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适应性心理障碍问题的案例分析
案例陈述:
来访者小坤(化名)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又多愁善感的男孩,虽不非常聪明,但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老师的青睐,同学们的羡慕,使他成为同龄人的中心,无形中产生了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
经过高考的拼杀,他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
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势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升入大学后不久的一次新生摸底考试竟然还不及格,这一突然的变化使小坤措手不及,无法接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一种失落感便袭上心头,甚至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突然坍塌。
一个学期过去了,学习越来越吃力,他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差,生活变得没有规律,食欲不振,经常失眠,到后来竟然想退学。
家长实在没办法,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看心理医生。
治疗过程:
一、心理诊断阶段
这是心理治疗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信息的收集、心理诊断、信息的反馈和治疗目标的确立。
首先,面对来访者的初次来访,治疗师应先与其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治疗者应先让来访者陈述自己的困扰,其间耐心倾听,在必要的时候做出简单的回应,从而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尊重和关注。
同时应注意观察来访者的表情、语言、动作等,通过这些观察揣测来访者的心理状态。
其次,通过家长的陈述,治疗者了解到,小坤自尊心极强,争强好胜,性格有些内向,高中的时候学习十分刻苦用功,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佼佼者,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但自从步入大学,学习上的优势逐渐丧失,自信心大受打击,同时产生了食欲不振、失眠等异常生理现象,还曾提出过退学的想法。
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治疗者可以初步诊断这是一个大学生适应性心理障碍的案例。
经诊断,小坤患的是一种称为适应障碍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存在长期的不良刺激或对环境的难以适应。
此类病人都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主要症状是情绪障碍:烦恼、抑郁,也有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导致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地损害。
诊断完成之后,治疗者要把这些信息尽可能清晰、简短地反馈给来访者,告诉来访者:“你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可以一起找出一些解决的方法来。
”通过信息反馈,使来访者作出决定,从而进行接下来的治疗。
最后,治疗者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心理诊断分析,确立咨询目标,帮助来访者消除适应性心理障碍,重新树立自信心,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二、帮助和改变阶段
这一阶段是心理治疗的重要阶段,治疗效果常由此产生。
其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改变其认知、情绪和行为。
在此阶段,我们采取认知疗法中的合理情绪治疗方法,同时可以运用领悟、支持、解释、再教育等手段来进行治疗。
首先,治疗者要帮助来访者重新审视自己内心之中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使他发现自己内心存在的不合理情绪,并帮助对方达到某种程度的领悟。
在本次治疗中,治疗者要让来访者领悟到,他目前的状况并不能说明他的能力不及别人,也不必因此而感到自卑。
生活变得没有规律,食欲不振,经常失眠等现象也是由于适应性障碍的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
同时治疗者要让小坤认识到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有;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
大学的学习是变被动为主动,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等,都是学习,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这些校园中的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
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其次,治疗者应采取支持的方式来减轻来减轻来访者的焦虑,减少不合理情绪对来访者的影响,促进来访者积极行为的增长。
在本次治疗中,来访者应给予小坤鼓励和支持,比如,采用这类的话语:“能挤过高考独木桥、考上大学的同学,在高中阶段都是学习的佼佼者,所以,你一定是有能力的”“让我们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试一试,万一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可以一起来想办法对付它。
”等等。
要帮助小坤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正视现实,让他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
最后,治疗者要对来访者进行再教育,使小坤知道什么是合理的情绪,树立正确的认知方式,帮助小坤认识到高中和大学的差异,并正确对待这些差异的存在,正确认识到角色的改变,尽早做好思想准备,适应新的学习方法,从而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三、结束和评估阶段
1.结束治疗
通过治疗,我们发现小坤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去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情绪。
在这一阶段,治疗者要向来访者小坤指出他在治疗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并鼓励小坤继续学习合理情绪治疗的方法,进一步巩固自己已取得的治疗效果。
2.评估阶段
(1)来访者的自我评估:通过治疗,小坤人认识到自己以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情绪对自己的认知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树立了正确的认知方式,他发现自己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重新找到了自信,决定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2)治疗者的工作评估:通过观察来访者治疗前后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发现小坤的心理障碍基本消除,能正确地对待现实和接纳自己。
情绪改善后,生活开始变得规律,饮食和睡眠也有很大改善,并开始积极地投身到大学的新生活中。
治疗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3)对治疗模式的评估:本次咨询采取了认知疗法中的合理情绪治疗,该模式强调不合理情绪对于来访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通过帮助来访者消除不合理情绪来解决其问题。
但该模式中对于合理情绪的界定难以把握,并且过于强调治疗者的介入辅导,容易忽视对来访者内心感受的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