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原则 (2)4.1一般要求 (2)4.2列车运行计划 (2)4.3调度指挥机构 (3)4.4调度命令发布 (3)4.5列车运行要求 (3)4.6网络化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要求 (3)5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4)5.1列车车次规定 (4)5.2信号设备操作规定 (4)5.3列车运行的准备和条件 (4)5.4列车出入车辆基地的组织 (4)5.5司机报点的规定 (5)5.6列车运行中的操作 (5)5.7列车折返作业规定 (5)5.8公铁两用车开行规定 (5)6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5)6.1区间限速 (5)6.2扣车 (5)6.3反方向运行 (6)6.4推进运行 (6)6.5退行 (6)6.6跳停(不停站通过) (6)6.7电车故障 (6)6.8救援列车开行 (6)7特殊情况下的行车处置原则 (7)7.1信号系统故障处置原则 (7)7.2通信传输故障处置原则 (7)7.3清客、疏散处置原则 (7)7.4接触网(轨)悬挂异物处置原则 (8)7.5交叉路口行车原则 (8)8调车作业 (8)8.1调车作业领导与指挥 (8)8.2调车作业计划的传达和变更 (8)8.3调车作业规定 (8)9信号显示 (9)9.1一般要求 (9)9.2视觉信号 (9)9.3听觉信号 (9)10行车作业标准和标准用语 (10)10.1行车作业标准 (10)10.2行车标准用语 (10)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现代有轨电车分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归口。
主编单位: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苏州高新城市轨道交通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珠海城建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市南海区铁路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公交集团轨道巴士有限公司、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有限公司、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经营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华东有轨电车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主要起草人:现代有轨电车行车组织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现代有轨电车行车组织的基本原则、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调车作业、信号显示、行车作业标准和用语标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有轨电车行车组织的指导性文本。
本标准适用于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线路的行车组织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49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T3001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JT/T1091-2016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列车train指在正线上运行的客车、救援列车、工程车。
3.2调车shunting除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运行、车站或车辆基地到发外,一切机车、车辆或列车有目的移动。
3.3线路出清clearing of the tracks线路巡视员巡查完毕或施工完毕时,施工负责人检查所有人员已携带工具及物料撤离某段行车线路,使该段线路满足正常行车条件。
3.4联锁interlock指信号系统中的信号机、道岔和进路之间建立一定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如进路防护信号机在开放前检查进路空闲、道岔位置正确及敌对进路未建立等。
信号机开放后,道岔不能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称为联锁。
3.5引导员the guide people在正线指因电车故障等需要司机在尾部驾驶室驾驶时,在电车前端瞭望的人员;在车场内指调车员。
引导员应由胜任人员担任,负责监控列车运行速度及运行安全,并与司机随时保持联控。
3.6推进carry forward在列车尾部驾驶室操纵列车运行,或救援列车在被救援客车尾部推进运行。
3.7退行regression在特殊情况下,列车进入区间或交通路口后,退回后方最近车站或交通路口,可以推进或牵引运行,原车次不变。
3.8反方向运行Run the opposite direction列车运行分为上、下行方向运行,如违反常规运行方向的称反方向运行。
3.9跳停The train across the station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的过程。
4基本原则4.1一般要求4.1.1行车组织应遵循集中管理、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4.1.2行车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从零时起计算,实行24h制。
行车日期划分以零时为界,零时以前办妥的行车手续,零时以后仍视为有效。
4.1.3列车运行图或行车计划是行车组织的基础,运营单位应根据列车运行图或行车计划的规定组织行车。
4.1.4列车在正线应采用双线单方向组织运行,实行右侧行车制。
