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珠海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摸底测试
历史
说明:
1.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6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小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考生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


1.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
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
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
2.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

县一级也是如此。

汉代地方行政体制A.形成了制约机制B.实现了权力集中
C.杜绝了吏治腐败
D.避免了裙带关系
3.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

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

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有学者认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对该土地制度理解正确是
A.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
B.反映了井田制的经营情况
C.说明铁犁牛耕已全面普及
D.实际上否定了土地私有制
4.宋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王安石来!’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宅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没有取得积极作用
B.宋话本属口述历史,能全面反映变法的实际,可以采信
C.宋话本属于文学艺术作品,有虚拟加工成分,不可采信
D.宋话本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5.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

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
D.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
6.作为清朝中央决策的特色机构,军机处自产生后,朝廷在为政方式上采取“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据此可知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军机处与内阁权力分配上不对立
C.清代中央决策中心发生变化
D.军机处设立之后的内阁不再掌权
7.下表是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变化表(单位:银万两;表中,“其他”包括捐纳、公债、杂项收入等)。

导致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加大对农民的剥削
B.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动
C.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D.传统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8.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

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
A.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
B.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C.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
D.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
9.与同时代大多数的年轻知识分子一样,陈独秀刚开始倾心于康梁的变法维新主张。

但在赴日留学接触了大量新思潮后,面对国内封建复古思想泛滥、袁世凯称帝的社会现实,他决定办一个“思想革命”的刊物,“革中国人思想的命”,于是《青年杂志》诞生了。

据此可知,陈独秀
A.以维新思想为革命思想
B.在思想上推动革命发展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D.积极倡导民主科学思想
10.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

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B.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C.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11.1953年11月国家银行调整利率后,国营商业放款月息6.9‰,国营工业定额放款月息4.6‰,超定额放款月息4.8%。

私营工业放款为月息9‰到16.5‰,私营商业放款为月息13‰到19‰;公私合营工业放款为月息4.8‰到14‰。

这一政策
A.适应了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
B.有利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
C.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D.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2.雅典(伯里克利时代)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有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如普罗泰格拉被控为无神论者而遭驱逐出境,苏格拉底以“亵渎神灵”和“蛊惑青年罪”被判处死刑。

这表明雅典法律
A.悖离人民主权原则
B.限制公民个人自由
C.严格维护城邦利益
D.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13.1839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
辞职。

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

这些言论旨在
A.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
B.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C.提高英国议会决策的效率
D.阐释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
14.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马布里描述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

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

”这表明,马布里
A.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弊端
B.主张开展无产阶级革命
C.反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极力鼓动资产阶级革命
15.美国学者马特·奥贾认为,布尔什维克强调生产基础对文化上层建筑的影响,如果农业按照与工业相同的生产原则进行重组,农业劳动力就会具备城市无产阶级的文化和心理特征。

作者认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A.为苏联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C.有利于农民政治上的进步
D.推动了苏联农业现代化
16.1947年,美国政府官员邦迪指出,“尽管大国通常都不希望看到其他大国或国家集团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