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众 文 艺大108摘要:舞蹈是文化、艺术的最直接的体现,是舞蹈创作者的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
《雀之灵》作为杨丽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是继《孔雀舞》之后的、比《孔雀舞》更能表现杨丽萍性格、成长经历、内心新路的作品。
本文主要从舞蹈的起源、杨丽萍的成长经历、《雀之灵》的基本介绍和简单分析,来赏析《雀之灵》。
关键词:《雀之灵》;舞蹈;赏析;杨丽萍《雀之灵》,自龙年春晚以来,再一次将人们的视线转移到杨丽萍和她的傣族孔雀舞身上。
柔软而略带几分傲骨,超脱世间肉欲的诉求,不食人间烟火,是杨丽萍本身和她表演的舞蹈的基本特征。
也正是这种空灵般的“高雅”艺术,可以将其化为老少皆宜的大众的美的享受。
一、舞蹈的起源与分类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
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在人类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会性,在他们组织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状况下,需要有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舞蹈就是产生这种感应力的重要手段。
不论是狞猎还是战争,都是整个部落一起行动,所以原始舞蹈总是集体性的。
到了封建社会,宫廷舞蹈大规模地发展;分为祭祖性质的乐舞和宴饮助兴的乐舞。
中国的汉魏和隋唐时代,是宫廷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
宫廷内设有专门管理收集乐舞的乐府、太常寺、梨园等机构,训练和培养宫廷乐舞演员和乐员。
唐玄亲和南唐李后主等皇帝还亲自参加编制乐舞。
东方国家如印度、日本、朝鲜等,同样也有专供皇室享用的乐舞和舞伎。
在欧洲,古希腊、罗马的宫廷舞蹈原来也是很兴盛的。
按照舞蹈的特征来划分,可以分为专业舞蹈、时尚热舞和国际标准交谊舞分类,专业舞蹈又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踢踏舞、爵士舞;时尚舞蹈又分为迪斯科、锐舞、街舞、芭啦芭啦、啦啦队舞、热舞劲舞等六类。
而国际标准交谊舞又包括,拉丁舞(伦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摩登舞(华尔兹、维也纳华而兹、探戈、快步、狐步舞)两类。
按照舞蹈的表现形式来划分,舞蹈可以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二、杨丽萍个人人物介绍杨丽萍,生于“孔雀的故乡”——云南,洱源白族人,这位“舞痴”自幼酷爱舞蹈,而且几乎是自学成才。
她以“孔雀舞”闻名,并在1994年,因为独舞《雀之灵》而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2003年,杨丽萍任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总编导及主演。
就是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以她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
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
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
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三、孔雀舞的发展与基本特征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不但许多的人们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
传统的《孔雀舞》,过去都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撑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装束,在象脚鼓、鋩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
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有丰富多样、带有寓意的手形与各种跳跃、转动等舞姿,伴随着优美的“三道弯”躯体造型,塑造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和“追逐嬉戏”等神态和自然情景。
虽然由男子表演的传统《孔雀舞》动作偏于刚健、挺拔少有阴柔之美,但流畅的舞姿与模拟孔雀的优美造型往往令观者沉醉,而忽略了表演者的性别。
杨丽萍是当代舞蹈界中对孔雀舞表演的最为淋漓尽致的 一位。
无论是《孔雀舞》,还是《雀之灵》,都是无法被颠覆的神话。
四、《雀之灵》的基本定位和审美内涵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对《雀之灵》进行基本的定位:民族舞,傣族舞。
1986年,《雀之灵》由杨丽萍创作并首演。
《雀之灵》最著名的版本主要有三个,一个是1986年杨丽萍的个人独舞。
一个是邰丽华的个人独舞,还有就是在2012龙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尽风头的杨与王的双人舞。
邰本与杨本的动作是相同的,邰丽华练习的时候就是将舞蹈的七百多个动作一一记住并学会的,但是表现的意境并不相同。
杨丽萍最初编创的这个舞蹈中的孔雀,是一只远离人间万人仰望的神鸟。
而邰丽华表演的孔雀犹如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充满了灵性和神韵。
今天,我们主要以2012春晚版本为主,赏析雀之灵的审美内涵。
1.基本介绍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
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
起先是轻微的小浪,然后加强,最后在那刻释放了。
波动在柔美的动作中。
她细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云般慢挪,忽而如雨点般轻快,忽而如击石般坚健。
不管怎样的舞步,都给人以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感觉。
粗粗看去,《雀之灵》也不过是拟人化的孔雀,但是,它同人们看惯了的傣族孔雀舞有着明显的不同。
《雀之灵》这个题目体现了创作者对作品内涵的高度要求。
举手投足之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它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而是舞者——“孔雀”的灵与肉的交融、呈现。
杨丽萍所独创的手臂酥软无骨般的颤动,在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2.《雀之灵》的“灵”杨丽萍式的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
