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1-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报告解读
2017-1-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报告解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
结
复杂疑难心律失常无可替代的诊断工具
筛查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变异性心绞痛的 首选方法 已扩展成为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层的评估 手段 应用网络信息模式实现远程动态心电图 监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QT离散、晚电位、睡眠呼吸监测、窦性心率震荡、心率减速力等
概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述
(二)动态心电图的特点
优 势: 无创、常态下长时间连续记录,信息量大 异常检出率高
揭示短时间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
局限性:不能识别 P波 基线漂移、干扰过大时图像失真
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Mason Likar 十二导联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起搏器、ICD功能分析
评价起搏器及ICD 的功能
评估 ICD 放电治疗是否恰当,评估药物辅助治 疗的效果
观察起搏器参数设定及特殊功能运行对其病人是 否适宜
对无症状的起搏电极异常給予提示
定量分析各种自身心律、起搏心律所占的百分比
对无症状患者进行随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常所致,偶有房颤、室上速等快速心律失常引起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以下变化可考虑病窦: 24 h总心搏小于 8 万次,最快窦率< 90 次 / 分;最
慢窦率 < 40 次 / 分
二度 Ⅱ型窦房阻滞 窦性停搏大于 3.0 秒 窦缓伴阵发性房颤、房扑、室上速,发作停止时窦 性搏动恢复时间 > 2.0 秒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报告解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 桂 芝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与报告解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概
述
动态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与解读
概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述
(一)动态心电图发展历程
1961 年应用于临床 导联系统:单导 → 3 导 → 12 导 → 18 导 记录时程:数小时 → 24 h → 72 h → 1.5 年 ~ 3年 记录方式:磁带 → 固态 → 闪存卡 软件分析功能:心率、节律分析 → ST 段分析 → HRV、起搏通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体位、换气对 ST-T 的影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体 位 改 变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于心肌缺血的评价标准
1984 年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院提出的“三个一 ” 标准 ST 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1mm 持续 ≥ 1.0 min 两次间隔 ≥ 1.0 min 1999 年 ACC / AHA 在动态心电图应用工作指南, 将“三个一”标准中间隔时间 ≥ 5.0min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QT 间期延长,R-on-T 型室早诱发室速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二、心肌缺血分析
ST-T改变的因素: 冠心病心肌缺血 健康人:体位改变、过度换气、心率变化 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 脑血管意外 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心室肥大、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 注意鉴别体位和呼吸、心动过速以及干扰和伪 差所致的 ST-T 的假阳性改变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女,59岁,上楼时 无症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女,53岁,发作性胸痛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姚某,女, 56 岁
以胃部不适、黑蒙为主诉,
曾多次做常规心电图均正常
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患者刘某,男,70岁 佩戴期间日志记录:
15:15 左右短阵头晕不适
16:35 左右步行长 R-R 3.6 秒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长 R-R 6 秒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某 女 76岁,多次晕厥 佩戴动态心电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四大方面:
心律失常分析
心肌缺血分析
起搏器、ICD功能分析
心脏事件风险评估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心律失常分析
1. 明确与症状相关心律失常的诊断 晕厥病人的评价 晕厥病人占住院病人的 1 ~ 6 % 心源性晕厥占 9 ~ 34 % 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晕厥的常见原因 心动过缓:心率﹤40 次/分 心动过速:心率﹥ 150 次/分 心脏停搏:﹥3 ~ 5 秒
2. 封面异常最快、最慢心率及最长 RR 间期的性质及发 生时间
3. 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数量、百分比、发作时间、与窦律 的关系以及发生规律
4. 心动过速发生的阵次、持续时间、频率变化及必要的 百分比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报告补充说明的内容
5. ST-T 改变的形态、阵次、程度、持续时间及与 活动和症状的相关性 6. 患者有症状时的心电图表现并详细描述 7. 起搏器患者的自身及起搏器的各种心律的发生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留图的原则和内容
7. 早搏时不同形态、不同联律间期 P' 波或QRS 波群 8. 快速心律失常最长阵的发作过程 9. ST 段压低、抬高的变化过程
10. 心律失常趋势图及 ST 段趋势图
11. 患者生活日记有症状时实时条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30 分左右自己滑到
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停搏 30 次,最长 7.48 秒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窦性停搏 7.4 秒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悸病人的评价
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 与症状相关的心律失常约 10 % ~ 64 % 如果患者有症状但未记录到心律失常,这样的信 息依然有价值 动态心电图排除了这些症状是心律失常所致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患者,女,68岁
以阵发性心慌为主诉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患者,男,53 岁 心慌胸闷为主诉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情况及百分比、间歇性功能异常的情况、起搏
器的工作方式 8. 图形诊断不宜定夺时,给予具体描述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留图的原则和内容
1. 诊断报告中的各类诊断,条图必须留有证据 2. 采集条图避开干扰伪差 3. 全程的最快、最慢心率
4. 最长 RR 间期
5. P 波形态变化的过程 6. PR 间期的缩短或延长的变化过程
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标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0级: 无室性早搏 1A级: 室性早搏﹤ 30 次/小时和﹤1次/分 1B级: 室性早搏﹤ 30 次/小时和偶尔﹥ 1次/分 2级: 室性早搏﹥ 30 次/小时 3级: 多形性室性早搏 4A级:成对室性早搏 4B级:短阵室速(连续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室早) 5级: RonT 现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1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明确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
窦房结伴或不伴心房病变而产生的心律失常并引起 心脑供血不足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表现为头晕、 黑蒙、晕厥、心悸等症状 这些症状常由窦缓、窦停、窦房阻滞等缓慢心律失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阵发心房颤动终止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延迟、一过性全心停搏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心律失常分析
2. 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分析: 动态心电图计时长,可提高检出率,确定心律失常 的性质
确定心律失常的起始时间以及与日常生活和自觉症
状之间的关系 对心律失常进行定量分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回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心律失常分析
3. 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可明确其严重性和危险程度 如快速 Af、持续室速、多形室速、室颤等
可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属复杂或恶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Lown 分级,级别越高,危险程度越大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书写原则及内容
1. 基本心律类别
2. 与窦房结有关的阻滞及停搏 3. 早搏(高位往下排)
4. 逸搏
5. 其他(传导异常、心室预激、心脏肥大、Burugada等) 6. ST-T 改变 7. 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报告补充说明的内容
1. 心率概况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四、心脏事件风险评估 心率变异性分析:SDNN > 100 ms 窦性心率震荡分析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
对呼吸暂停综合症病人的评价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