程、原始记录等技术文件制订提供依据。
二、产品概述:2.1产品名称:2.1.1通用名:诺氟沙星胶囊2.1.2英文名:Norfloxacin Capsules2.1.3汉语拼音:Nuofushaxing Jiaonang2.2剂型:胶囊剂。
2.3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
2.4规格:0.1g/粒。
2.5包装:12粒/板×100板/盒×30盒/箱; 10粒/板×100板/盒×30盒/箱; 12粒/板×2板/盒×400盒/箱.2.6批量:80万粒/批次。
注:每批生产投料量应严格根据规定的批量投料。
2.7功能主治:本品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
适应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2.8用法用量:2.8.1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4粒,一日2次,疗程3日。
2.8.2治疗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
2.8.3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2.8.4治疗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8~12粒。
2.8.5治疗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4粒,一日2次,疗程28日。
2.8.6治疗肠道感染,一次3~4粒,一日2次,疗程5~7日。
2.8.7治疗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12粒,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2.9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10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2.11有效期:24个月。
三、处方和依据:3.1 处方:诺氟沙星 100g干淀粉 12g制成 1000粒注:本制剂用混合粉末直接充填,不需制粒。
3.2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
3.3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1 检查是否按处方配料。
质量控制2 混合时间、混合量、是否符合工艺。
质量控制3 胶囊装量差异、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4 批号打印是否正确,热封是否严密,裁切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缺粒。
质量控制5 检查说明书、小盒、大箱是否与药物一致;有无缺粒,批号、文字、数量是否准确。
质量控制6 检查是否有成品合格证五、生产过程及工艺条件:5.1生产准备:5.1.1 文件准备5.1.1.1批制剂指令明确了生产品种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批量、投料量等;5.1.1.2生产品种应有执行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5.1.1.3生产地点应有环境要求的文件规定和环境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5.1.1.4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5.1.1.5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5.1.1.6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生产状态标识卡、设备状态标识卡、生产物料领料单等空白表格。
5.1.1.7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5.1.1.8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5.1.2物料准备5.1.2所用物料与批生产指令相符。
5.1.2.1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示等内容,如物料名称、物料编码、批号、合格证、检验报告书等,应准确无误。
5.1.2.2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
5.1.3现场检查5.1.3.1检查生产场所清洁、卫生、应符合该区卫生要求,有上次清洁、清场合格证,并将上次清场合格证(副本)纳入本批生产记录中。
5.1.3.2需用的设备、设施应完好,有合格标志。
5.1.3.3容器具应符合清洁要求,并有清洁合格标志。
5.1.3.4计量器具测试范围符合生产要求,并有“检定合格证”,对生产用的测试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试,符合生产需要。
5.1.4记录5.1.4.1操作人员检查后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名。
5.1.4.2岗位负责人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签名确认。
5.1.5安全检查5.1.3.1班前要进行安全检查,有安全检查表的要依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对运转设备要进行试车听诊、视诊,必要的润滑,和防护措施的检查。
要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做好防冻或降温工作,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伤人,短路或过载起火。
5.2备料:5.2.1 领用前的核对与计算5.2.1.1备料人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核对所领原辅料的品名、批号/编号、指令量、加工批号;5.2.1.2核对无误后,开出领料单由车间管理人员审核、签字,到仓库领料;5.2.1.3发现以下问题时领料不得进行;①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②包装容器内无标签或物料标识卡、合格证;③因包装被损坏、内容物已受到污染;④已霉变、虫蛀、鼠蛟烂;⑤在仓库存放已过复验期,未按规定进行复验;⑥其他有可能给产品带来质量问题的异常现象。
