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层 21009巷掘进作业规程

14#层 21009巷掘进作业规程

会审综合意见会审时间:2012年 5 月 5 日会审地点:矿二楼会议室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盖章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安全副总:通风副总:开拓副总:通风区:技术科:安监站:地测科:电气队:调度室:机电科:煤质科:工资科:计划科:材料科: 考核办:队长:编制:会审综合意见:1、掘进巷道本层的探放水工作由机掘四队负责,11#、12#层采空区探放水工作由地质队负责。

2、巷道在11#、12#双层煤柱下掘进采用锚索与U型棚联合支护,在单层煤柱下掘进采用全锚索支护,采空区下掘进采用锚索与钢带联合支护。

3、巷道施工过程中出现断层等地质构造时及时编写施工补充措施。

4、巷道掘进采用见顶割底的施工方法,巷道高度不低于2.6m。

掘进技术论证时间:2012年4月10日地点:队办公室主持:张喜军参加人:董茂旺、周续敏、赵永生、常权、李二小、吴利军、李刚常建军、郭福善、徐斌、张建文、刘建军论证意见:1、本工作面对应上部11#层、12#层为81007、81007-1工作面采空区,可能存在积水。

巷道施工必须采取先探后掘、长探短掘的施工方法,巷道低洼处要施工水泵窝并按装45KW和5.5KW水泵和配套的4寸排水管,保证及时排出巷道内的积水。

2、该巷道位于14#层410盘区,煤层最大厚度为2.1m,所以巷道沿14-3#煤层顶板割底掘进,保证巷道高度达到2.6m。

3、根据地质科提供的地质资料和所掘14#层51009巷顶板岩性来看,21009巷顶板岩性较稳定,但部分巷道处在应力集中区,该范围内的巷道支护采用锚索与U型联合支护。

其余巷道支护形式可以采用钢带、锚索联合支护,加护帮锚栓联合支护。

4、施工方式:破装运均由EBZ-220型机组完成,巷内运输由配套的拖移桥式转载机及SSJ800/40型胶带输送机。

5、作业规程编制要符合客观条件和上级文件规定,做到科学合理。

根据以上所述编制《14#层410盘区21009巷及切眼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巷道名称为14#层410盘区21009巷及切眼。

井下位于1013水平14#层410盘区,西部、南西部为已掘完的51009巷,南东部为81112工作面及81110工作面采空区,东部、北部未开拓。

对应地面为牛皮岭沟、南羊坡。

二、巷道用途21009巷为14#层81009回采工作面进风皮带巷。

三、巷道性质该巷煤层为单一煤层,较稳定,最大煤厚为2.10m。

最小煤厚为1.20m,平均煤厚为1.59m。

煤层倾角1°~2°,因煤层厚度达不到巷道高度要求,需沿14-3#顶板割底掘进。

四、设计施工长度、服务年限21009巷设计长度为 950 m,切眼设计长度为110m。

巷道类别属于半煤岩巷,服务年限:2年。

预计开工时间为2012年5月15日,竣工时间为2012年10月31日。

五、附图一:巷道布置平面图第二节依据一、经过审批的设计该巷道施工的依据是技术科设计的《14#层410盘区巷道布置平面图》,批准日期为2011年5月11日及《14#层410盘区81009工作面设计平面图》,批准日期为2012年3月25日。

二、地质说明书本面所掘巷道地质资料的依据是《14#层410盘区21009巷及切眼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3月28日。

三、矿压观测资料1、根据相临14#层410盘区51009巷掘进过程中矿压监测资料分析,51009巷从巷口向里 70m范围内处在上覆11#、12#煤柱下,集中应力显现较强,顶板下沉量为50-100mm。

70m向里处在上覆11#、12#层采空区下,在掘进过程中矿压显现不明显,顶板下沉量小于10mm。

四、《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煤矿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

五、满足安全、通风、行人、运输、安全设施,设备安装要求。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盘区开采情况1、巷道对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21009巷及切眼对应地面位置为牛皮岭沟及南羊坡。

地面标高为1371.3-1417.4m。

该区域内无水体和建、构筑物。

2、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①、该巷道南西部为已掘完的51009巷,南东部为已采完的81112工作面及81110工作面,东部、北部未开拓。

均与该巷道处在同一水平,对巷道掘进影响不大。

该巷道井下标高为1040-1054 m。

②、21009巷从巷口向里36m范围内处在11#与12#层盘区煤柱下;从96 m—130 m 范围内处在81007与81007-1工作面面间煤柱下;切眼处在11#与12#层实煤体下。

14#层-12#层层间距为5.10 m—8.30m。

14#层-11#层层间距为32m左右。

上覆煤柱对掘进巷道影响较大。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一)水平、采区名称1013水平14#层410盘区巷道名称21009巷及切眼地面标高1371.3-1417.4m 井下标高1040-1054m/1047m 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对应地面位置为牛皮岭沟及南羊坡,无建筑物等设施。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21009巷部分巷道对应11#、12#盘区煤柱和面间煤柱,对巷道掘进影响较大,在煤柱下掘进时需加强巷道支护。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西部、南西部为已掘完的51009巷,南东部为81112工作面及81110工作面采空区,东部、北部为正在掘进的51007巷,对该巷道有一定影响。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1、该工作面最大煤厚为2.10m。

