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邮政及其业务简介

邮政及其业务简介


中国对普遍服务的定义
• 普遍服务是邮政代表国家承担的公共服务的职 能 • 不同的国家普遍服务的概念和范围有所不同, 并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 普遍服务以人的自然权利为基础,任何人不论 他们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状况如何,都有权获得 基本的邮政服务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合理的资费向所有 的公民提供信件寄递服务和其它必不可少的邮 政服务


1950年开始实行“邮发合一”体制,使报刊发 行成为邮政部门的重要业务之一。

新中国邮政成了一项真正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事业,成了普通百姓人人可以享受的“福利”, 并与其提供普遍服务的性质更为合拍。

国家邮政局于1998年成立,为信息产业部管理 的国家局,


1998年4月28日正式挂牌。
2006年11月国务院对邮政体制改革,实行政企
邮政及其业务简介
提纲
认识邮政
邮政业务分类体系
邮政业务的特点和市场定位
一、法人资格:
1995年10月4日,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正式注册为法人资 格,即“中国邮电邮政总局”,简称“中国邮政”。 1998年成立国家邮政局,为信息产业部管理的国家局 ,1998年4月28日正式挂牌。 2007年1月29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国家邮政局挂 牌成立,中国邮政政企分开。统称“中国邮政”。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 着郑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
邮驿制度起源于奴隶制度的国家,盛行于封建 社会,并随着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终结。
(二)、我国古代民间的通信组织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传递官府文书。

民间通信组织的形成,大约始于唐朝。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邮政
提纲
认识邮政
邮政业务分类体系
邮政业务的特点和市场定位
三大业务板块
邮务类业务:函件、普通包裹、报刊发行、机要通信 集邮、电子商务等 速递物流业务:速递业务、物流业务等
邮政金融业务:邮政储蓄业务、邮政汇兑业务、邮政
保险业务等ຫໍສະໝຸດ 一、按邮政业务性质划分:公益性业务:确保公民的通信权利,代国家承 担的义务 商业性业务:盈利性业务
二、按邮政行业承担的社会功能划分:
特殊服务:义务兵免费信件的寄递、盲人读物、党报党 刊发行、机要通信等 普遍服务:如:信件、普通包裹(10公斤以下)、印
刷品(5kg以下)、汇兑等
商业性服务:如:速递、物流、储蓄、保险等
各国对普遍服务的共同理解
• 任何一个公民无论居住本国何处都应当享有 通信的权利 • 以合理的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服务 • 符合法律规定的服务质量标准(投递频次、 时限、方便程度) • 各国通用的普遍服务的定义:国家通过确立 一定的质量和连续性标准,确保以可以接受 的价格为所有人提供一种与其需求相关的服 务,不论他们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状况如何。

二、代理保险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务前景广阔。 但从目前中国保险市场拓展情况来看,仅为初始阶 段,保险的深度、保险的密度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目前,国内现有的各家保险公司下属的网点少、 人员少,多家保险公司纷纷看准邮政,展邮保合作。 代理保险业务将是邮保合作最根本的利益共同点, 也是当前邮政拓展中间业务的最好途径。
1.国家定位: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 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中 国邮政集团总公司,为国有大型独资企业。 2、邮政企业服务宗旨:人民邮政为人民
3、邮政企业的服务方针:迅速、准确、安 全、方便
4、领导题词: 毛泽东题词:人民邮电。 周恩来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 江泽民题词:发展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 需要。 胡锦涛要求:“邮政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更好 地发展邮政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 邮政服务。”
三、按业务的法律地位划分:

专营业务,我国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 政法》规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 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务 院另有规定的除外。”信件指信函和明信片, 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 非专营业务

四、按寄递范围划分:
国际业务: 全网性业务
国内业务: 区域性业务、同城业务
分开,国家邮政局为政府管理部门。同时,组
建了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为国有大型独资企
业。
三、 主营业务:
主要经营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
物发行、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政物流、邮 票发行等业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国内惟一 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

三流合一独一无二: 邮政大网传统上就是三流合一的。三流是指物流、资
五、邮政系统构成
企业目标 社 会 需 求
邮政 业务 财 务 系 统
其他业务
邮政速递、物流业务
邮政金融类业务
邮务类业务
邮 政 网路
邮政运行控制 邮政生产作业组织
人 力 资 源 系 统
邮政网体制
邮政网规划建设
邮 政 系 统
邮 政 业 务 系 统
邮 政 网 路 系 统
邮 政 财 务 系 统
人 力 资 源 系 统




