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技术教学PPT课件
起跳腿同侧臂向前和向上摆,另一臂向稍侧
后方摆。折叠的摆动腿带动髋部迅速向前上
方摆。
.
17
当摆动腿大腿摆至与地面平行,起跳腿
同侧臂摆至上臂与肩平,摆动腿同侧臂摆
至接近最大限制时,要有意识的做“突
停”。这个“突停”动作不仅起维持身体
平衡的作用,而且能提高起跳的效果。蹬
伸动作结束时,起跳腿髋、膝、踝3关节充
两臂配合推的动作继续摆动,起跳腿同侧臂
自体侧开始向前上方摆,起跳腿异侧臂自体
侧开始向后摆。
.
16
(三)蹬伸
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面上方瞬间,
即进入蹬伸阶段,蹬伸动作对起跳效果有至
关重要的作用。蹬伸不仅是起跳腿快速有力
地蹬地,而且是要与摆腿、摆臂、提肩、拔
腰等动作协调配合,使整个身体向前上方伸
展。摆臂时,两臂带动肩部并靠近身体摆动。
并起跳,经反复练习、调整,最后确定,用皮尺
丈量此距离并记录下来,以便以后使用。
为了能准确踏板起跳,助跑通常设两个标志。
第一个标志设在助跑的起点上,第二个标志设在
起跳板后的6—8步起跳脚着地处。
.
11
(二)助跑的方法
助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助 跑,采用两腿前后分开的“站立式”或两腿微曲、两 脚左右分开的“半蹲式”静止姿势。这种开始姿势, 有利于提高助跑步点的准确性,初学者多采用这种开 始姿势;另一种是行进间开始助跑,采用先走几步或 跑几步踏上助跑的起跑点(第一标志),然后再开始 加速助跑。这种起动方式比较自然、放松,优秀运动 员多采用这种助跑起动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这种加 速方式从助跑一开始就用力跑步频始终很高,它能使 运动员迅速获得较快的速度。另一种是逐渐加速,这 种加速方式和一般的加速跑. 相似,开始步频较低,在12
.
15
(二)缓冲
在起跳脚着板Βιβλιοθήκη ,由于助跑速度的惯性和身体重力的作用,迫使起跳腿髋、膝、踝3关
节很快地弯曲缓冲。这种缓冲动作,能为快
速蹬伸起跳创造有利条件。缓冲时,膝关节
弯曲角度要适宜,一般约成135°~145°角。
此时,上体要保持正直,是身体重心处于相
对较高的位置。起跳腿弯曲缓冲时,摆动腿
继续积极折叠前摆,并带动髋部迅速前移。
.
1
跳
远
主讲:马淑华
.
2
学习目标:
1、掌握跳远的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实践课,掌握蹲踞式跳远、挺身 式跳远的基本技术和利用跳远锻炼身体的 手段。 3、掌握跳远的教学方法,具备小学体育 与健康课跳远教材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小学 生参加跳远锻炼的指导能力。
.
3
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助跑和有力的起 跳,采用合理的空中姿势和动作,使身体腾 越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在跳远技术的发展 过程中,曾出现过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 3种空中姿势,3步半走步式是当今跳远竞 技上最流行的姿势。现代跳远技术已朝着更 加强调高速度助跑、助跑和起跳衔接更加紧 密连贯,落地前两腿尽量向前摆出的方向发 展。
逐渐加大步幅的同时提高步频。这种加速方式的时间相对
较长,跑的动作轻松、自然,多数运动员尤其是初学者多
采用这种加速方式。
跳远助跑技术,与短跑途中跑技术基本相同。开始几步
助跑时,身体前倾较大,两腿蹬、摆积极有力,着地点离
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两臂前后用力摆动。到助跑中段时,
躯干接近垂直,上、下肢摆动速度加大,后蹬动作充分有
式跳远难度较大,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
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中,主
要还是采用蹲踞式和挺身式。
.
5
.
6
跳远的技术
是由助跑、起跳、
腾空和落地等4
个紧密相连的阶
段组成。
.
7
跳远的动作结构
.
8
一 、助 跑
跳远助跑的任务是为了获得很大的水 平速度,并为准备踏板起跳创造条件。
.
9
(一)助跑的距离和步数
分蹬直(蹬地角约75°左右),摆动腿大腿
接近抬平,小腿自然下垂,上体和头保持
正直,两臂摆至体侧上方。整个蹬伸动作
要做到快速、积极、充分、有力。
.
18
三、腾 空
跳远腾空阶段的任务是维持身体平衡,为完善
的落地动作创造有利条件。
起跳腾空后,运动员要保持起跳离地时的跨步
姿势,向前上方腾起。这一起跳结束时身体姿势在
必太长。通常采用20m左右的助跑距离,跑
12步左右。
.
10
测量全程助跑距离和步点标志可采用以下方法:
在跳远助跑道上,以起跳板为起点,向助跑
反方向按自己所确定的助跑开始姿势、加速方式
和步数反复跑几次后,找出和确定步数相符的脚
迹的相对集中点即为初定的助跑起跑点。然后以
此点开始,按自己的助跑方式向起跳板方向助跑
.
13
二、 起 跳
起跳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助跑取得水平速度, 创造必要的垂直速度,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 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起跳动作包括放脚、缓 冲和蹬伸三个阶段。
.
14
(一)放脚 在助跑最后一步,为了加快放脚着板动作,
起跳腿大腿前摆抬得要稍低一些,放脚动作 要向“扒地”那样积极下落着板。起跳脚着 板时,起跳腿几乎伸直,与助跑道成60°70°的夹角,脚掌与脚跟几乎同时接触起跳 板。此时,上体正直或稍有后仰,眼睛注视 着前上方。在起跳脚着板前,摆动腿已经开 始折叠并迅速前摆跟上起跳腿在起跳腿着板 瞬间,两臂摆动到靠近躯干两侧。
力,使身体快速向前推进。
助跑的最后几步,是助跑技术的关键环节。它既要是助
跑发挥到最高速度,又要做好起跳准备。通常最后几步都
达到最大步长,并在保持步长的前提下达到最高步频,形
成最后几步加速的状态。最后一步为了使助跑与起跳更加
紧密衔接,形成快速上板的技术特征,步长比倒数第二步
要稍短些(约短20cm左右)。
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起跳腾起初速度有非常
密切的关系,对跳远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跳
远运动员为了获得很高的助跑速度,必须有
相应的助跑距离。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距
离男子一般为35—45m,跑18—24步;女子
一般为30—40m,跑16—22步。小学生年
龄小,不具备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
因此,在小学生跳远教学中,助跑的距离不
.
4
跳远不仅是一项竞技项目,也是一种锻
炼身体的手段,经常练习跳远能有效的发展
速度、下肢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神
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勇敢、顽
强、果断等优良品质。因此,跳远是我国各
级各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材和《国家体
育锻炼标准》、《全国田径业余锻炼等级标
准》规定的锻炼、测验项目之一。由于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