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说课稿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马国祥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下面我分四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
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
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
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高一历史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我校实际,我把教学目的分作三个层次。
第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破
产;通过对教材文字、插图以及补充材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并
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第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积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主动参与,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评价,使
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
论丛史出、史论结合。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人和阶级都不可能障碍历史的发展,我门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做出适当的改变,从而树立为
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重难点;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洋务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我把重点放在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失败的原因上。
难点设定为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上。
4、教材处理。
按大纲要求一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列表法、比较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我在制作课件的同时,也介绍一些历史方面的网站,要求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查询,让学生在课外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鸦片战争海战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明确的告诉学生“内忧外患”使清朝统治集团分化,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
列表(要求同学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填表,并投影)
明确指出洋务派与顽固派并没有本质区别,要结合教材文字进行分析,特别是对
教材曾国藩的一段话中的“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做简要辨证分析。
简单交待慈
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认识到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必须依靠洋务派,所
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2、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提问:什么叫洋务运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答案的时候引导学生归纳出对一个历史概念的掌握
应该从几个角度去思考,如时间、人物、目的、性质、基本内容等)
(1)洋务运动(时间,领导机构、口号、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在这里有应该对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做必要的解释。
(2)洋务运动的内容(列表)
显示图片: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特别提醒学生两点:第一,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
企业。
其中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
第二、李鸿章兴办了最大
的军事工业和最早的民用工业,为以后正确评价李鸿章留伏笔。
提问: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性质上相同吗?(结合教材文字进行
分析,并且提醒学生分析资本主义时可以从资本、市场、管理方式等方面去分
析)
3、洋务运动的破产
提问: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提问:洋务运动破
产的原因?注意: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要结合具体材料展开分析,材料
来源
有教师给出部分材料、教材内容、学生在互联网中收集的材料等,重点理解“不
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
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
代化进程的障碍。
希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并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教师提供的材料如下(还有教材上的材
料):
材料1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
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
材料2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 万两(白银),湖北
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注意: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辩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
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等。
这里特别欢迎学生展示在互联网中收集的材料来证明他的观点。
第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第二,洋务运动的进步性表现为: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4 、小结:观看洋务运动电影小片断
5、布置作业:P39 问答题第二题、P40 阅读与思考
四、教学效果
通过我的教学,希望达到以下效果:
1、使学生愿意听历史课、愿意学历史课。
2、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引路
者。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能力,
如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
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
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结论从史实出的习惯,
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能力。
4、告诉学生一些基本学习历史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