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
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
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
从意志力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
二、本期教学目标: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教学措施: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进度: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4课时(2-3周)第二单元春天来了6课时(4-6周)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6课时(7-9周)第四单元我们多快乐4课时(11-13周)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6课时(14-15周)第六单元月儿弯弯4课时(16-17周)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教学要求】: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再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小学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领唱与齐唱歌曲中,能与同学合作,和谐、完整的表现音乐。
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1、图片“红灯牌”“绿灯牌”2、打击乐器:碰铃、响板、铃鼓、三角铁、双向筒。
3、录音带4、节奏卡:X X X X ︱X X X X‖X O X O ︱X O X O‖X X X O ︱XX XX X O ‖X X X X ︱XX X X O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
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
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
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胖胖》。
【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上节课做的游戏。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
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
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1、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
2、学生一边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
四、领唱与齐唱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
3、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
【教学目标】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 。
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演奏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
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小蚂蚁》,跳邀请舞。
【教学目标】1、学唱《小蚂蚁》。
2、边唱歌曲边跳邀请舞。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胖胖》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2、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演三、跟教师学唱歌曲。
四、跳邀请舞。
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教学要求】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难点】1、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
2、在欣赏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时要求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可能不以组织教学。
3、在活动《春光好》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春游”与“春耕”,有的可能无法贴切扣题。
【教具准备】1、钢琴、录音机、录音磁带、沙锤、三角铁、碰铃、双响筒、响板、铃鼓。
2、节奏卡①x ———②x x x ③x —x ④x x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小雨沙沙沙》2、沙锤【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3、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7、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9、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
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14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沙锤搬走。
然后再由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沙锤。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活动《春光好》。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
3、告诉学生曲名。
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用课本上的插图来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
6、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
7、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
8、用多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和“春耕”的音响。
9、结合课本上的插图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和“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2、歌曲《云》。
3、附点二分音符【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云》。
2、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用课本的插图引入歌曲《云》的教学4、教师范唱。
5、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6、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7、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8、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9、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10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11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
1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13教师出示节奏卡片:①x ———②x x x ③x —x ④x x —14教师用课本的插图上的动物叫声示范读出上述节奏。
15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的叫声,边拍手边读出上述节奏。
16要求学生指出歌曲《云》中的附点二分音符。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