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态启动操作票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运行部1 启动前检查(锅炉点火前4小时完成)1.1 锅炉本体、管道外观良好,支吊完整,各检查孔、人孔、观察孔可靠关闭,有关阀门、挡板、插板位置符合启动要求。
1.2 各6KV、380V转动机械电动机处于良好备用,汽水、烟风、燃油、制粉和除灰除渣等系统阀门具备操作条件。
1.3 所有辅机润滑油站运行正常,检查润滑油油质、油压和油位正常,各润滑点润滑油量充足,润滑油管路及各轴承无渗漏现象,冷却水系统完好。
1.4 检查已投入且运行正常。
1.5 检查冷灰斗、捞渣机水封建立,捞、碎渣机轴承冷却水已投入。
1.6 启动捞碎渣机,投入冲灰水系统。
1.7 检查燃油系统各供、回油手动门、电动门、调节阀和速断阀开关位置正确。
1.8 投入炉前燃油循环,炉前燃油压力保持在3.5MPa,对燃油系统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渗漏立即停止油循环,并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1.9 联系投入灰斗及绝缘子加热器运行,电动给料机及振打电机良好备用。
1.10 DCS系统运行正常,热工控制、调节、联锁保护及仪表装置正常。
1.11 检查锅炉各项保护状态与实际相符,保护状态需要变更时应履行保护投停手续。
2 锅炉上水2.1 ВЗ前疏放水门严密关闭,ВЗ阀、Д3阀关闭,Д1阀、Д2阀及其后电动阀关闭,P-20排放电动门NC488和调节门NC489开启,排水至凝汽器电动门NC749开启。
2.2 上水前ВЗ阀前金属(工质)温度>300℃时,上水前应开启Д1及Д2后电动截止门,稍开Д2对P-20进行预热并开启Д3前、后疏水。
P-20水位调节阀投入自动,排水及排汽均排至凝汽器。
若ВЗ前有压力,则在暖管时压力下降速度≯1MPa/min,暖管结束方可进行上水,上水速度根据下述规定进行:a. ВЗ前工质(金属温度)>340℃时,降温速度≤4℃/min。
b. ВЗ前工质(金属温度)在300~340℃时,降温速度≤5℃/min。
2.3 P-20预热结束,将给水调节门开至10~15%。
2.4 当给水温度>104℃、含氧量≯50μg/L时,调整汽泵(电泵)转数,当泵出口压力达10MPa时开启泵出口门。
待给水调节门前后压差<5MPa 时用增加泵转数及给水调节门开度的方法以每流道50~80t/h的流量进行上水。
上水过程中将启动旁路ПСБУ开启。
2.5 当ВЗ前压力上升至P-20预热前压力时,关小Д1阀。
2.6 将ВЗ前压力逐渐提至24.5MPa,将Д1投入自动。
定值为24.5MPa。
2.7 操作Д2门以1MPa/min的速度将内置分离器中的压力降至常压,再将Д2全开。
2.8 调整给水流量以4℃/min的速度将内置分离器金属温度降至300℃。
2.9 调节给水泵转速,将每流道给水流量升至400t/h,将给水调节门投入自动。
2.10 对汽水系统各阀门、管道和联箱进行检查,无滴水、渗水现象。
3 炉膛吹扫及点火3.1 锅炉上水过程中,完成下列操作:关闭空预器蒸汽吹灰冷段、热段供汽门,开启空预吹扫蒸汽疏水门。
3.2 联系汽机缓慢投入空预器蒸汽吹灰。
3.3 检查油枪吹扫蒸汽疏水手动门已部分开启。
3.4 联系汽机缓慢投入油枪吹扫蒸汽。
3.5 开启NG017、018,开启开启空预器出、入口烟、风挡板,开启喷燃器所有挡板。
3.6 依次启动引、送、一次风机。
3.7 检查各运行风机烟风管道无漏泄,各轴承油流、油位正常,振动值符合规定,油箱油温和轴瓦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3.8 调整炉膛负压-0.08~-0.10kPa,将炉膛负压定值为-0.08~-0.10kPa,投入引风机调节自动。
3.9 对炉膛吹扫10分钟。
3.10 调整送风机、一次风机串联运行;将NG027、028投入自动,定值45℃。
3.11 关闭NG017、018开度,调节一次风机出力,保证一次风空预出口风压4~5kPa;二次风挡板开启1/3,整定中心风压力为0.6~1.0kPa。
3.12 启动密封风机,以4~5万m3/h的风量对磨煤机通风。
3.13 联系启动两台火检冷却风机。
3.14 调整燃油调节门后压力为3.5MPa,连续投入第一、二层全部油枪,发现燃烧不好及时进行配风调整和油枪切换,待燃油压力调节门NM007开度>20%后将其投入自动。
3.15 对燃油系统管路、阀门及投入的油枪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漏油及火灾事故发生。
通过炉本体检查孔及看火孔检查受热面无漏泄。
3.16 第一支油枪点燃后,空预器开始投入连续吹灰,检查吹灰蒸汽压力不低于0.5MPa,吹灰器摆杆动作正常。
3.17 锅炉升温升压期间,检查下列参数具备:a. 每一流道给水流量≥365t/h。
b. ВЗ前压力≥24.5MPa。
c. 工质的温升速度在5~8℃/min之内。
d. P-20产生的蒸汽排入凝汽器。
e. 炉膛负压为-80~-100Pa。