5.2.2物料的称量:应在30万级工艺条件下进行5.2.2.1称量原辅料的衡器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5.2.2.2物料称量所用的容器要求与生产级别相一致,并不影响物料的化学性质。
严禁用同一容器两次(或多次)称量不同的物料;5.2.2.3称量时所用的取样器,必须预先作清洁处理,不影响和污染物料;5.2.2.4未用完的物料要及时封扎,并标出品名、批号、剩余量等。
5.2.2.5所有物料称量均要求一人称量,一人复核,谨防差错,并由称量人、复核人签字。
特殊物料的称量需QA人员复核签字。
5.2.2.6每称完一料要将所用衡器归零复位。
5.2.3物料进入作业区及标示5.2.3.1物料进入作业区必须严格遵守物料进入净化程序;5.2.3.2被拆去外包装的物料,应重新对物料进行标示,(可挂物料标示卡),内容包括:名称、规格、数量、批号等。
5.3 干燥应在30万级工艺条件下进行:5.3.1 生产前检查5.3.1.1检查应无上次产品遗留物及文件记录等,检查生产场地及设备清场合格证,检查水、电、汽供应正常,检查机器运转正常,挂生产状态标志。
5.5.1.2装好细粉捕尘袋,打开蒸汽阀门,开动引风机,空机运转15分钟,确认无异常。
5.5.2控制干燥箱内温度98~102℃,加入淀粉以沸腾干燥器视镜的最低点平面处出现明显的堆料情况为限。
干燥时间120分钟左右直至水份达到工艺要求时。
5.3.3 注意温度和气压的变化随时调节各分汽阀和风门,并每10分钟开搅拌1分钟,使物料在整个沸腾干燥器中均匀地呈沸腾状。
5.3.4 按时通知车间化验室检测湿粒水分。
5.3.5 水分达到工艺要求时,关闭蒸汽阀门和风机开关,下料,将颗粒装入洁净容器,做好状态标志。
5.3.6 下料完毕进行下一道称量工序。
5.3.7干燥结束后,取下“房间使用卡”和“设备使用卡”,换上“待清洁”标志。
5.3.8生产结束后,清出本批产品遗留物及文件记录等,按有关SOP进行制粒、干燥室、设备、工器具的清洁、清场工作。
清洁后,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
已清洁的容器、工器具放置于容器具存放间。
5.3.9工艺条件:(1)用沸腾干燥,温度98~102℃,时间120分钟左右; (2)水份:不得过3.0%;5.4总混 应在30万级工艺条件下进行:5.4.1 操作前检查:检查应无上次产品遗留物及文件记录等,检查生产场地清场及设备清洁合格,检查水、电供应正常,检查机器运转正常,挂生产状态标志。
5.4.2 将称量好的诺氟沙星、干淀粉依次加入二维运动混合机,加入总量不宜超过混合机总容量的2/3,启动混合机进行总混,混合不得少于60分钟。
5.4.3 总混后物料用洁净消毒的容器盛装,并加盖密封,称量,挂好状态标志(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交至中间站,填写《请验单》送中检室由QA 人员取样检测,整理生产记录。
5.4.4 QA 人员检验是否按工艺处方投料,检验合格才允许流入下到工序。
5.4.5 生产结束后,清出本批产品遗留物及文件记录等,按有关SOP 进行对整粒总混室、设备、容器、工具进行清洁。
清场结束,经QA 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
5.4.6工艺条件:(1)总混时间:不得少于60分钟。
5.5 胶囊填充 应在30万级工艺条件下进行: 5.5.1 生产前检查5.5.1.1检查应无上次产品遗留物及文件记录等, 检查生产现场清场合格证,检查水、电供应正常,计量器具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机器运转正常,挂生产状态标志。
5.5.1.2 根据生产指令领取相应规格的空心胶囊,复核其规格、批号、数量、与检验报告单应相符。
5.5.1.3 从中间站领取的充填的总混料核对其品名、规格、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数量并有检验合格证等,计算填充理论充填量=0.1g/总混料的含量5.5.1.4 空心胶囊粒重的确定:填充前必须对准备投入生产的空心胶囊进行粒重的确定,其确定方法如下:对准备投入生产的空心胶囊,随意抽取空心胶囊20粒,精密称取每粒空心胶囊的重量,再求取平均粒重,其计算公式:5.5.1.5 装药胶囊粒重范围的确定:根据空胶囊的平均粒重,按照理论充填量的要求,每粒装量应控制在±8%粒范围内,超出装量范围的不得多于二粒,并不得有一粒超出±16%。
5.5.2 填充空胶囊重量(g )= 空胶囊1+……空胶囊20205.5.2.1正式填充前先试填充,检验装量差异,外观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正式填充。
5.5.2.2正式填充后,应注意观察填充机的运行,正常情况下每20分钟抽样(20粒)检查装量差异一次,QA应每隔2小时做一次装量差异检查,发现装量差异超过规定时,及时进行调机纠正,确保装量符合质量标准规定。
5.5.2.3剔除外观不符合要求的胶囊及时剥出重新上机。
5.5.2.3填充机要专人负责调试、维护,称量检测用衡器,使用前均应校正,并定期检查。
5.5.2.4操作人员操作前应洁净双手,并戴上医用消毒的乳胶手套操作,不得裸手操作。
5.5.3 生产结束,整理生产记录,清出本批产品遗留物及文件记录等,按有关SOP进行对胶囊填充室、设备、容器、工具进行清洁清场,清场结束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
5.5.4工艺条件(1)计量器具应准确,每粒装量差异应控制在标示装量±8.0%之间。
5.6 抛光应在30万级工艺条件下进行:5.6.1 生产前检查:检查应无上次产品遗留物及文件记录等,检查生产现场清场及设备清洁合格证,机器运转正常,挂生产状态标志。
5.6.2 将填充好的胶囊外壁药粉扫净,选弃不合格品。
5.6.3 合格的胶囊用抛光机抛光,抛光好的胶囊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密封,并在容器上标明品名、规格、产品批号、数量、工号(签名)、日期;填写中间产品请检单,整理生产记录。
5.6.4 QA取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一道工序。
5.6.4 生产结束,整理生产记录,清出本批产品遗留物及文件记录等,按有关SOP进行对抛光室、设备、容器、工具进行清洁清场,清场结束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