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 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表面等级定义2)如拉手条装配在机箱内部或拉手条装配后还需贴面膜等做装饰性处理,一般是C级面3)通常表面不作处理的或做拉丝处理的都是C级面。
机箱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的区分如图1 所示:A级面B级面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3.1光照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A级面B级面C级面4.0 判定总则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
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对无法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高度H,宽度W,直径D等,记录最大的测量值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缺陷允收表解释:缺陷允收表规定了在直径100mm的圆内各类缺陷的允收标准,两个缺陷点间的距离要大于50mm。
缺陷允收表中的N代表缺陷数量;L代表缺陷长度;W代表缺陷宽度;H代表缺陷高度;D 代表缺陷直径;S代表缺陷面积,面积的单位是mm2。
本文中涉及到的长度,宽度、粗细、高度、直径的单位是mm。
缺陷允收表中关于缺陷的记录解释如图3 所示:缺陷允收表中关于缺陷的记录解释5 .0 塑胶件外观标准5.1 塑胶件缺陷定义塑胶件缺陷类型缺陷定义浅划痕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
深划痕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
凹陷表面局部凹陷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凸起表面局部凸起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凸起与凹陷是同类)。
异物零件表面粘附的与零件不同类型的东西(如砂粒、毛发、铁屑,异色点等)。
水纹塑胶成形时,熔体流动产生的可见条纹。
缩水因材料、工艺等原因使塑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收缩现象。
气泡指塑胶件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空气泡。
雾状透明塑胶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融接痕材料流动融接处形成的线状痕迹。
分模线沿合模线在零件表面形成的可观察到的线状痕迹或多余材料。
披锋塑胶件上浇口残留物取掉后的毛刺。
备注:当塑胶件有签样时,对于水纹、缩水、融接痕、分模线、模具印、脱模刮花等可以通过模具控制的缺陷,按照签样来检验。
对于后续在搬运、操作等过程中造成损伤的缺陷按照该“缺陷允收表”来检验。
6.0 喷涂(喷粉、喷漆)件外观标准6.1喷涂件缺陷定义备注:A级面只允许线状(拐角或边缘)补漆且补漆后的表面外观要满足“喷涂件缺陷允收表”的允收标准。
B级面和C级面可补线状和面状油漆且补漆后的表面外观要求要满足“喷涂件缺陷允收表”的C级面标准。
7.0 钣金件外观标准7.1 钣金件缺陷定义钣金件包括未做表面处理(如电镀或氧化等)的非喷涂金属件和做过表面处理的非喷涂金属件。
钣金件缺陷定义流痕由于镀层厚度不均造成零件表面的异常区域。
起泡镀层起泡、剥落,露出金属底色。
色差同一零件表面颜色不一致,或零件表面颜色与色板不一致。
毛刺、毛边金属边缘和拐角处由于下料、成型、加工等而留下的不规则凸起,手摸刮手(图4)。
修补:因表面损坏而用涂防锈漆拉丝、打磨、喷砂等方法所做的遮盖。
模具印在模具冲压、折弯等成型过程中,在零件表面形成的与模具位置和大小相符合的痕迹。
备注:1)对于钣金件的浅划痕和深划痕,缺陷允收表只给出了镀前的浅划痕和深划痕判定标准,对于镀后所造成的浅划痕和深划痕,由于会造成耐腐蚀性降低都是不允许的。
2)修补的具体要求:为避免切边、点焊等地方生锈,可涂防锈漆或防锈导电漆;A级表面不允许涂防锈漆进行修补,B级和C级面允许;需要导电的地方必须涂防锈导电漆;切边涂防锈漆或防锈导电漆可以超过折边但宽度不能大于1mm 且需均匀。
为消除表面划痕、凸出、凹陷等缺陷,可以采用拉丝、打磨、喷砂等方法对表面进行整面且水平、垂直处理(图5)。
图5 用拉丝等修补的良品与不良品举例7.2 钣金件缺陷允收表缺陷类型 A 级面 B 级面 C 级面光泽不对不允许允许允许备注:1)经表面处理和未经表面处理的材料只要涉及到的缺陷都适用于该缺陷允收表,未涉及的缺陷参照相近的条目执行。
