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声语言的外部表达技巧

有声语言的外部表达技巧


比较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内塔尼亚/胡说 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的不 停适 顿当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快读)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适 当
(慢读)

内塔尼亚胡/说

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下面的句子停顿的位置不同意 思也不同,请把它读出来。
(1)他说不下去了。 (2)我怕大家说不好。 (3)二乘以三加五等于多少? (3)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样?
3.感情停顿
——表达复杂而激动的感情时所作的停 顿 。不受语法逻辑的制约,而受感情的支 配。 • 如:
第二天寒冷的早晨,这个穷苦的女孩在 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 /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三)语速
• 说话时吐字的快慢,也就是指 语言外在的速度。
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
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
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
激动了)
(闻一
多《最后一次的讲演》)
(二)停连
• 停连,就是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 停顿和连接。
• 思考: 停连在口头表达或朗读中有
什么作用?
下面一段话你能一口气读完吗?
节日期间,供应品种有红、黄香蕉苹 果、鸭梨、酥梨、瓢梨、京白梨、子母 梨、雪花梨、胎黄梨;还有哈密瓜、伽 师瓜、白兰瓜、黄金瓜、西瓜、鲜桃、 葡萄、海棠、红果、石榴、沙果、香果、 猕猴桃、菠萝、柠檬、杨桃、柚子、椰 子、龙眼等50多个品种。
(疑问代词)
⒔谁在喊? ⒕这不关你事。 ⒖那是我的书。(指示代词)
2.逻辑重音
• 作用: 突出强调语意重点
• 特点: 无固定位置 随说话环境而变 由说话人的意愿而定
读读下面句子,重音位置的变化 对语意的影响:
•我知道你会唱歌。(——不用问别人。) •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要瞒我了。) •我知道你会唱歌。(——不是别人。) •我知道你会唱歌。(——你怎么说不会?) •我知道你会唱歌。(——别的会不会我不 •知道。)
朗读下面片断,注意语速:
①她猛然喊了一声。脖子上的钻石项链没 有了。 她丈夫已经脱了一半衣服,就问: “什么事情?” 她吓昏了,转身向着他说: “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 了。” 他惊惶失措地直起身子,说: “什么! ……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莫伯桑《项链》)
②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 围是堆着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 女人和孩子。我沉重地感到我失去了很好的朋 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 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 了这样的几句:
可见调节气息需要停连。
朗读下面语段你会怎么停顿?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 •学历的干部……
重音 停连 语速 句调
朗读者要准确清楚地表达语意,听者 要准确清楚的理解语意也需要停连。
•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 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
•被你从你的公馆门口/一脚踢开的/那个讨 钱的老太婆//现在怎么样了?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逻辑停顿
•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或突出某种语意 所作的顿歇。
• 特点:
• 没有固定的位置,因文而异,因 人而异,由说话人的意图而定。
• 但要自然、合理、恰当,不能破 坏意群的完整。
•胜利的歌声像海洋。
比喻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他的脸白得真吓死人了。 •这事太难办了。
夸张
•她差一点没掉下山谷去。
•我们一定要完成任务。 •你不能不去。
坚决 肯定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重音 停连 语速 句调
3.感情重音
• 你怎么这么糊涂!
•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 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 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 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 光如水照缁衣。(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的干部…… • 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
的干部……
重音 停连 语速 句调
停连的作用
A.是朗读者调节气息的需要和结果; B.是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语言内容的
需要,并可以显示语句的脉络; C.适当的停连还可以控制语速,调整语句
的节奏,造成抑扬顿挫的旋律美感。 D.适当的停连可让听者进行及时的思考、
逻辑重音的一般作用
• 我又没有干坏事。(——是别人, 突出重
不是我。)
点加强
• 我又没有干坏事。(——我干的是 语气
正当的事,不是坏事。)
•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 并列
的脸红起来了。
• 今天是星期二,不是星期一。 对比 • 不怕慢,就怕站。 • 她是谁呢?她就是我的二妹——王玲。呼应

• 语速与停连有着密切的关系。
决定语速的因素:
a.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 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b. 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 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 心情宜用慢读。 c. 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闲谈、絮 语,宜用慢读。 d. 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 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消化、回味,从而更清楚的理解文意。
停顿的种类
1.语法停顿 2.逻辑停顿 3.感情停顿
1.语法停顿
——为了表现语法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 所作的停顿。
• 标点符号与停顿的关系
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 号> 逗号>顿号
• 段落、章节与顿的关系
段落、章节>句号、问号、感叹 号
有时标点符号与停顿的不一致
有声语言的外部技巧
• (一) 重音 • (二)停连 • (三)语速 • (四)句调
(一) 重音
• 1.语法重音 • 2.逻辑重音 • 3.感情重音
1.语法重音
• 特点:
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 位置比较固定 无特别强调色彩
例:
⒈太阳出来了。⒉今天星期天。(谓语) ⒊他学唱歌,我学跳舞。 ⒋他去北京了(。宾语) ⒌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定语) ⒍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 ⒎他飞快地跑着。 ⒏春天是多么美丽啊!(状语) ⒐坏透了。 ⒑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补语) ⒒他什么都知道了。⒓你到哪里去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