在杨丽萍的意识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
雀之灵的表演很明显与孔雀舞的定位和寓意有着天壤之别。
《孔雀舞》是一种注重动作和体态的基本艺术层次,而《雀之灵》则是在《孔雀舞》基础上的更注重情感体验的高层次的艺术体验。
如同它的名字,《雀之灵》从舞蹈的配乐,演员的服饰以及整个舞台的布局、灯光效果,都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空灵之感。
配乐是张平生作曲,节奏欢快而愉悦,作品描述的是从清晨到落幕的孔雀的翩翩起舞。
每一个动作都尽显超然脱俗,此时,音乐、灯光、舞者全然融合在一起,水乳交融般难舍难分。
舞者脸上写满了兴奋,仿佛常人无法理解也无法走进她的幸福。
因为杨丽萍追求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和淡泊,最为重要的是,她将舞蹈视为自己的生命,视为对家乡、对艺术的礼赞,所以,每一个动作的编排、每一个背景音乐的选择,都可以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张 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理论研究・舞蹈大 众 文 艺109摘要:舞蹈是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类以艺术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情感反映出来。
舞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很早以前,人类就知道借助自己的身体将脑海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也正因如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舞蹈。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舞蹈、生活、艺术之间的关系,将现实生活的情感以舞蹈的舞台艺术形式反映出来。
这就要求我们对舞蹈进行精心编排,把舞蹈的最佳艺术形象展现给观众。
关键词:舞蹈编排;创作;构思活动;实践活动舞蹈的编排过程是一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合。
舞蹈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于现实生活,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写照,是一种艺术。
舞蹈表演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由于舞蹈编排人员在现实生活中经过提取、创造而成的,反映出生活的点点滴滴。
所以要想编排出好的舞蹈,创作者的自身专业知识、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和综合素质等要充分具备。
这些专业知识、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和综合素质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领悟出来的。
一个优秀舞蹈编排者的个人知识和能力往往影响舞蹈编排效果。
所以,作为一个舞蹈编排者,只有善于发现鲜活的题材和具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感,才能在编排的时候做到完美的构思,才能带给观者最美的舞蹈表演。
任何一门艺术的创作都需要创作者首先对艺术创作进行构思,在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舞蹈的编排也不例外。
所谓构思就是要创作者首先要立意,在立意基础上进行实际编排。
立意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完整的意识,用意识支配我们进行实际编排创作。
只有先立意然后才能编排。
舞蹈的编排是一种艺术形式,最终的目的就是用艺术的方式把舞蹈展现给观众。
在此本文作者以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阐述了自己对舞蹈编排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舞蹈编排中的“编”舞蹈编排中的“编”就是要求创作者要进行构思。
构思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生活感悟、人生阅历,按照舞蹈的编排规律进行的一项思维活动。
从舞蹈题材的选用、主题的确定、人物形象的塑造、舞蹈结构的安排以及把舞蹈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都需要创作者进行周密的构思。
构思包括很多要素,包括找音乐来帮舞蹈配音,帮舞蹈选主题来确定舞蹈表演的主旨等。
舞蹈的构思是舞蹈编排的基础,舞蹈以什么艺术形象展现给观众,能否激发观众们的热情、产生共鸣,都与创作者的构思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舞蹈编排中的“排”舞蹈编排中的“排”就是要求创作者进行实际排练。
排练是在构思基础上进行的,将创作者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活动体现出来。
舞蹈创作者的构思是不能被人们看到的,只能通过排练将其展现出来。
所以舞蹈是展现给观众的艺术形式,“排”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将“排”的工作做好?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出现,不仅需要好的舞蹈构思,同时也需要好的老师进行排练,排练的好坏影响着舞蹈最终的形象。
舞蹈的“排”也有很多要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选择合适的舞蹈者。
合适的舞蹈者要求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较高的音乐感等;第二,精心安排动作。
对舞蹈中构思的动作要进行细排,让动作之间衔接更完美;第三,反复完整练习。
在初步排练出舞蹈以后,就需要进行完整的练习。
完整练习的次数一定要结合实际的训练情况,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完整的练习。
单调的重复练习会使舞蹈失去新鲜感,影响他们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进行舞蹈编排工作1.以现实生活为中心。
舞蹈编排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舞蹈编排创作的来源。
每一个舞蹈的主题、人物形象、舞蹈情节,都是编排人员直接或间接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
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编排出反映真实生活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