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_文言实词详解

2016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_文言实词详解

名词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状语 动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 意动用法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 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或名词充当 谓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 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高考真题[2011安徽卷](《万贞文先生传》) D.先生赎而归之(归还) 使之归(回家)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 “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 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 上死了,他的孙子通过贿赂请求把祖父列在因
(2)2008年高考广东卷: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当时陶侃担任闲散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 与他结为好友,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3)2010年高考天津卷: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 的刀子走向池塘边呼唤鱼。
2.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 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 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 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四、词类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 词的语法功能。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人 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硬的铠甲 ,且带了宾语。 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爱 推崇 走到尽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世之所高,莫如黄帝。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 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3.“以今律古”,即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 待文言文的语法。
种类
名 词 词类 活用 动 词 形 容 词 数词
高考真题 [2010课标全国卷](《明史.花云传》)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A.仗剑谒太祖于临濠 名作动,拿着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 高考真题[2010山东卷](汪琬《申甫传》)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名词用作状语)
①范增数目项王 两个名词相连 “可、能、欲”等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被能愿动词修饰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④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 名词放在副词后 名词后紧跟代词 ⑤驴不胜怒,蹄之 ⑥秦伐韩,军于阏与 名词后跟介词结构作补语
高考真题:
(1)2006年高考江苏卷: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
高考真题【03年上海卷】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注意: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 的重迭使用(同义复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举动自专由:自专和自由 会不相从许:相从和相许
此为同义复用
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 素表示了词义,什么语素不表示词义, 然后予以正确解释。
掌握通假规律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 指“酒杯” 。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指“才能”。
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4.同音字替代。 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通“邀”,邀请; “蚤”通“早”, 早点。 高考真题[2010 [2011湖北卷 浙江卷] “畜”通“蓄”,储备 C. 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2 )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 高考真题 [2010山东卷].张文瓘传》) 不可不察。(《新唐书 “卒”通“猝”,仓猝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 高考真题 [2009 江苏卷 ] “秉”通“柄”,权柄 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不能不省察。 B.治国不失秉
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四、词类活用 (六)数词活用
数词的活用
一、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与臣而将四矣 (成为四个)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全、满) (专一)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不专一,反复无常) ③二三其德
文言文专题复习
考纲阐释
浅易文言文阅读 1. 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 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一词多义
“120个常见文言 实词例释”
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 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 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例:“爱”,本义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 引申义“爱护”(爱其子);“爱惜”(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吝啬”(百姓之以王为爱) 也等。 比喻义:手足、首领、爪牙等。 假借义:被——被发行吟泽畔;被坚执锐。
五、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合词由两个 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词 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 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指“异”,“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 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2.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麋鹿看作朋友。 ②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 鱼肉之。 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 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应当)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 不应当只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
六、兼词
所谓兼词,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 词(有的兼词不仅兼义,而且兼音)。 【诸】 之于(句中)/之乎(句末) (投诸渤海之尾/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 【焉】 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盍】 何不 (盍各言尔志) 【叵】 不可(一般表否定,贬义) (居心叵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变弱/削弱)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愚蠢) 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使……变高/提高) ⑤昂其直,居为奇货。(使……变高/提高)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变尊贵/抬高)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 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 让……称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生死而肉骨 使……复活、长肉 任命……为将
三、古今异义词
“常见古今同形异 义词辑录”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 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是词义大多数已 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 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变化。
高考真题 [2010 安徽卷 高考真题 [2010 湖南卷 ]] (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 (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陈亮《诸 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 葛孔明》) 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 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
四、词类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 宾语,或是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 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①汝安敢轻吾射? 射箭的技术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产出、收入的东西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的珍宝 ⑥其人居远未来 远地
1.动词的使动用法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舞幽壑之潜蛟 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回去) (使……舞动) (使……相斗) (使……灭亡) (使……活下来)
4、令诸君知天亡我
5、项伯杀人,臣活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 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 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如:“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 是“使……变绿”的意思。
齐威王欲将孙膑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使……为臣 舍相如广成传舍 让……住在……
四、词类活用 (五)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 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 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滕公认为他言语不凡,相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天下小了。 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
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