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3气体的压强教案(复)_20120605023649988

10.3气体的压强教案(复)_20120605023649988

3.小结
以上几个实验告诉我们: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知识点:什么叫流体:我们通常把液体和气体叫做流体。
4.练习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在海中两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呢?这中间有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一、引入
我们知道:
固体之间由于存在压力,所以存在压强;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因此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气体也有重力,它有压强吗?如果有,它的特点有怎样呢?
学生阅读书本,巩固案巩固。
三、小结
四、巩固案
板书设计
10.3气体的压强
一、大气压强
1、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保半球实验
2、定义: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弄的压强
二、大气压的测定
1、测量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达式、数据分析、误差分析。
2、一标准大气压值:P0=1.01×105Pa
三、大气压的变化
4、了解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5、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物理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经历“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过程
2.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设计实验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复备内容
一.教学引入:
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气的底部,大气在我们身上有压力吗?
四、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知识点讲授)
2.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书本“生活。物理。社会”的内容)
演示实验:现象:水又重新沸腾了
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会重新沸腾呢?
学生探究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五、气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1.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现象如:小鸟比空气重为什么会在天空中飞行?飞机更重为什么能
南岗中学八年级物理学科教案
课题:10.3气体的压强第1教时总第教时
备课时间6.4主备人:杨善霞审核人:八年级备课组上课时间6.5
教学目标
1、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举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例子。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通过对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大气压强的大小的测定:
实验思考:为什么我们测得的数值是不准确的?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出在什么地方?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5帕(约105帕)。
大气压强能支持10.3m高的水柱
三.讨论
1.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扁?
2.运用所学大气压知识解释现象
问:我们通常说的吸饮料。饮料真的是被吸上来的吗?
在空中自由的飞行?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在空中不掉下来呢?
2演示实验一: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可用学生比赛的方式,看谁使乒乓球停的时间最长!)
从一个漏斗的中间向下方吹气,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实验二:从两张纸条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条为什么会合起来而不是被分开?(学生实验)
实验三:用吹风机在折叠的纸张下方吹气,折叠的纸张会塌下去吗?
布置同学们回去思考这一问题,也鼓励大家试着通过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些实验,去证实一下空气是否具有压强。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存在(选做如下实验)
演示:“覆杯实验”
做法:①在下端开口的矿泉水瓶底放上一块硬纸片,将装置倒置过来后发现硬纸片会下落;②如果在下端开口的矿泉水瓶里注满水后用硬纸片将开口封住,迅速将装置倒置过来,发现纸片并未落下。
二、新课教学
1.体验大气压存在
(1)、演示书图10—16
(2)、演示、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了解马德保半球实验。
2.大气压强的大小的测定:
(1)强调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注意点及误差分析。
(2)引导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了解一标准大气压。
3.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4.大气压的变化
1、影响因素:
2、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四、气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V越大p越小
教后反思
师:这儿有两瓶饮料(一瓶敞口,一瓶塞有橡皮塞),我们分别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上来尝尝它们的味道。象:一个吸的轻松自如,一个用力吸却一滴也没有吸到
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提醒学生注意两次实验条件的差异)
问:为什么这一装置上的不同就会造成最终结果的巨大差异呢?
追问:通过这两个实验,你们认为饮料真的是被“吸”上来的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