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常用公式小全

无机化学常用公式小全

精品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该公式的各类变体详见第四章)2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P 总P ii4: Graham 气体扩散定律u(A) 〕(B)'M r B両 \ 〒 \ M r(A)5 :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和摩尔分数表示方法。

b(B)豔或n 质 b n 剂55.566: Raoult 定律P p gx 剂)p p g X 质)二 p k ' kb k p k '7:沸点升高公式第一章nbnRTP 总 gX iV 总 总、p 总9~ V ic(B)n(B) Vw(B)呃MT b k'p k b bT f k'p k f b 8:溶液渗透压公式cRT V nRT第二章常用物理量一览表1 : XX 终 x 始(无论X 是什么量)2 : Wp 外 g V3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4 :恒容反应热(1 )UQV(2)QVCg T(3)Q V 1Q V2Q V1Q/2gZ (推论 1) 「 T212T 2(4)卫①(推论2)M 2 T i M 2 T 25 :恒压反应热(1) H U pVQ p U W U p 外 V U 2 U ,(2)p 2V 2 P 1V 1U 2 P 2V 2 U 1 P 1V 1 H6 : Q P 与Q v 的关系7 :标准生成热的应用8 :燃烧热v i c H m (生成物)i(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前后顺序。

)(1)Q p QvnRT(3)rHrUmRT (注:左右两边的单位为 Jmol -1)V i f H m (生成物)v i f H m (反应物)i9 :熵S kin k 1.38 10 23JgK 1S Q L (注:该公式只在恒温可逆过程中成立) Tr S mv i S (生成物) V j S m(反应物)ii10 :吉布斯自由能rU Q W 体 W 非Q rU W 体 W 非U (P V ) W 非rH W 非Q r T SrH W 非H T SW 非H 2H 1T 2S 2W 非H 2T 2S2H 1 TQW 非G 2G 1GW 非(G HTS)11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c A 2 c A 1 c A v A2-t 2 t it1:反应平均速率 rG mV i f G m (生成物)ir Gm第三章v i f G m(反应物)i2 :反应瞬时速率c A de Av A limt0t dt3 :速率方程aA bB cC dDm nv k c A c B(注:k是反应速率常数,m , n称为A,B浓度的幕指数,不一定等于反应系数,三者皆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4 :反应级数N=m+n5 :速率常数k a kb kc k da b c d6 :各级反应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1)零级反应c A c A 0ktc A 0t1022k(2)一级反应ln c ln 5kt丄ln 10gog2t10.6932k k (3)二级反应第四章1 :平衡常数公式(以反应(1)为准)C Dc c gc dK c A Bc a gc bC D KP C gp dKp A Bp a gp bpM r RT pV — RT pV nRT p卫RT pM r V cRTkt (4)三级反应C C o1~2C oktt1 2l 2kc o23(注:上述公式仅适用于有单一反应物的反应)7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E aAe RTIn k In AE a RTlnk2旦丄k[ R T1 E aRT2 T1TT2(注:本章的反应均以Aa+Bb二Cc+Dd 或Aa=Bb+Cc 表示)精品C Dc c cd g — cc B c a c b g c cC .D p c p dg —P PABp a p b g p p4 :化学反应等温式及其变体。

rG mrG m RT In Qr GmRTln Kln Kr Gm 1RTrG m RT lnQ RT ln KRTln QK5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RTln KHrmT rSmln K-r SmHrmRRTK 2 rH m 1 1lnR T , T 2第七章变形性大小判断方法(变形性越大,离子性越低,热稳定性越弱) (1)分子变形性:与分子的大小有关,分子越大,变形性越大。

(2 )离子变形性:①离子极化作用(阳离子T 阴离子)1. 电荷数越高,极化作用越强。

2. 电荷数相等,价电子层结构相同,半径越小,极化越强。

精品3.e18 or 18+2>e9~17>e8②离子变形性(阴离子,也有阳离子)i•价电子层结构相同,电荷数越大,变形性越小。

2•价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3. e9~18 or 18+2>> e8。

4•阳离子一般只考虑一些电荷数大的离子,女口Pb2+, Hg2+, Ag +等。

5.复杂阴离子变形性不大,中心离子氧化数越高,变形性越小。

③相互极化作用(阴离子T阳离子)1. e18 or 18+2容易变形,易引起相互极化作用及互相极化作用。

2. e 18的阳离子附加极化作用自上而下递增,加强二者的总极化作用。

3. 在具有e18 or 18+2阳离子的化合物中阴离子变形性越大,附加极化越强。

4. 一般来说,阳离子所含d电子越多,电子层数越多,附加极化作用越大。

第八章1 :酸碱解离平衡常数及其各类变体。

(酸解离以HAc==H ++Ac-为例,碱解离以NH3H2O==NH 4++OH -为例)2c H gc Ac c HK ac o c H c0 c H2c Hc HC。

、、K a(当C o> 400 K a 时)精品c OH c NH4c o c OH2c OHc0 c OH2 :解离度c Hc o3 : p运算4 :指示剂理论变色点5 :缓冲溶液的pHpH pK a lg6:水解平衡常数K h7 :水解度2c OHc oc opn Ig npH pK i 1c OHcOH =yK b c o =cococ酸°碱pOH pK b lg -c盐c盐K w K w K wK a K b K a K b第九章(以难溶盐M a A b为例(溶解度为smol;K bc(当C o> 400 K a 时)L-1))1:溶度积a b a bK sp a M m ga A a c M m gc A a(常用的)a b a bK sp s a b (纯固体溶于纯溶剂时可用)K s p s a 1a a(b=l ,常用于弱碱溶解)第十一章1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Fe[CI(NH2XNO2)(NH2OH)(H2OXPH3P)]CI22 5 43 11:先无机后有机:Cl先,PH3P后2 :先离子后分子:Cl先,H2O后3:同类配体看配位原子字母表顺序:H2O先,N后4:配位原子相同,原子少的在前NO 2, NH 2先,NH2OH后5:原子数相同看其他原子字母表顺序NH2先,NO 2后。

读作:二氯化氯•氨基•硝基•羟胺•水•三苯基膦合铁11()2 :影响分裂能大小的因素(1)A p >A o >A t(2)中心离子电荷高,分裂能大(3 )周期较大的过渡金属元素轨道较伸展,与配体作用大。

分裂能大。

(4)I-V Br-v SCN-v Cl-v F-v OH -v -ONO -v C2O42-v H2O v NCS-v NH3 v en v NO 2-v CN-〜C0-3 :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E球-E晶=0-E晶=X~E轨道-对于八面体场来说,(△o=10Dq)E(d 丫)=0.6 △o=6DqE(d e) =-0.4 △o =-4Dq对于四面体场来说(^t=10Dq )E(d 丫)=-0.6 △=-6DqE(d J =0.4 A t=4Dq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2 : (revision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变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