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

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

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对精确度的理解及对四舍五入后小数末尾“0”的处理。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件出示:小明妈妈昨天去菜市场买水果,鸭梨1.25元1斤,挑了几个鸭梨,称得的重量是3.7斤,商贩用计算器算得的结果是4.625,妈妈应付给商贩多少元?生:4.63元师:为什么要付4.63元?看来在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时,需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值。

(二)教学求近似值的方法1.学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1)刚才你们是怎样求出4.625的近似值的?谁再来讲一讲你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4.625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的5,比4大,就向百分位进1。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2)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般都要用“四舍五入法”(3)巩固: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2.582 12.807 0.849(4)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百分位进1;千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百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1)但是最后小商贩说零分钱不要了,妈妈又该付他多少元呢?学生回答:将4.625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的2,比4小就舍去。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2)巩固。

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2.582 12.807 0.849(3)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十分位进1;百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十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3.迁移类推,总结方法。

(1)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将一个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方法,现在你能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吗?出示:将下面的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保留三位小数。

6.0778 31.5784保留整数:6.0778≈6 31.5783≈32保留三位小数:6.0778≈6.078 31.5783≈32.578(2)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保留三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个位进1;十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个位后面的数舍去。

保留三位小数的方法:看万分位上的数,万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千分位进1;万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千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3)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小数的近似值,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两个人一组先互相说一说。

(4)汇报交流,得出方法。

要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要保留的位数的下一位上的数,如果这个数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1,如果这个数小于或等于4,就舍去。

4.巩固拓展出示:将2.953分别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各是多少?(1)“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是什么意思?精确到个位表示保留整数;精确到十分位表示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反馈答案教师要根据学生答案的情况,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保留一位小数出现的两个答案:2.953≈3.0 2.953≈3师:哪个答案正确?小组讨论讨论。

出示讨论题:(1)近似数是3.0的两位小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近似数是3的两位小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3.0和3表示的取值范围一样吗?哪个更精确?(4)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利用课件讲解道理。

课件出示: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数的取值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数的取值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

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因此近似数3.0末尾的0不能去掉。

(5)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在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三)应用提高1.P74做一做2.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保留整数)。

答案:8844.43米≈8844米3.马拉松长跑比赛的赛程是42.195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42.195千米≈42.20千米4.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总面积是1.7868亿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7868亿平方千米≈1.8亿平方千米5.近似数8.0是把准确数8.□□按四舍五入法取得的,问8.□□的小数部分可以是哪些数字?答案: 01 02 03 04(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材P77―P80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

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8(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2)比较1500和1506两数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近似数的使用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3、练习:P794、5、6三、课堂作业P808、9四、课后任务P807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篇三」教学内容:省编义务教材第九册p54例1和例5教材简析: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估算乘法算式的积和除法算式的商、“求积的近似值”和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本节课既是对近似数知识学习的一个终结性对比,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在实际意义上的感受。

本堂课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让学生真切地理解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是必要的,并感受到近似数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体会到用“四舍五入”法并不是取近似值的唯一方法,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些更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取近似值的例子。

教学目标:1.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初步理解近似值比精确值在某种范围内更有应用性。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渗透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的例子,使学生能根据实际不同的情况,自己初步学会选择确定取近似值的方法和取近似值所需要的精确度。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认真计算、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取商的近似值时,为什么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的道理;自己选择确定取近似值的精确度;知道一个近似值所表示的不是一个数,而是一类数所共同具有这个近似值的一个范围(或者说是区间)。

教学关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来理解和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把握取精确度的生活意义。

教学设想: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准确数(或者说是精确数),但更多的是近似数;由于统计、计算和交流的方便,生活中自然地产生了通过直接计数或者经过四则运算得到的近似数,让学生感受学习近似数和求商的近似数是一种正常的学习数学现象,感受数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上来展开整个新知的探索过程,在不断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成功地来占有新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探索,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又服务于生活实际,体验学习探索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愉快。

4.本节课以生活实际所存在的近似数的现象引入,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设疑引出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知识迁移、小组讨论、学生交流与教师的精心点拨、指导和启发,来理解和掌握学习新知,并使学生从自己的基础上和接受方式上来同化新知。

一.感受准确数和近似数1.说出发生在我们身边和生活中所熟悉的数:⑴.在这次数学年会上,共有5位老师上课,听课的教师大约有250人。

⑵.莫干山主峰高度是720米,世界第一高峰珠玛朗穆峰高度是8848米。

⑶.我国领土的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258个德清县的面积。

⑷.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获悉:我国现在约有13亿人口。

⑸.逸夫小学多功能教室的占地面积是252平方米。

⑹.数学书有131页,字数80000个,定价5·30元,于20xx年4月第7次印刷。

评析:通过学生感受这么多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可遇的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数,体会到近似数比准确数在生活中更具有应用性,这些数可以从学生对生活的积累、计算、估算和查找得来,有机渗透学习方法。

2.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学生相互可以商量,并思考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3.交流学生的各种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学生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4.引出结果:这些数,我们一般可以分为准确数和近似数。

⑴.与实际完全符合的确定了的数,称为准确数。

例如:5位,131页,⒌30元等。

⑵.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例如:250人,720米,252平方米等。

5.展示这些近似数是如何得到的:⑴.说说你对近似数还了解多少?⑵.近似数是怎样得来的?①数:例如250人,131页,13亿人等。

那么这里面的13亿是怎样从12。

9533亿人得来的呢?这个数保留几位小数?保留整数只要看到什么位?如果将这个数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为什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2.9533亿≈13亿12.9533亿≈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