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利公告查询【篇一:专利文献类型及识别代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标准st.16推荐各专利局使用下列字母代码:a——专利程序中的第一级公布,比如尚未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b——专利程序中的第二级公布,比如实质审查后的发明专利说明书 c——专利程序中的第三级公布,一般是修改后的发明专利说明书 u——实用新型的第一次公布y——实用新型的第二次公布,比如日本经过审查的实用新型说明书 p——植物专利文件s——外观设计专利文件r——单独公布的检索报告的公布h——其他各类公布中国 sipo(一)对于2004年7月1日之前发表的专利:a——发明专利申请公布c——发明专利授权公告y——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d——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公告(二)对于2004年7月1日之后发表的专利:a——发明专利申请公布b——发明专利授权公告c——发明专利权部分无效宣告的公告u——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y——实用新型专利权部分无效宣告的公告s——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公告或专利权部分无效宣告的公告欧专局(epo)a1——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附有检索报告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a2——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未附有检索报告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a3——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单独出版的检索报告; a4——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对国际申请检索报告所做的补充检索报告;a8——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说明书的更正扉页;a9——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说明书的全文再版;b1——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欧洲专利说明书;b2——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异议后再次公告出版的欧洲专利说明书;b3——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经限制性修改程序修改后再次公告出版的欧洲专利说明书;b8——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说明书的更正扉页; b9——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说明书的全文再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a1——国际专利申请(带国际检索报告)a2——国际专利申请(不带国际检索报告)a3——稍后公布的国际检索报告(带修订后的a1首页)a4——稍后公布的修改权利要求/声明和扉页a8——国际申请扉页和有关著录项目信息的更正版a9——国际申请或国际检索报告的更正版、变更或补充文件美国专利局(一)2001年1月2日之前a——专利;p——植物专利;b1,b2,b3——再审查证书;(二)2001年1月2日开始a1——专利申请公开文本(授权前公开);a2——专利申请再公开文本(授权前公开);a9——专利申请修正文本(授权前公开);b1——专利文本(授权前未曾公开);b2——专利文本(授权前曾公开);c1, c2, c3——再审查证书;e——再版专利;h——依法登记的发明;p1——植物专利申请公开(授权前公开);p2——植物专利(授权前未曾公开);p3——植物专利(授权前曾公开);p4——植物专利申请再公开(授权前公开);p9——植物专利申请修正后公开(授权前公开);s——设计专利美国专利文献编号特点:1、申请号为多年循环序号,如:us 06/ 463217。
2、自2001年出版的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号按年编排,如:us 2001/0000001 a1,其它专利文献号按各自流水号系列顺排。
德国专利商标局1975-2003年使用的代码如下(其中b1和b2是“auslegeschrift”,指通过实质审查的申请在授权前的公布,该制度已废除;不同于与实质审查结果无关的公布文本“offenlegungschrift”)a1——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作为第一次公布(“offenlegungsschrift”)b1——发明专利申请首次公布(auslegeschrift)b2——发明专利申请第二次公布(在“offenlegungsschrift”之后的auslegeschrift)c1——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一次公布c2——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二次公布c3——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三次公布c4——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四次公布c9——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t1——欧洲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德文翻译的公布t2——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翻译t3——修改后的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翻译t4——t2或t3之后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后的翻译t5——国际申请德文翻译的公布u1——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自2004年起使用的代码如下:a1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作为第一次公布a5——国际申请德文文本公布的提示(仅扉页)a8——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的更正(扉页)a9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的更正(完全重新公布)b3——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一次公布(无先前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b4——发明专利说明书作为第二次公布(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之后)b8——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扉页,在b3或b4文本之后)b9 ——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完全重新公布,在b3或b4文本之后)c5——修改后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在异议、限制和无效程序之后,包括欧洲专利相关程序)c8——修改后的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扉页)c9 ——修改后的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完全重新公布)t1——欧洲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德文翻译的公布t2——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翻译t3——修改后的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翻译t4——(修改后的)欧洲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更正后的翻译t5——国际申请德文翻译的公布t8 ——t1至t5文本的更正(扉页)t9 ——t1至t5文本的更正(完全重新公布)u1——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u8——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的更正(扉页)u9——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的更正(完全重新公布)【篇二:如何看懂专利编号】经常会有人对世界各国的专利号看不明白,我整理几个日常能碰到的国家地区的专利文献号代码进行了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 sipo(2004年7月1日起执行)发明a——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未经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a8——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扉页再版);a9——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全文再版);b——发明专利说明书,经审查授予专利权;c1-c7——发明专利权部分无效宣告的公告;实用新型u——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经审查授予专利权;u8——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扉页再版);u9——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全文再版);y1-y7——实用新型专利权部分无效的公告;外观设计s——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公告;s9——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公告(全部再版)s1-s7——外观设计权部分无效宣告的公告美国(uspto)a1——专利申请第一级公布(自1836.7.13至2000.12的公布,2001年起由b1和b2取代),未经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a2——专利申请再公布;a9——专利申请的修正公布,第一级公布的修正;b1——专利(无授权前公布),首次公布;b2——专利(授权公布之前有在先公布)第二级公布;e——再公告专利,经审查授予专利权;c1——再审查证书,文献种类代码2001年前为b1,2001年后为c1,经复审授予专利权p1——植物专利申请公布,文献种类代码为 p1,未经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 p——植物专利,文献种类代码2001年前为p, 2001年后为p2(未经申请公布)和p3(经申请公布),经审查授予专利权; h——依法登记的发明,文献种类代码为h,不经审查也不授予专利权; s——外观设计专利,文献种类代码为s,经审查授予专利权。
欧专局(epo)a1——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附有检索报告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a2——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未附有检索报告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a3——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单独出版的检索报告;a4——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对国际申请检索报告所做的补充检索报告;a8——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说明书的更正扉页; a9——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说明书的全文再版; b1——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欧洲专利说明书;b2——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异议后再次公告出版的欧洲专利说明书; b3——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经限制性修改程序修改后再次公告出版的欧洲专利说明书;b8——经过实质性审查,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说明书的更【篇三:中国专利编号体系的演变】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专利文献部汤才祥熟悉专利知识的人们都知道专利文献的重要性,因此,了解中国专利文献号的编号体系,对识别中国专利文献和查阅中国专利文献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此处所称的“专利文献号” 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法定程序,在专利申请公布、专利申请审定公告(在1993年1月1日前)和专利授权公告时给予的文献标识号码。
自中国实行专利制度以来,由于专利申请量的大幅度增加和专利法的两次修改,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已经经历了三个编号阶段以及正在和即将经历第四个编号阶段。
在中国专利文献的查阅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包括六种专利文献号,即:申请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识号码;专利号——在授予专利权时给予该专利的一个标识号码;公开号——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时给予出版的发明专利申请文献的一个标识号码;审定号——在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公告时给予公告的发明专利申请文献的一个标识号码;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告时给予出版的实用新型申请文献的一个标识号码;公告号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公告时给予出版的外观设计申请文献的一个标识号码;在发明专利授权时给予出版的发明专利文献的一个标识号码;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时给予出版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的一个标识号码;在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时给予出版的外观设计专利文献的一个标识号码;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由于1989年和1993年的两次调整以及正在和将要进行的调整而分为四个阶段:1985年~1988年为第一阶段;1989年~1992年为第二阶段;1993年~2004年6月30日为第三阶段;2004年7月1日以后为第四阶段。
现说明如下。
一、以“一号制”为特征的第一阶段1985年4月1日我国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付诸实施。
1985年9月开始出版各类专利文献。
1985年~1988年的专利文献编号基本上采用的是“一号制”。
即:各种标识号码均以申请号作为主体号码,然后,以文献种类标识代码标识各种文献标号。
具体编号如表一所示。
表一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的编号体系对此阶段的编号说明:(1)三种专利申请号均由8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例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申请的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其中: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