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砂仁ppt课件

中药砂仁ppt课件


缩砂密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Wall.ex Bak.) T.L.Wu & S.J.Chen 矮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nanum H. T. Tsai
主要变种
产地
以广东阳春为阳春砂仁道地产区。
时期(年限):种植后2—3年
多晒干或用微火烘干,后加工成 “壳砂”、“净砂”、“砂壳”。 放入炉内,用50~60℃温度烘烤,并不断 翻动,使其干燥均匀。待其果皮干后,撕
开果皮,取出种子团,再入炉内用45℃温
度烘干,或摊放在竹席上晒干。
主要商品规格
1.国产砂仁 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
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棕褐色,密
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
谢观赏
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 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
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
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王婷
胡庆玲
来源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 Wu et Senjen 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 Wu
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
2.进口砂仁 分壳砂和原砂仁。
包装与贮藏
1、包装 木箱装或纸箱装。 (1)砂仁所含化学成分 (2)商业价值
2、贮藏 本品易泛油,走失香气,应密 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忌暴晒、受热 ,以免泛油、散粒和香味走失。
本品易虫蛀,受潮生霉,久存泛油。染霉品表 面可见菌丝;泛油后,色泽加深,表面呈油样物 ,种子团粘手,易散碎,泛油与生霉相伴发生, 并互相影响。轻度吸潮或生霉、虫蛀品,可摊晾 ,忌曝晒。 贮藏期间多用密封抽氧充氮(或二氧化碳)养 护。小件可在包装内置生石灰、无水氯化钙等吸 潮。
壳砂
净砂
砂壳
砂仁的化学成分
挥发油类: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等;
皂苷类:约0.69%;
黄酮类化合物:豆蔻素、槲皮苷等;
有机酸类:硬脂酸、棕榈酸等; 无机成分:锌、锰、铜、铁、钾、镁等。
阳春砂
(火烘法)
微火(45度左右)烘制至五六成干(在筛
子、竹帘或席子上)
趁热喷冷水一次
(使其骤然收缩,从而果皮与种子团紧密
晒干法
分杀青和晒干2道工序。一般用木桶(称杀 青木桶),每桶盛砂仁50公斤左右。加工时 ,将杀青木桶,置于熏烟灶上,装入砂仁, 用湿麻袋盖密桶口,升火熏烟,至砂仁“发 汗”(即果皮布满小水珠)时,取出摊放在 竹筛或晒场上晒干。 此法较简单,灵活,可分散加工;但时间较 长,效率低,成品果质量差。
绿壳砂、海南砂
采收
季节:夏、秋
时间:平原地区7月底至8月初,山 区8月底至9月初 当砂仁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种子为黑褐 色、破碎后嚼之有浓烈辛辣味时即可采收。
产地加工
三个概念: “壳砂”—除去粗长总果柄的砂仁 “原砂仁”(或“净砂”)—加工剥去果皮
的砂仁
“砂壳”—剥出的果壳 注意:砂仁的药用部位是成熟果实,砂壳、 净砂、壳砂为其商品规格。
砂 仁
民间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
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
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 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
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
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 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 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 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 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 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 的草,牛很喜欢吃”。
结合)
盖上稻草,以重物压一夜
在果实快干时上盖一层鲜樟树叶用糠或木
炭微火烘熏至干(使香气更浓)。
焙干法
杀青:将鲜砂仁果实薄摊在炉内竹帘上,厚约10 厘米,上盖麻袋,炉膛内放木炭点燃,上盖谷壳 或草木灰(防火过猛),用45~50℃温度烘烤1~ 2天。 压实:待果皮皱缩变软半干时,取出放入箩筐内 ,稍冷后用手轻轻压实,上盖麻袋,使果实皮部 与种子团紧贴,隔夜后取出。 复火:经杀青后的砂仁果,继续放入炉内,用慢 火烘烤约8小时即足干。烘烤过程中,每隔2小时 翻动一次,使果实干燥均匀。(注意不宜用明火 烘烤)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
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 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 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 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 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
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
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 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
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