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培计划2017简报1203

国培计划2017简报1203

“国培计划(2017)”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小学美术紧缺学科示范教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红色文化育人
为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7】2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决定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7)”—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举办江西省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小学美术紧缺学科示范教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一、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传承。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

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无一例外地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永往直前。

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

二、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

音乐源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

纵观源远流长的人类发展史,音乐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不论是人类早期体力活动时,为减轻劳动负担而发出的劳动号子,还是当今时代随处可闻的诸种声乐、器乐,均为音乐的一种形式。

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它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使人们的生活得到充实,也给社会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

三、红色文化艺术的界定。

大致分为以下阶段:五四时期、大革命时期、井冈山与中央苏区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

从红色经典艺术乐的旋律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呻吟与奋起、呐喊与欢呼。

四、弘扬与传承红色基因文化的重要意义。

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红色基因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式。

1、挖掘整理红色基因文化的内涵;2、讲授式;3、展示式;4、演出式;5、参与体验式;6、创意开发式;7、研究探讨式;
六、红色经典艺术融入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美育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生美术课程创造力培养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小学美术课的学科性质应是多方面的,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关重要。

美术就是创造美的艺术,通过美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帮助人们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而且可陶冶情操,使人能在社会生活当中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

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人生,认识自我,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传播信息,培养和发展视觉语言。

还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所以只有重视美术教育,才能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

(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实施路径。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以技法教学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追求逼真为教学目标。

这种教学方法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引不起儿童学画的兴趣,没有起到促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通过探究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的途径,为社会人士以及家长提供开展顺利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的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从而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

三、小学美术课程创造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课堂教学,也是小学开展创意教学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小学美术创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小学美术教材,科学、合理的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的路径,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小学生美术课程创造力培养教学的一点建议。

1.主体主导原则;2.求异求优原则;3.启发探索原则;4.实践操作原则;5.民主和谐原则;6.成功激励原则;7.积极评价原则;8.不悖伦理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