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古时期的亚洲优秀课件(统编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优秀课件(统编版)1
•
1.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 意功能 和美学 功能无 法截然 分开。 汉字一 直保持 着对称 平衡的 形态, 与其最 初扮演 的“饰 ”的角 色有相 当关系 。如果 没有在 青铜器 上度过 自己的 童年, 中国的 书法艺 术很可 能跳不 出美术 字的窠 臼,无 从获得 那种自 由奔放 的生命 感和力 量感。
•
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 只通行 于一定 的地域 ,它不 是独立 于民族 语之外 的另一 种语言 ,而只 是局部 地区使 用的语 言。根 据性质 ,方言 可分地 域方言 和社会 方言, 地域方 言是语 言因地 域方面 的差别 而形成 的变体 ,是全 民语言 的不同 地域上 的分支 ,是语 言发展 不平衡 性在地 域上的 反映。
•
7.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 为所在 职业、 阶层、 年龄、 性别、 文化教 养等方 面的社 会差异 而形成 不同的 社会变 体。
•
8.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 际的工 具。英 国作家 塞缪尔·约翰逊 说过:“ 语言是 思想的 外衣。 ”除了 交际工 具,语 言同时 也是文 化的载 体。在 岁月与 文明的 浸泡下 ,方言 承载着 浓郁的 地方文 化特色 ,能够 满足本 地区社 会交际 的需要 。
2、帝国的统治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 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 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 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 税。
3、经济文Leabharlann 地位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 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幕府时代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 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 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 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以天皇为首 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 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4、帝国的文化
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 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 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 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 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 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 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1)伊斯兰教创立: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 斯兰教,他的言论后来被 汇集为《古兰经》,成为 伊斯兰教的经典。
(2)国家统一: 622 年,穆罕默德 迁居麦地那,建立 政权,到穆罕默德 去世时(632年前 后),阿拉伯半岛 基本统一。
(3)帝国形成:7 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 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 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 世纪中期建立 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 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攻击拜占庭帝国, 征服小亚细亚、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 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到16 世纪后 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帝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1)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 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 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 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 责收支。(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 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 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境 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城市之一。
•
4.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 的研究 ,具有 特殊意 义。许 多专家 指出, 联觉现 象的研 究为找 到比喻 和语言 能力的 神经学 基础打 开了大 门。一 些针对 联觉现 象的研 究提出 ,使声 音和物 体形状 之间建 立联系 的能力 可以成 为语言 和抽象 思维发 展的一 粒种子 。
•
5.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 言的存 废问题 ,曾经 引起激 烈争议 ,但争 论至今 ,越来 越多的 人逐渐 达成共 识:推 广普通 话很重 要,保 护方言 也很重 要,二 者并不 是非此 即彼的 关系。
4、古代朝鲜
4世纪,中国东北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与百济 和新罗为邻。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 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 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 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 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 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中朝 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人民收为 国有、变为公地公民。
• 2.大化改心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 将天下共田班给公民。
• 3.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 4.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 5. 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古代日本 (1)早期历史 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 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大化改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大化改新内容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人 (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 a 半岛内陆:热带沙漠气候, 难以耕作。 b 西、南部(红海沿岸平原 和山地):亚热带地中海气 候。 c 汉志地区:绿洲交错,水 草丰盛,宜于放牧(贝都因 人) d 也门地区: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
2.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 疑问, 即为什 么只有 一部分 人会发 生联觉 现象。 一些人 用基因 来解释 这个问 题。有 研究者 已经注 意到, 如果一 个家族 中有一 人具有 联觉能 力,那 么很可 能会出 现更多 这样的 人。
•
3.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 在数学 较差的 人身上 ,此外 ,左撇 子、方 向感较 差以及 有过预 知经历 的人也 通常会 出现联 觉现象 。也有 人认为 ,联觉 能力与 一个人 的创造 力有关 ,许多 著名的 科学家 和艺术 家都具 备联觉 能力。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笈多王朝(帝国)
4 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2、德里苏丹国
11 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 世纪初,突 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以伊斯兰教 为国教。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