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小学教育14 周四第3,4节(9-16周)胡平伟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资产阶级教育家。

他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他的自然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小儿童观的革命, 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把他奉为自己的先祖。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观点、主张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和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改革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根据卢梭的解释,自然教育就是以发展儿童的天性为目的,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

这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自然的教育”就是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就是自然规律对我们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器官发展自己的能力,即学校教育;“事物的教育”即环境的教育,就是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

卢梭曾说,“自然教育”就是这种教育。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 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物。

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 ,是事物的教育”。

这就是卢梭对自然教育所下的界说。

卢梭认为,“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 ,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某些方面才能由我们决定。

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不过,我们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

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通通都管得到呢?”要使这三种教育发挥很好的作用, 就必须使他们互相一致起来, 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行进。

如果这三种教育互相冲突 ,达不到共同的目标,就不是好的教育。

怎样才能使这三种教育互相一致起来, 形成好的教育呢 ? 卢梭指出,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人所不能控制的,只能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使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围绕着它旋转, 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也就是说,只有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顺序和要求去进行,才算是好的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他的这种思想依然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 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实行自由教育。

卢梭还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 ,自由是人的首要的自然权利。

”遵循自然的教育 ,必然是自由的教育。

他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性质的强迫教育,反对强制灌输传统偏见和呆读死记宗教信条,反对严酷的纪律和体罚。

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给儿童充分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让他们能以自己所持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去想、去感受一切事物。

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于培养自由自主的人, 打破压抑儿童个性的封建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同时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也具有重大的启示。

因此,在大力弘扬儿童个性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借鉴卢梭自然教育的思想,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实行自由教育。

(二) 教育要以开发学生的天性禀赋为目的。

培养“自然人”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或许有其理论和时代局限性,但其中所蕴含的尊重孩子天性,开发孩子潜能的思想,无论在卢梭
所生活的年代还是当今社会都具有无可置疑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借鉴意义。

当前社会中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呼声虽然很高,可实际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即一切以追求高分为目的。

教师的作用主要还是传授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养成品格、获取幸福。

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天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杀,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

因此,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要深刻汲取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关于尊重儿童天性的观点。

(三) 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征。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特别强调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

卢梭反对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不顾儿童的接受能力实施强迫性的超前教育。

他主张按照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接受能力和自然进程进行教育。

针对不同年龄的人,教育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卢梭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