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集体备课
新汶中学高二集体备课周教案
备课组: 物理组
时间: 2014 年 2 月 20 日 周 四
中心发言人:朱德
红
课题:(所备课周教学内容)
楞次定律
一、教学、学习目标研究:(备课标)
二次备课:
1、大纲或考试说明要求 2、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
力目标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通 过 探 究 实 验 , 得 出 并 会 叙 述 楞 次 定 律 2、 从 不 同 角 度 ( 磁 通 量 的 变 化 , 相 对 运 动 , 能 量 守 恒 ) 理解楞次定律 3、 运 用 楞 次 定 律 正 确 判 断 感 应 电 流 的 方 向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的实验,学会应用科学探究实验 的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2、通过从猜测探究方法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获 取知识,发展思维的能力 3、培养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发明意识等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1、学生亲自“发现”楞次定律,经历了类似的科学探究过程,不 仅学习了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物理是一门已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的认识。 2、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难点: 1) 楞 次 定 律 的 实 验 设 计 与 归 纳 。 2) 楞 次 定 律 应 用 的 步 骤 的 总 结 与 使 用 。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并描述感应电流的方向。 作用与地位: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实验 的方法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 作用,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 础。电磁感应是现代科技的基础,所以在物理学上很重要。 教材安排:为了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有探究实验给出感性认 识,再得出理论认识 一、 实验 二、楞次定律 1、楞次定律的两种描述 楞次定律的理解 谁阻碍?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 阻碍谁? 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 如何阻碍? “增反减同 能否阻止?
3、电磁场得统一性渗透了深刻的对立统一思想,学生对电磁场统一和转化
的理解,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疑点、关键研究分析:(备 二次备课:
教材)
前后知识联系、区别、研究分析;知识网络、体系研究
分析
重点: 1) 楞 次 定 律 的 实 验 设 计 、 归 纳 及 对 内 容 的 理 解 。 2) 应 用 楞 次 定 律 判 断 感 应 电 流 的 方 向 。
3、感应电流的磁场应该是沿哪个方向?
4、导体棒 AB 中的感应电流沿哪个方向?
学案上的巩固练习
六、课时安排、测试安排
楞次定律新课
2 课时
练习
2 课时
测试周日 1、2 节
备课组长签字:
二次备课: 级部主任签字:
不能阻止,只是:使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变慢
三、备学生
二次备课:
1、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困惑、疑难预测(指新授课、复
习课)
2、学生对本次备课题目中做的情况预测(指讲评课、习
题课)
3、教学定位、边缘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对电流 方向、磁场方向的判断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学生的认知能力 尽管安培定则、左手定则涉及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但 他们均判断的是通电后的情况,而感应电流方向的确定 学生难度将会很大
×× ×
×× ×
V
×× ×
×× × 跟踪练习 1、如图,在水平光滑的两根金属导轨上放置两根导体棒 AB、CD, 当条形磁铁插入与拔出时导体棒如何运动?(不考虑导体棒间的 磁场力)
B
D
A
C
2、当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如何判断感应电
E
B
×××××
V
流的方向? 假定导体棒 AB 向右运动 提示学生:用楞次定律分析 1、我们研究的是哪个闭合电路 ? 2、穿过这个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大还是减小?
演示 实验 导入
以问 题为 主轴
说学法
学生分 组实验
探究、归 纳、总结 物理规律
实验探究 教学法
五、题目研究分析:(备训练、检测题)
二次备课:
1、题目来源:课本上例题、课后题、基础训练题、所选
材料上的题、讲义上的题及其它资料上的题
2、题目研究:
(1)指本次备课内容的基础题、易错题、常考题、典型
题、新颖题及较难的题的解法、讲法、处理、研究分析
(2)题目的分类讲解,多题一解;题目的拓展,一题多
解,一题多变;题目的规律、思路、方法、联系、区别。
例一、法拉第最初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如图所示,软铁环上绕 有 M、N 两个线圈,当 M 线圈电路中的开关 断开的瞬间,线圈 N 中 的感应电流沿什么方向?
例二:通电直导线与矩形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当线圈远离导线时, 判断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四、教法、指教材内容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导学预习;学生合
作学习,互助探究,教师点拨讲解;当堂训练、当堂测
试等方面的处理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边讲边练
3、教师点拨讲解的内容及时间分配
4、学生当堂训练的内容及时间分配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规律不仅可以解释已有的现 象,而且可以预言事物要产生得到结果。 本节课是以探究实验得出楞次定律,所以本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 法教学的出楞次定律。 探索性试验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所以在 用理论分析问题后用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