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各章整理概要及知识要点

成本会计各章整理概要及知识要点

第一章成本会计总论成本会计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对象任务成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产品制造成本,生产费用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一种专业会计(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关系)产品价值组成内容:C+V+M理论成本:C+V实际成本:C+V+不形成产品价值的各种损失成本会计对象成本作用成本会计的任务(中心任务,主要任务)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主要职能成本会计广义成本会计环节狭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考虑因素:1,2,组织工作遵循原则:考虑因素成本会计机构:含义,分工方式(按职能或者对象分工)组织分工方式应考虑的因素:1,2,3,4,成本会计机构设置方法成本会计人员配备考虑因素,素质,职责以及权限,负责人职责权限会计法规制度层次第二章,制造业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事前,事中,事后,加强费用监管核算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制造业成本产品成本、专项成本的核算核算要求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贯彻受益原则(五个界限的划分也是成本计算过程)三、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摊销方法。

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五、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制造成本法(我国)采用适当的成本结算方法完全成本法劳动对象按经济内容分类劳动手段八大费用要素利弊费用的分类活劳动按经济用途分类生产费用期间费用按生产工艺关系分类其他费用的分类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分类成本核算的分四步划分一般程序划分五个费用界限的过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基本生产成本和主要会计科目费用支出的账务处理第三章、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一)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且1、用于一种产品生产的费用:直接记明细账专设成本项目的(借: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账户,贷:有关科目)生产费用的处理2、用于几种产品生产费用:a找分配率b算分配率C计算分配结果(二)应计入产品成本但1、发生正在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基本生没专设成本项目产成本”要素费用2、发生在辅助生产车间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基核算概述本生产成本”二、经营管理费用处理:不计入产品成本,计入“三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计入当月损益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既不计入产品成本,也不计入期间费用,发生时分别计入“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四、要素费用分配方式: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1、手续一、材料发出2、设置明细账的核算3、材料收发存的计价<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先进先出、移动加权平均、4、材料发出的核算个别计价法计划成本法:设置原材料、物资采购、材材料费用1、程序:直接费用料成本差异账户,成本差异调整的核算直接计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编制分录间接费用优缺点二、材料费简介计入用分配核算2、概念:材料定额3、、分配方法: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法原材料定额费用法4、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5、燃料费用的核算分配程序与分配方法与原材料费用分配相同。

三、包装物发出包装物的定义与分类和摊销的核算不能作为包装物合算的内容★账户:包装物——库存为用、库存已用、出租、出借、摊销账务处理:根据分类做不同处理出借出租:一次摊销、五五摊销,以及账务处理程序四、低值易耗品特点,账户,摊销方法摊销核算各种摊销方法的账务处理费用支付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三步)1、含义及构成内容2、工资记录:考勤、产量记录工资费用3、工资计算计时工资的核算计件工资(产品计件单价=小时工资率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集体计价工资计算工资费用分配核算类似工资分配,注:福利部门人员计提福利时计入管理费用职工福用途利费的分配编制职工福利分配表概念固定资产计算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折旧范围: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资和单独估价作为固资的土地折旧费用分配遵循受益原则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第四章、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待摊费用是指本期发生,但由本期及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特点:先支付发生,后分期摊销设待摊费用账户(资产类账户)待摊费用的发生时:借:待摊费用摊销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归集和分配贷:有关科目贷:待摊费用先计入成本、费用,以后各月实际支付的费用,是应付未付的费用。

预提费用的设预提费用账户(负债类)分配与归集预提时:实际支付时:借:财务费用等科目借:预提费用贷: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等科目第五章、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概念二、账户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第一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三、账务处理分为单设制造成本和不单设制造成本账户处理第二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详见下表五种分配方法比较: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方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特点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部门承担的方法.(只对外分,不对内分)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两次分配法,第一次对内分配,第二次对外分配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进行交互分配以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优缺点优:分配方法比较简单,各辅助生产费用只是进行对外分配一次。

缺: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

优点:费用的分配比较简单。

缺点:由于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因而,其分配结果不够准确优点: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了交互分配,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缺点:各辅助生产车间要计算两个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增加了计算工作量。

优点:分配结果最准确。

缺点: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

优点:(1)直接按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产品和部门的劳务量进行计算分配,简化和加速了分配的计算工作;(2)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分配,排除了辅助生产费用对各受益产品和部门单位成本的影响,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3)能够反映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实际成本脱离计划成本的差额。

缺点:要求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准确。

适用性辅助生产内部各部门间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况下使用.不进行交互分配也不影响成本的正确性. 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企业有多个辅助生产车间,各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较多。

适宜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适用。

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准确。

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供电按辅助生产费用种类分类分配1)交互分配2)对外分配综述: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由于分配的程序和具体计算方法不同,因而各分配方法的帐务处理也不相同。

除直接分配法外,其他各种分配方法的“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都比原来的待分配费用合计数大,这是因为辅助生产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引起的,但是,无论哪种分配方法,最后分配到各受益对象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都没有借贷方余额。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含义:指工业企业为制造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二、内容:直接、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车间组织和管理费用。

一、归集费用项目:机物料消耗、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在产品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

核算:一般月末无余额,但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时例外账务处理:发生时记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二、分配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第七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1、废品可修复1、概念不可修复2、废品报废损失3、废品损失(净损失)可以降价销售2、不能作为废品损失的核算内容保管不善→管理费用一、废品损失“三包”企业→管理费用3、凭证:质检部→“废品损失通知单”的核算4、“废品损失账户”(性质、结构、作用、明细账)不可修复废品账务处理按实际所耗分配5、账务处理按所耗定额费用分配可修复废品1、概念:2、内容:停工期间工资福利、消耗燃料动力,应负担制造费用。

3、停工处理规定:自然原因转营业外支出,其他计入产品成本4、要求:填列停工报告单,单独核算应设“停工损失”成本项目设置停工损失账户(成本类)5、账务处理:二、停工损失的核算第八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概念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月末核算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约当产量比例概念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定额成本计价法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比例法特点本月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各月月末在产品成本等于年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在产品只负担所耗材料费,而加工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以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作为分配标准,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分配费用,即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数量分配费用。

月末在产品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每月实际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计人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以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为分配标准来分配费用。

适用性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的产品。

煤炭、食品等行业。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数量较多,但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

如炼钢、化工企业。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变化较大且原材料费用比重大的产品。

(一次性投料)如纺织、造纸酿酒行业。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用于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注意年终需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确定在产品成本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时分别成本项目进行计算(与投料程度和完工率成比例关系)计算公式1、计算约当产量2、分配率=该成本项目费用合计/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的成本成本优缺点计算方便且由于生产原因造成费用升降的因素不会影响下月。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脱离定额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不尽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