2)外观可见(结构供应商所装配后的状态,而非指最终客户使用条件做为限定)的切边生锈:a、对于有导电要求的切边(例如要与网口连接器配合的切边),无论是模具切边还是激光切边,装配后可见还是不可见都不允许生锈,并需涂防锈导电漆;b、对于无导电需求且装配后可见的模具生产的切边,且材料是宝钢优质电解板或富士康GI 料,则切边生锈允许;c、对于无导电需求且装配后可见的激光切割的切边需涂防锈漆;(4)对于无导电需求且装配后外观不可见的切边(含模具切边和激光切边)生锈允许。
8.0产品标识外观标准8.1产品标识缺陷定义产品标识包括丝印、胶印、移印、烫印、铅印、打印以及四色印刷等各种印刷工艺方法所形成的图案、文字、标签(含条码)等。
产品标识缺陷类型缺陷定义线细、线粗线条局部未印刷充满而宽度变细或变粗的现象。
残缺线条局部未印刷上而出现残缺的现象,包括出现在墨膜的边缘或中间。
如下图,L指每个字符残缺的长度,T指线条粗细。
对于残缺,允许(L1+L2)=L T。
断线线条中断、无墨迹(露出基底)的现象。
如下图,L指每个字符断线的长度,T 指字体线条粗细。
字符偏移字符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发生偏移。
如下图所示,S指偏移量,H指字符高度。
字符歪斜字符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发生歪斜。
如下图,S指歪斜量字符间距不当字符间距通过压缩、放大等方式,而改变了标准字体的间距。
如下图所示:网痕因油墨流动性差而在墨膜上显露出丝网网纹痕迹的现象。
毛边在线条边缘出现锯齿状油墨的现象。
重影即两个字符不完全重叠,由于印刷两次但位置移动而产生。
标签贴歪:标签、铭牌和条码粘贴不水平或者不垂直。
如下图:8.2产品标识缺陷允收表缺陷类型 A 级面 B 级面 C 级面颜色不对符合色板符合色板符合色板纹理不对符合样板符合样板符合样板字型不对符合标准符合标准符合标准文字难辨识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线细/粗不允许允许≤10%的变化允许残缺不允许允许L≤T 允许L≤T断线不允许允许L≤T 允许L≤T网痕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毛边不允许允许≤10%线宽允许渗墨不允许允许≤10%线宽允许重影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针孔不允许不允许允许字符间距不当不允许允许≤10%正常间距允许≤10%正常间距字符偏移不允许允许≤10%字符高度允许≤10%字符高度字符歪斜允许≤1°允许≤2°允许≤2°标签漏贴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标签贴错位置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标签贴歪不允许允许≤1mm 允许≤1mm标签起泡不允许不允许允许标签起皱不允许不允许允许标签翘角不允许不允许允许1)所有商标文字、图案都必须以A级表面的标准来控制(不论其在产品A级表面、B级表面还是C级表面)。
2)供应商的产品标识,必须粘贴在产品的C级表面,且不能影响产品的装配。
9.0 装配后的整机要求9.1 段差、缝隙的要求段差和缝隙在A级面允许0.4mm;在B级面允许0.5mm;在C级面允许1.0mm(如公模产品可以放宽为A级面允许0.5mm;在B级面允许0.7mm;在C级面允许1.0mm)。
装配后产品的连接器表面凸出或凹陷按装配后的段差、缝隙要求管制;产品端口连接器针的下陷按1mm管制,对于端口连接器针的下陷按1.5mm管制。
9.2 设计本身造成的外观缺陷处理如果外观缺陷是设计本身导致缺陷且设计无法更改或更改后旧版库存需要消耗,则可继续使用(如大钣金拉手条扳手下面的面膜凹陷等),具体情况由质量工程师来判定,必要时通过设计,质量,采购,市场的四方确认单确认。
9.3 螺钉头部凸出的高度要求沉头螺钉在A、B级面的头部凸出不允许超出表面0.3mm,C级面不允许超出表面0.5mm;拉铆沉头铆钉,拉铆后头部在A、B级面不允许超出0.3mm,C级面不允许超出0.5mm,同时拉铆后不允许有毛刺和芯杆凸出刮手。
9.4 保护膜粘贴要求保护膜粘贴后端面允许贴偏,条件以不影响装配为标准,即面膜不可以悬空可以露白,悬空以用拇指刮悬空处(非指甲)面膜不剥离为极限,露白宽度小于0.5mm。
灯孔(半透明孔)允许贴偏最多0.3mm。
对于设计要求面膜悬空的系列拉手条除外。
9.5 活动部件要求如要活动部分,应活动畅顺无阻滞。
对于按钮部分,应手感良好,按下有明显的”的得”声, 按键按入并起作用时其按键的高度应不低于板面。
9.6尺寸测量尺寸规格参照制品工程图面数据, 根据提供的技术要求及数据,用卡尺测量制品是否满足图面资料所规定的公差范围。
尺寸检查从样本中抽样10%, 但最少分配到每个模号都不得少于一个。
未标注公差按SJ/T 10628中的公差等级:4判定SJ/T 10628中的公差等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