f. 各层中心风压力不低于0.8kPa。
g. 给水水质符合要求。
h. 锅炉各受热面金属温度在允许范围内。
i. 两侧烟气转向室的温差≯50℃。
3.18 当P-20内压力达1.0MPa时,开启NC702,将NC701投入自动,同时开启NC700排汽导至除氧器,压力定值由机侧给出,当P-20内压力小于0.5MPa时,停止向除氧器供汽,排汽导入凝汽器。
3.19 Д3阀的开启按下列要求进行:a.内置分离器及末过出口联箱金属温度>80℃,点火后,当ВЗ阀前介质温度升高到260~270℃时,在30min内将Д3阀全部开启。
首次开启5%,以后每隔5分钟开启10%,达50%后余下的一次开启完毕。
b.若内置分离器及末过出口联箱金属温度>400℃,当ВЗ阀前介质温度升高到320~340℃或转向室烟温高于末过出口联箱10℃(但不超过500℃)时,在15min内将Д3全部开启。
首次开启5%,保持5分钟,以后每隔1~2分钟开启5%,达30%后每次开启10%,达50%后余下的一次开启完毕。
渐开RC045,检查管道无振动现象。
4 建立冲动参数:4.1 开启RL407,渐开RL408,同时注意给水流量及除氧器水位变化并及时调整,待减温水与主汽压差达5MPa时将RL408投入自动,定值为4MPa。
4.2 当ВЗ前温度达260~270℃开始按规程规定关小Д2门,保证屏Ⅰ出口有30~40℃过热度,操作时,对汽温变化要有预见性,防止过热器大量进水造成水击。
4.3 当转向室烟温达到400℃以上时,重新调整一、二次风压分别为11kPa、0.8kPa。
4.4 一次风压已调整结束,热风温度>180℃,第一台磨煤机预热后,开始投入磨煤机,将磨煤机风量及出口风温调节挡板投入自动。
4.5 第一台磨煤机投入后,应根据锅炉热负荷需要,适当减少油枪数量,但应不少于13支,适当降低燃油压力,不能低于3.0MPa。
4.6 根据冲转参数的要求可以考虑启动第二套制粉设备。
根据热负荷情况,进行煤油转换。
(油枪数量不少于12支,注意炉膛负压以及转向室烟温变化情况,同时,通过火焰监视电视和就地看火孔掌握煤粉燃烧情况,必要时增加油枪数量。
)4.7 建立冲动参数:a.主蒸汽温度超过高缸进汽部分金属温度100℃时,投入启动减温水保证主蒸汽温度有50℃以上过热度,并将启动减温水投入自动。
b.再热蒸汽温度高于中压缸进汽部分金属温度70℃时,投入启动减温水并保证这一温度。
5 机组冲转并网5.1 根据汽机要求维持主汽压力及主、再热蒸汽温度稳定。
5.2 当汽机冲动再热蒸汽断流时应手动关闭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门,防止管路水击。
5.3 发电机并网后关闭再热器疏水电动门和Д3前、后疏水电动门,监视蒸汽压力和温度变化,当减温水自动调节跟踪缓慢时应解列自动,手动调节维持汽温稳定。
5.4 低负荷暖机期间对锅炉进行再次全面检查一次。
6 机组加负荷6.1 投入第一台汽动给水泵,退出一台电动给水泵备用。
6.2 第三台磨煤机投入,并将给煤机转数逐渐增加。
6.3 当机组负荷达200MW时,联系机侧开始渐关调速汽门,同时炉侧增加热负荷,提升机前压力。
7 进入直流工况7.1 投入第二台汽泵,将电动给水泵退出备用或停止。
7.2 根据需要投入第四台磨煤机。
7.3 当ВЗ前温度达410~420℃时,Д2门应接近全关。
7.4 ВЗ前压力<27MPa,关闭卧式分离器疏水门。
7.5 当ВЗ阀前与机前压力差<3MPa时将Д1门自动解除,保持全开。
7.6 开始渐开ВЗ阀。
ВЗ阀开启过程中应严密监视前后压力及温度变化情况。
7.7 当ВЗ阀前压力下降至24.5MPa时,一次性全开ВЗ阀。
7.8 ВЗ阀全开后,关闭ВЗ阀后疏水。
7.9 关Д2阀,关闭P-20排放阀门NC701、702,488、489、749和Д2后电动门。
在关闭Д2后电动门时应同汽机侧联系好,保证NC700开度足够,P-20内压力维持在0.5MPa以上,防止因P-20安全门不严,空气进入凝汽器影响真空。
7.10 关闭减温水压力调节门RL408、电动门RL407,开启主汽减温水供水门RL406。
7.11 疏水门全部关闭后,联系设备部对过热器疏水进行热紧。
8 锅炉继续加负荷8.1 第五台磨煤机投入,并将给煤机转数逐渐增加至700r/min,逐渐降低油燃烧率增加煤燃烧率。
8.2 逐渐提升主、再热蒸汽温度调节器定值,切除启动减温水,根据温度的变化和偏差情况投入一、二、三级减温水,使汽温趋于额定。
8.3 第五台磨煤机投入后,投入煤质校正自动,联系汽机人员停止电动给水泵运行。
8.4 当机组负荷520MW以上且燃烧稳定时将燃油全部切除,燃料转换开关切至“煤粉”位置;尤其在燃油压力低保护投入时,更应仔细核对,防止保护误动。
燃油全部切除后,8.5 联系将整流变全部送电,将电除尘器全部投入,振打切至程序位置。
8.6 停止炉前燃油循环,对停用的油枪进行蒸汽吹扫,吹扫结束后关闭三、四层油枪手动门。
8.7 检查汽水、烟风系统各管道、联箱膨胀正常,无漏泄现象,对各疏、放水手动门进行热紧。
8.8 将给水系统、主燃料系统及锅炉一、二次风系统逐级投入自动。
8.9 锅炉全燃煤稳定运行后,对锅炉受热面进行吹灰。
空预器吹灰按规定进行。
9 加负荷至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