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进展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进展

动态心电图(Holter)临床应用进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虎)
动态心电图仪(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DCG)又称Holter;是随身佩带的小型心电记录器,可连续24小时以上记录受检者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的心电信息,然后通过主机回放、分析、诊断,并打印出心电图波形和诊断报告。

动态心电图从1957年发明、60年代初开始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仪由心电记录器和计算机回放系统组成。

常规心电图一般仅记录数分钟的心电信号,而动态心电图具有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信号的特点,因而对一过性心电异常有很高的检出率,现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心电监测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和电子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心电图(HoLTER)仪器设备,检查项目新月异,临床应用等也迅速发展了。

一、动态心电图仪器进展
心电记录器:又称为长时间动态心电监测系统。

早期主要采用磁带记录技术大多数磁带记录器采用模拟记录方式,,磁带信息存储量大,多数磁带记录器采用模拟记录方式,磁带资料可长期保存,价格较低。

缺点是使用时间较久后易出现机械故障。

数字式记录器:数字式记录器以能存储数码的数字式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包括超大规模集成存储芯片、微型磁盘、也可以使用数字式盒式磁带。

超大规模集成存储芯片主要使用快闪式存储器(Flash memory)。

快闪存储芯片可以直接组装在记录器中。

也可以组装成一个部件称为快闪存储卡(Flash memory card)。

目前内存芯片已由4MB已发展到64 MB,128 MB,256 MB以上。

大容量的固态存储器,体积小、无机械性磨损问题,不存在数据压缩间题,可不失真全信息数字化记录,全信息的记录24 小时,48 小时多导联的Holter心电图。

记录质量较高。

体积微型化,。

工作电池由9V积层电池发展到一节5号电池1。

5V就可工作。

数字化电路广泛应用。

使频响、采样率均明显提高,有些仪器采样率达到1000 HZ,可清晰记录出患者的起搏器发放的脉冲信号。

以利于对起搏心电图,和起搏器工作状态的分析。

Holter心电图记录导联进展
目前有三通道3导联;三通道正交投影12导联,三通道正交投影18导联;八通道12导联;十二通道同步12导联心电HOLTER。

实现十二通道12导联Holter心电图记录。

心电图主机回放系统
早期用阴极示波器,用60-120倍的速度回放心电信息,目前的回放系统是一台计算机,应用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工作平台,并有中文版本软件,显示器和打印机。

显示器目前一般应用分辨率高的彩色显示器,回放系统的软件质量是衡量动态心电图仪水平的关键性指标。

Holter分析软件基本功能:
1.QRS波识别、QRS波波形分析,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ST 移位和心脏起博信号分析(对房性心律失常分析较差)。

2.可通过人机对话编辑修改诊断报告。

3.列表作图的软件。

应用VCD光盘刻录技术一个VCD光盘可存贮十几个24小时全息心电图。

解决了Holter心电图信号资料存贮的问题。

改进闪光卡将心电信号输入主机的方式,简化操作,明显缩短输入时间。

4文件管理统计分析软件。

二、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适应证
临床意义: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是可以长时间记录受检者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的心电信号,克服了常规心电图一般仅记录数分钟心电信号的不足,对一过性心电异常的检出率更高,对需要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心电变化的心血管病临床,心血管流行病学,运动医学,航空、航天和航海医学等均有帮助。

主要适应证:
心律失常: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和诊断均有帮助。

特别对临床怀疑有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者更有诊断意义。

可检测到具有生命危险的心律失常心电图,如室性心动过速、心搏停顿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

怀疑与心律失常有关的一过性症状:如晕厥、胸闷、胸痛等的鉴别诊断。

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评价:对治疗前后在相同条件下的心律失常作出定性和定量诊断,用以评价药物疗效、毒性反应。

心脏起搏器的安装与检测:提供是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心电图依据,并有助于对心脏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对已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定期随访和对起搏器的功能进行检测以指导起搏器的合理应用。

特殊工作人员的选定:对航空、航天、潜水、重负荷等特殊环境的工作人员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更全面地对人体健康素质进行评定。

一般适应症:
心肌缺血的监测:典型和不典型心绞痛,如劳力型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等,并了解其发生的时间及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注: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测方法。


对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措施的评价:如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等。

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期指导: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康复期,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及缺血型ST -T改变。

三、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进展
1.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时记录。

心电图和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信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制出“二合一”一体化同步同时记录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的Holter记录仪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了新型的诊断工具。

2.动态心电图和遥测监护互联
3.置入式循环心电记录仪
·置入式长期心电记录仪(超过14月),诊断无法解释的晕厥的新的金标准,提高诊断性ECG的捕捉,连续记录,长期监测,患者激活和自动记录,高诊断率,较高的。

4.其它无创动电信息检测
心率变异HRV:时域方法,频域方法,浑沌分析。

长程24小时,短程5分钟。

QT离散度:长时间动态记录十二通道12导联Holter心电图,并可进行计算机的辅助分析、计算QT离散度。

5,Holter分析算法的最新动态
(l)T波电交替T-Wave Alternans
(2)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3)“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分析。

四、动态心电图工作标准化
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2000年卫生部发布。

“动态心电图应用临床的意义与适应证”。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草发布“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