最小煤厚为1.20m,平均煤厚为1.59m,煤层倾角1°~2°。

老顶为粉砂岩含煤线,厚度大于7m。

岩性成分为灰色粉砂岩,有水平层理。

直接顶为粉砂岩,厚度1.6-5.8m,成分为灰色粉砂岩,有水平波状层理。

伪顶为细砂岩,厚度0.1-0.3m。

成分为灰白色细砂岩。

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为5.9m,成分为灰色粉砂岩,含有少量云母碎片,具鲕状,胶结较致密。

2、煤层特征煤层特征表(表二)项目指标备注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 1.2~2.1/1.59m 21009巷及切眼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1°~2°/1.5°煤层硬度ƒ 3煤层层理(发育程度)不发育煤层节理(发育程度)不发育地压常压自然发火期3~6个月瓦斯涌出量绝对涌出量0.123/min 相对涌出量0.183/T煤层爆炸指数/% 31.17%~35.76% 3、围岩特征顶、底板岩性特征表(表三)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岩性特征老顶粉砂岩煤﹥7m 灰色粉砂岩,水平层理。

直接顶粉砂岩 1.60-5.80m 灰色粉砂岩,水平波状层理。

伪顶细砂岩0.10-0.30m 灰白色细砂岩。

直接底粉砂岩 5.90m 灰色粉砂岩,含有少量云母碎片,具鲕状,胶结较致密。

4、附图二: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该工作面无特殊地质构造。

在掘进过程中注意顶板的变化情况,及时加强巷道支护。

地质平面图、剖面图见地质说明书。

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该巷道对应上部为11#层、12 #层81007、81007-1工作面采空区,11#层、12#层采空区可能存有积水。

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由地质科提前进行打探放水钻孔。

工作面最大涌水量0.11m3/min,正常涌水量0.07m3/min,在掘进过程中在巷道低洼处按水泵排水。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巷道布置及要求21009巷及切眼布置于14#层410盘区煤层内,水平标高为1040-1054 m。

巷道断面设计为矩形,宽³高=4.0m³2.6m。

挂隔爆水槽处比设计高230mm,长度为30m。

二、巷道规格尺寸及设计长度巷道设计断面规格尺寸及长度(表四)巷道名称断面尺寸(mm)荒断面(m2)净断面(m2)设计长度(m)21009巷4000³2600 11.2 8.51 950切眼4000³2600 11.2 8.51 110三、各类硐室规格及支护1、绞车硐室:从巷口开始,每掘300m左右在巷道两侧各施工一个绞车房。

规格为长³宽³高=2m³1.5m³2.6m,支护为在巷顶打2排锚杆铁托板支护,排、间距为1.0m,护帮支护与巷道相同。

(2)切眼绞车硐室:切眼绞车硐室规格为长³宽³高=4m³3m³2.6m。

支护为锚索钢带。

2、水泵窝:在巷道的低洼处掘水泵窝,规格为长³宽³高=2m³1.8m³2.6m,并在其基础上再向下起底1.0m深。

布置在煤柱一侧。

支护为在巷顶打2套锚杆铁托板,排、间距为1.0m,护帮支护与巷道相同。

3、起吊硐室:切眼与51009巷贯通后,在51009巷中心线与切眼巷中心线相交点为中心位置,在顶板上施工起吊硐室,其规格为圆台柱,下底直径为3 m,上底直径为1.8 m,高为1.8 m。

吊盘硐室施工前先进行加强支护,在硐室下底周边往外0.2 m的顶板上补打四根3.4 m长锚索钢梁。

硐室挑好后应及时在硐室周围进行支护,在起吊硐室内壁打两排锚栓,间距、排距均为1.0m。

在其顶部安装两个吊盘,吊盘中至中相距0.8 m,每个吊盘用8根Φ22mm³2000mm的螺纹钢锚杆悬吊。

4、机组壁龛:在切眼与51009巷相交处的工作面一侧施工一个长18m、宽1.8m的壁龛。

壁龛内从外向里每2.6m施工一组起吊锚索梁,垂直巷道布置。

壁龛支护采用锚杆托板与锚索联合支护,锚杆排间距均为1.0m,锚索采用钢绞线长4.7m,锚索梁长3.4m。

锚索排间距为2.6m。

6、起吊锚杆与起吊锚索:切眼范围内,从巷口向里每1.5m施工一根起吊锚杆,布置在距工作面煤壁1.2m位置。

起吊锚杆采用长为1.8m、Ф18mm的螺纹钢。

起吊锚索在21009巷布置5根,切眼内布置7根布置。

起吊锚索采用钢绞线长4.7m,锚索梁长3.4m 的钢梁。

7、钻窝硐室:在钻机探巷地点施工钻窝硐室,施工在巷道左侧。

规格为宽³深³高=2.5m³1.5m³2.6m,顶板支护为锚杆托板,排距间距均为1.0m,护帮支护与巷道护帮支护相同。

8、附图三:巷道剖面图附图四:巷道开口大样图第二节矿压观测一、观察对象:14#层410盘区21009巷及切眼顶、底板及两帮。

二、矿压观测内容:1、掘进过程中,锚杆的锚固力及锚索的预紧力。

2、巷道顶板下沉量,底板鼓起的相对位移量。

3、巷道两帮的移近量。

三、检(观)测方法:(一)、锚杆、锚索的检测1、每班支护的锚杆,要用力矩扳手逐根进行检测,扭矩扳手指针读数不得小于120N²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