在抗日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内、从边区到各行
署、专区、县,甚至各村庄都设有通信组织。

在解放战争中,组织和扩大了随军邮政机构来
支援战争。在各野战军政治部之下都建立了军
邮总局
(六)、新中国人民邮政
1949年11月1日,作为统一管理全国邮政和电信 事业的邮电部成立。 12月10日至28日,邮电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 国邮政会议。会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 政属于国营经济组织,应配合新民主主义的政 治、经济、文化建设,办理邮政业务,调整网 络和组织局所建设,以服务人民为总的方向和 最高原则,确定邮政名称为“中国人民邮政”。
1985
(二)、在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社会主义邮政要为党和政府提供特殊服务 2、邮政承担着为全社会公民提供普遍服务义务 3、邮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息流、商品流、 货币流的重要通道 4、邮政是沟通世界各个角落的桥梁

(三)服务讲规范 社会评价高
在做好营业窗口服务的基础上,中国邮政在 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集业务受理、查询和投 诉于一体的11185客户服务中心。我们的口号是 “只要您拨打11185,剩下的事由我们来做”
(二)业务发展劣势

1.资本结构单一 邮政储蓄以其“只存不贷”的运作方式成为了 农村资金的“抽水机”,资金来源极为单一,仅为 居民储蓄存款。 2.制度基础薄弱,内控能力不强。 邮政储蓄明显带有浓厚的计划行政体制色彩,效 率低;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内控意识不强、风险 隐患较大 3.金触创新能力不足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金融专业人才匮乏。
(一)业务发展优势
1.网络优势 至2008年底,邮储营业网点达到36508个。这些遍布城乡的 网点,是邮政储蓄业务网络优势。储蓄业务能很好地利用了 邮政集团信息和物流优势,实现了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 的“三流合一”,有着便利的运作条件。 2.成本优势 邮政储蓄业务是在邮政业务的基础上开办的,经营成本相对 较低。此外,因为邮政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国家从多 方面给予其优惠及扶持政策,也大大降低了营运成本。 3、品牌及信誉优势 长期储蓄业务的开展,使邮政储蓄机构在广大居民中建立了 良好的信誉,为其开展金融服务打下了诚信的基础。 4、区位优势 在农村地区“三农”经济发展对于涉农金融服务在总量、结 构、品质等层面的多元需求,为具有网点多、覆盖广、联网 率高等整体优势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供了涉农金融服务 的市场空间。
(三)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发展目标
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要发展成为国内 领先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运营商。 要加快能力建设,加强资源整合, 提高运营质量,尽快进入资本市场, 尽快做大做强。
三大板块之间关系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主体是邮政企业 坚持普遍服务是邮政的使命。三大 板块要继续坚持“共举邮政大旗,共享 全网资源,共创美好未来”
(三)业务发展思路 1、依托网络优势,布局农村金融市场。 2、着力培养优秀的团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做 好培训工作,提升人才水平 。 3、防范控制风险 。 4、利用网络优势,大力拓展汇兑业务和代收费等 中间业务。 5、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一 方面要加强柜台宣传,在柜面上摆放宣传材料,积 极引导和培养员工的主动营销意识;另一方面要加 强柜外宣传,派出员工主动上门宣传业务,用服务 聚合客户,用服务拼抢市场,构建有效的多层次营 销体系。
(一)邮政企业发展目标
邮政企业要打造成为社会提供更加 方便优质高效的邮政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向社会提供 普遍服务、特殊服务和商业服务的 综合能力和水平
(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目标
邮储银行要发展成为有特色的、现代 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发挥邮政金融网络 优势,巩固邮银和谐发展、共同发展 的新模式,坚持零售银行的发展战略 加快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尽快进入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向现代 商业银行转型
二、中国邮政历史
(一)、我国古代的邮驿与烽火台通信

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 即商代,亦称殷商。 邮驿与烽火台通信,都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 对通信的需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修驿道,“车 同轨、书同文”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 全,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增设“急 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
达两路王 班投顺 万,递友 多一工 公个作 里班,年 。期邮参 为路加 往工 天返作 。里至 程今 年 , 来 一 ,公直 他里从 送,事 邮月马 行投班 程递邮 26 14 360 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