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Hale Waihona Puke 世 系2 姆尤世系群,他本人所属世系群中有男性近年来从这 些世系族中娶了妻子。
群 3 达玛世系族:本人所属世系群中有女性近年来嫁人这
些世系群。
4 拉乌拉塔世系群:这些被认为关系较远或是不确定的 亲戚,是朋友不是敌人。
14
的帕 社朗 区:
不 稳 定
嫩诗莱:
1 婚姻:姆尤—达玛制
孙莱卡:
2 贡萨制:
3 世仇故事
仪式及诠释:利奇认为,仪式是用以表达个体在自己当时所处的结
构体系中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地位。涂尔干社会行为:宗教礼仪和技
术性活动。诠释巫术:马—神圣类别,人们的基本需要。莫斯—世
俗。克钦的社会行为——象征性的表达形式,功能性活动,地方性
习俗,审美装饰。
12
生态环境:
山地人和平地人之间的差异首先在于生态上。在 季风带的原始森林的山地中。 山地人采取游耕轮作制度。且有三种不同的山地 农业:
2 胡康河谷的掸邦:特别是迈宽、宁匾、德若
的掸邦。这些掸邦今天依附于邻近的克钦人。
坎 底 掸
3 辛加林坎底:位于亲墩江上游的小掸邦。大部 分人口是克钦人和那加人。
人 4 阿萨姆的坎底:位于萨地亚得东部和靠近利
多的迪兴河边。一直于阿萨姆人、米什米人、
那加人和克钦人混居
从上面可以看出:坎底这一术语是比较混乱。一 表示拥有共同族群起源的特定群体; 二是当作一 个政治实体的名称。
3
第一部分 问题及其背景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克钦社会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 掸人、克钦人及其分支 第四章 帕朗——一个不稳定的克钦贡
萨社区
附录一 案例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见于记载的一些语言变迁的
官方报告中的帕朗世仇 克钦“奴隶制度”的性质 景颇语亲属称谓
4
第二部分 克钦贡萨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 克钦贡萨社会的结构性范畴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地域区分的概念 第三节 人群聚类的概念 第四节 姻亲关系和乱伦的概念 第五节 关于财产和所有权的概念 第六节 等级和阶层的概念 第七节 超自然的概念 第八节 权威的概念:政治和宗教权位
2
埃德蒙.罗纳德,利奇(1910—1989): 1910年出生于英国西迪芒斯,早年在剑桥大学马 尔伯勒和克莱学院学习医学。1933年起在一个贸 易公司的中国分部任职,但不喜欢商业气氛,不 久辞职回国,途中考察过雅美族。之后经人介绍 进入马凌诺斯基门下学习人类学。1939年二战爆 发,参加驻缅英军,并开始研究克钦人,1946年 退役,担任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讲师,次年获得 博士学位。1953年起任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 1971—1975年任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1975年因其卓越的学术贡献被授予爵士爵位。 1989年因病去世。出了本书外,只要著作有《普 艾里亚:一个锡兰村庄》(1961)、《重新思考 人类学》(1961)、《列维—斯特劳斯》 (1970)、《文化与交流》(1976)等
9
坎底掸邦:胡 康河谷的掸邦 头人
10
克钦人的分支:
克钦这一范畴较为复杂。初始泛指东北边 境的野蛮人。从语言上,地域上,政治上 分有:景颇人,都凉人,茶山人,高日人 ,阿几人,木如人,侬人,傈僳人等
景颇人,都凉人,茶 山人,高日人
阿几人,木如人,侬人,
说 景 颇 语
克钦人
说傈僳语
傈僳人
11
社会结构:连接系统组成部分的组织原则—形式的模型。它产生的 变迁两类:一,与现存秩序形式的延续相一致。 二,的确反应了 社会形式变化的变迁。
单元社会结构:布朗把“社会”—“任一合适的地区”,纳德尔: 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单元。克钦存在的极端:一个村寨有四家 住,坚持自己有权利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元。另一极端是兴威掸邦 (49个小掸邦,一个小掸邦有一百个村寨,各村寨社会规模不一) 。小单元并成大单元,大单元分裂成小单元的变迁机制。
模型体系:克钦面临两种互相矛盾的生活方式。一种掸邦政府体制 ,类似封建等级制。一种贡劳组织,无政府,平等主义的特征。 随着权力结构的变化, 克钦人在这两种极端类型之间来回摆动。
5
第三部分 结构上的变数
第六章 贡劳和贡萨 第七章 贡萨和掸人 第八章 克钦历史上的证据 第九章 为派系和社会变迁而辩护的 神话 第十章 结论
6
克钦:是指生活在克钦山区的世群人 们
掸人:居住河谷,族群认 同的标准所有掸人都是佛教 徒。都在那儿的灌溉农田中 种植水稻。讲傣语的方言。
克钦人:居住山区,主 要从事刀耕火种的游耕方 式种植水稻。范指克钦山 区所有不是佛教徒的人。
季风通垭—刀耕火种类型,轮作制。
草地通垭—休耕复原草地
灌溉梯田—丘陵梯田耕作制
平地人:在平地,低地和河谷种植水稻。 13
克钦的世系群:在克钦每一个社区,姓氏相同的个体被认为是父系近
亲,属于同一亭国——家户,也就是世系群。
1 格普格瑙世系族:被认为和他本人的世系群源自同一氏 族,亲缘关系很近,因此不可以通婚。
1
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 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 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 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 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 的“社群” 、“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 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 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 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它 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对社会学、 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 价值。
15
嫩诗莱: 景颇语的嫩(女人),意为“合法的妻子”和
“妾”。
合法的妻子—通过“嫩诗莱”。妾是陪嫁或是买卖而来,盟友经过嫩诗 莱的仪式,所以说她们是“妻子”也不是。
通常只有在双方已经就聘礼的具体数目达成一致,而且男方已经向女方 支付了一部分后,才会举行这一仪式。
其作用是使该女孩所生的子女在付聘礼的男方所属世群中获得合法地位。 一对夫妻在孩提时代可以结婚,但女子到成年直到“正式结婚”几年后才可与 她的丈夫生活。
7
掸人的分支:
缅人讲掸人划分为缅甸掸人、中国掸人和 坎底掸人。
缅甸掸人:包括缅甸境内的掸邦掸人,佛教是本 土化教派,召帕—君王们,长久以来服从于缅甸 国王。
中国掸人:近年来从中国云南迁徙并居住在莫八 和密支那区域的掸人。
坎底掸人:被视为缅甸掸人的一支,在政治上曾 效忠于以前的掸邦孟拱。
8
1 坎底弄:现在是7个小掸族邦国的联邦。在 伊洛瓦江源头,曾今似乎是孟拱的附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