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2)实验中,滤液C中出现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____。
(3)用固体A灼烧产生气体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以下混合物经过操作Ⅰ和操作Ⅱ后不能分离的是_____。
A碳粉和氯化钾B泥沙和食盐C二氧化锰和氯化钾D二氧化锰和碳粉
五、科学探究题
16.同学们在吃薯片时,对包装袋中充入的气体产生了兴趣。他们认为薯片包装时充入气体,主要是为了防止膨化食品被挤压、破碎,防止产品油脂氧化、酸败,该气体应该是清洁、无毒、干燥的,能保证膨化食品长期不变色、变味,食用安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O),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有剧毒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一些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硫醇。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
11.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1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的物质属于混合物B.生成的物质中含有化合物
C.其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D.其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7.二氧化氯(ClO2)具有高效的杀菌消毒功能,已在多国代替氯气、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消毒。在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1C.+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 H2O+O2↑B.C+O2 CO2↑
C.4P+5O2 2P2O5D.4Fe+3O2 2Fe2O3
10.某纯净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
A.CH2OB.C2H4C.CH4OD.CH4
A.临泉毛笔的制作B.阜南柳编C.阜阳剪纸D.界首彩陶的烧制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 B.取用块状固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3.【最新】“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做法符合主题的是()
A.为了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B.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实验验证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注射器继续抽取包装袋中的气体,然后注入澄清石灰水中。
5.“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型流感的有效药物,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它是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莽草酸属于混合物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g
C.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5个水分子D.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6.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D.大量开采地下水
4.“5”网不胜,“G”网开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开启了万物互联新时代,国内5G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镓元素在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
B.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C.镓的元素符号为Ga
D.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1)写出仪器名称:a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填字母),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用KMnO4粉末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发生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气体?
猜想假设:甲同学猜想是氧气,乙同学猜想是二氧化碳,丙同学猜想是氮气,丁同学猜想是二氧化硫。
(1)大家讨论后认为除了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外,_____同学的猜想也不合理,理由_____。
(2)乙同学为了判断自己的猜想,先用注射器抽取某种品牌薯片包装袋中的气体,然后用排水法将注射器中的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再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熄灭,于是乙同学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三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阜阳民间的工艺艺术,根植于生活与文化,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繁衍生息的延续脉络,是全市艺术宝库里不可或缺的瑰宝。下列工艺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任写两点)_____。
(2)有人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这种做法可行吗?为什么?_____。
(3)冬天用木炭烤火时,为什么一定要开窗通风?_____。
(4)写出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实验题
14.利用下图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四、流程题
15.化学小组要分离某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二氧化锰(MnO2)、氯化钾(KCl)和少量碳(C)。已知氯化钾固体能溶于水,二氧化锰和碳不溶于水,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氧气、碳反应。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二氧化锰。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Ⅱ是_____(填操作名称);固体B的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