4.1.5正线及辅助线的行车由行车调度员指挥,在车辆基地内的行车由车辆基地调度员指挥;司机须严格遵照列车运行计划按信号指令行车。
4.1.6列车运行中司机应在前端驾驶,如推进运行时由具备资格的人员在前端驾驶室引导和监控列车运行。
4.1.7列车宜采用司机瞭望的人工驾驶方式,独立路权线路可采用自动驾驶方式。
4.1.8各行车岗位用于联系行车组织工作时,须使用标准用语。
4.2列车运行计划4.2.1运营单位应根据线路设计运能和客流需求,综合考虑设备技术条件、线网换乘匹配等因素合理编制列车运行计划,运营期间的行车间隔不宜大于15min。
4.2.2运营单位应根据线路沿线乘客出行规律及变化,结合设备技术条件科学合理设置运营交路,及时优化和调整列车运行计划。
4.2.3运营单位应综合考虑线网各线路的功能定位、客流需求、换乘方式等因素,结合当地居民的作息规律,合理设置各线路的首末班车时间。
4.3调度指挥机构4.3.1运营单位应根据运营线网规模,设置线路运营控制中心(以下称OCC),作为有轨电车日常运营、行车组织、信息发布、施工管理、应急处置的指挥中心,代表有轨电车公司指挥日常运营工作,与外界协调联络有轨电车的运营支援工作。
4.3.2运营单位应根据需要合理设置调度岗位,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正线与车场需设置行车指挥岗位。
4.3.3当线网规模扩大,或因网络化运营管理需要时,运营单位可结合在线路控制层的基础上建立线网指挥层,负责线网运营监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筹协调等工作。
4.4调度命令发布4.4.1调度命令按命令形式分为书面命令和口头命令,应由OCC调度员发布,并符合以下规定:a)口头命令应采用应答复诵制。
当同时向多个对象发布口头命令时,发令人须指定受令人员中一人复诵,其他受令人负责核对,确保无误;b)书面命令应采用书面记录制。
特殊情况可先发口头命令,事后补交书面命令;c)通过无线调度电话、互联网传送的文字或语音调度命令,系统需有查收记录,并把查收信息反馈到发令人处,并有保存功能。
4.4.2调度命令具有严肃性,必须使用标准用语,严格按照“一事一令”的要求执行。
4.4.3调度命令内容要简明扼要,包括命令时间、命令号码、受令处所、命令内容、受令人、复诵人及发令人等内容。
4.4.4调度命令须在执行前发布给命令执行人,若无法直接发布给命令执行人时,发令人须指定专人传达。
4.5列车运行要求4.5.1列车正常情况下应按双线单方向运行,并明确线路上下行方向,原则上线路方向定义宜符合以下规定:a)南北方向线路宜以由南向北为上行方向、反之为下行方向;b)东西向线路宜以由西向东为上行方向,反之为下行方向;c)环形线路宜以列车在外侧轨道线按顺时针的运行方向为上行方向,反之为下行方向。
4.5.2运营期间,列车运行速度不得超过线路及车辆允许的最高运行速度。
4.5.3运营期间,司机需按列车运行图的规定掌握运行及停站时间,严格遵守相关道路交通法规,根据有轨电车专用信号及社会交通灯显示要求运行。
4.6网络化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要求4.6.1在规划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应同步考虑未来线网形成时的运营服务需求,明确车站规模、换乘安排和系统设备选型,以满足网络化运营的需要。
4.6.2共线和跨线运营线路所采用的信号系统应具有兼容性。
4.6.3共线运营线路应对不同运行方向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广播指引,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应能满足多趟列车同时到站的信息要求。
4.6.4正常运营时间内原则上不组织载客列车过线运行。
4.6.5运营单位应在准确把握网络客流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协调优化网络列车运行计划,包括各线路运输能力的匹配、首末班车和换乘的衔接匹配等。
5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5.1列车车次规定5.1.1运营单位应根据线路设计对列车进行编组,并按照本单位列车性质建立车次的命名规则。
5.1.2正常客车车次由4位数表示,前两位为服务号,后两位为旅程号。
旅程号个位偶数为上行,奇数为下行,顺序编号。
5.1.3运营单位应对本单位所涉及的客车的服务号进行分类,各类客车的服务号编制规则可参考以下分类:a)客运列车服务号11—49b)排空列车服务号50—59c)临时加开的客运列车服务号60—69d)调试列车服务号70—79e)专运列车服务号80—89f)救援列车服务号90—995.2信号设备操作规定5.2.1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设备正常时,应能实现系统实现自动进路功能,或由行调人工排列进路;当进路无法手动办理时,行车调度员可授权司机使用车载或轨旁设备办理。
5.2.2行车人员使用安全相关的操作命令时,必须检查列车进路,确认进路空闲,道岔位置正确后,方可操作。
5.2.3正常情况下,列车已经占用道岔区段时,不得人工解锁进路;如需解锁已准备好的进路时,必须确认列车安全。
5.2.4严禁擅自中断信号系统,严禁进行与行车无关的操作。
5.2.5运营期间内,除相关需转换的道岔外,应把各站所有道岔开通正常运营方向,并单独锁定。
5.2.6列车所经的道岔无法实现进路锁闭时,必须将道岔单独锁定在正确位5.2.7设备管理人员或维修人员需操作工作站时,应征得行车调度员同意,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操作。
5.3列车运行的准备和条件5.3.1首列车出库前,应完成以下内容检查:a)当日使用的有轨电车和备用车安排;b)当日司机的配备情况;c)运营线路空闲、施工结束、线路出清,接触网或供电系统无异常;d)道岔功能正常;e)无异物侵入线路限界;f)信号设备无异常;g)行车备品、备件齐全完好。
5.3.2运营单位应当制定列车上线标准,按当日运营计划提供符合上线条件的车辆,并制定列车出场顺序表。
5.3.3司机应在指定地点办理出勤手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备作业。
5.3.4首末班车必须严格按当日运营计划规定的时间发车。
5.4列车出入车辆基地的组织5.4.1每天运营开始前和结束后,调度员、司机应按列车运行图及时组织列车出入车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