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ppt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内容索引
考点一 图型突破1 考点二 考点三 主观题型2 课时作业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 地形特征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基础落实
1000m 500m
1500m
海平面
【 等高线 】是地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 向进行判断,河流的 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 方向相反
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 进行判断,河流干流 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 于一致的,知道某支 流的流向,干流的流 向也可判断
地貌类型的判读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海岸线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 折部分较和缓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2016·天津文综,1 2014·山东文综, 11 2013·四川文综,7~8 2011·大纲全国文综,6~8
命题揭秘 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 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部位的 判读、地势变化及高度的相 关计算。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数据判断
1.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
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
B>D>A>C
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A>C>D>B
坡的类型
均匀坡
凸坡
凹坡
等高线疏密均匀 等高线下密上疏 等高线上密下疏
均匀坡、凹坡通视情况好,凸坡通视情况差,地势高且无障碍物 通视情况好
河流流向的判断
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 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 走向,再根据“水往 低处流”即可判断
方 法
“对称”就是利用等高线的“四种对称”方法来判读 等高线数值,即“低点对称”——河谷两侧、鞍部两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全图的等高距须一致) 闭合,不相交 密陡疏缓 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面增大 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鞍部
360 364 365 360.4
鞍部
364.2 362 358
360.3 360
山脊
360.4
358
354 350
346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谷
360.4
358
354 350
346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典型
的等高线表示
洪积扇
等高线呈圆弧形,并上密 下疏。多有放射状河流或 季节河流。
黄土塬
顶部平坦,边缘处沟谷纵 横。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数 值大。
喀斯特峰林
多山间盆地(坝子),山 多陡峭孤峰。等高线稀疏 处数值小。山峰等高线密 集且平滑。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 等高线分布越密集,
则坡度越陡
等高线分布越稀疏, 则坡度越缓
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
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C>A>D>B
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图中
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此灰色部
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
读等高线数值时,要注意把握六字:
“顺势、顺序、对称”
“顺势、顺序”就是明确高低趋势依次读
新月形沙丘
等高线呈封闭新月形。一 侧陡,一侧缓,缓坡为迎 风坡。
火山锥
等高线封闭,呈较有规律 的环状,上密下疏。突出 特点为中心海拔突然降低。
深化整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A 200
200<A<300 大于大值
200B
小于小值 100<B<200
坡度大小的判断
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2.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
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答案 解析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 侧坡度陡峻的峡谷。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判断与数据判断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
部分最可能是 答案 解析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 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 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利用公式可得A、B两 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m<H<400m
估算坡度
一般情况下,如果坡度大于25°,则不宜修建梯田。 因此,在山区能否修建梯田,常会用到坡度计算; 此外山区道路修建也会对坡度进行估算
tanα=H/L
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L为两点 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α为坡 度,可由h/L的值再从数学用表中查出)
H
L
α
8611
珠穆朗玛峰
乔戈里峰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海拔:3000m 气温:13℃
T差=(0.6℃×H相)/100m
海拔:1000m 气温:25℃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海拔(米)
350 t
300
崖顶上限
<250
t
b
250
200
150
崖顶下限
≥200
崖底上限
≤150
100
崖底下限
>100
b
0
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
时海岸线的标志。图中所示古海岸线分
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答案 解析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判断与数据判断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 图”。回答2~3题。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 河谷转折呈“V”字形
海拔高(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 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 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海岸线海拔为0米
等高线中的相关计算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8844.43
H相=H高—H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