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功率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1题为多项选择题)1.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甲对乙的滑动摩擦力对乙做了负功,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 )图1A.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B.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但不可能不做功C.可能做正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负功D.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2.同一恒力按同样的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时,恒力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二者的关系是( )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3.(2017·安徽期中测试)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m 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
那么,A、B 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 A∶F 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 A∶W B分别为( )图2A.2∶1,4∶1 B.4∶1,2∶1C.1∶4,1∶2 D.1∶2,1∶44.(2016·济南模拟)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5.(2016·福建厦门质检)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等于车重的0.1,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m 。
则当汽车速度为12v m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0.1gB .0.2gC .0.3gD .0.4g6.如图3所示,半径为R 的1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 、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外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立即撤去外力,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此过程外力做功为π2FRB .此过程外力做功为22FR C .小球离开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Fv D .小球离开轨道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22Fv 7.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运动过程中物体与斜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不做功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做负功8.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图5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5A.第1 s末的瞬时功率为6 WB.第1 s内的平均功率为4 WC.前2 s内的平均功率为4 WD.第1 s末与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49.(2017·湖北联考)在离水平地面h高处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落地时小球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速率为v,那么,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 )A.重力做功为mghB.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f·h2+x2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D.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少10.(2016·宿迁三模)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 kW的功率行驶,t1时刻驶入另一段阻力恒定的平直公路,其v-t图象如图6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2×103k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A.t1前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2×103 NB.t1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2×103 NC.t1时刻汽车加速度大小突然变为1 m/s2D.t1~t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5 m/s11.如图7甲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物块的质量为1 kg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C.0~3 s时间内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32 WD.0~3 s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5.12 J二、非选择题12.下表是一辆电动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其中的额定车速是指电动车满载的情况下,在平直道路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充电时间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g取10 m/s2)。
(1)在行驶的过程中,电动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包括载重)的k倍,假定k是定值,试推算k的大小;(2)若电动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求速度为3 m/s时的加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1.解析 若甲固定不动,乙在甲表面滑动,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不做功;若乙向右运动的同时甲向左运动,则甲、乙间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均做负功;若水平地面光滑,静止的甲在乙的滑动摩擦力带动下做加速运动,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做正功,所以只有选项A 正确。
答案 A2.解析 由功的定义W =Fl cos α可知,W 1=W 2,由于沿粗糙地面运动时加速度较小,通过相同位移所用时间较长,所以根据P =W t可知,P 1<P 2,故B 正确。
答案 B3.解析 由v -t 图象可知:a A ∶a B =2∶1,又由F =ma ,m A ∶m B =2∶1,可得F A ∶F B =4∶1;又由题图中面积关系可知A 、B 位移之比x A ∶x B =1∶2,由做功公式W =Fx ,可得W A ∶W B =2∶1,故选B 。
答案 B4.解析 汽车启动时由P =Fv 和F -F f =ma 可知,匀加速启动过程中,牵引力F 、加速度a 恒定不变,速度和功率均匀增大,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后保持不变,牵引力逐渐减小到与阻力相等,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速度逐渐增大到最大速度,故A 、C 、D 正确,B 错误。
答案 B5.解析 设汽车功率恒为P ,达到最大速度v m 时,牵引力F =F f =0.1mg ,P =Fv m ,当汽车速度为v =12v m 时,F ′=Pv =0.2mg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f =ma ,解得a =0.1g ,A 项正确。
答案 A6.解析 由于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所以力F 做的功为W =F ·18·2πR =π4FR ,选项A 、B 错误;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率为v ,方向和外力F 的方向相同,所以拉力的功率为Fv ,选项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7.解析 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始终垂直于斜面向上,由于位移方向水平向左,则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因此支持力一定做正功,选项A 正确;摩擦力做功有三种情况:当加速度a =g tan α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摩擦力不做功;当加速度a >g tanα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摩擦力做正功;当加速度a <g tan α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做负功,故选项B 错误,C 、D 正确。
答案 ACD8.解析 第1 s 末质点的速度v 1=F 1m t 1=31×1 m/s=3 m/s 。
第2 s 末质点的速度v 2=v 1+F 2m t 2=(3+11×1) m/s=4 m/s 。
第1 s 末的瞬时功率P 1=F 1·v 1=9 W第2 s 末的瞬时功率P 2=F 2·v 2=4 W ,故A 错,D 对; 第1 s 内的平均功率P -1=F 1v -1=4.5 W ,故B 错; 前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P =12mv 22t =0.5×1×422 W=4 W ,故C 对。
答案 CD9.解析 重力做功为W G =mgh ,A 正确;空气阻力做功与经过的路程有关,而小球经过的路程大于h 2+x 2,故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大于f ·h 2+x 2,B 错误;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重力与沿重力方向的分速度的乘积,故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小于mgv ,C 错误;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D 正确。
答案 AD10.解析 t 1前汽车匀速,有P =F 1v 1=f 1v 1,得f 1=P v 1=20×10310 N =2×103N ,A 项正确;进入另一段公路后最终以v 2=5 m/s 匀速,得出f 2=P v 2=20×1035N =4×103N ,B 项错误;t 1时刻牵引力为2×103N ,阻力瞬间变为4×103N ,加速度为a =-2×1032×103 m/s 2=-1m/s 2,C 项正确;根据面积得出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7.5 m/s ,D 项错误。
答案 AC11.解析 由速度图象知在1~3 s 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0.8 N +mg sin θ-μmg cos θ=ma ,a =0.8-03-1 m/s 2=0.4 m/s 2。
在3~4 s 时间内,物块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μmg cos θ-mg sin θ=0.4 N ,解得m =1 kg ,μ=0.8,选项A 正确,B 错误;0~1 s 时间内,物块静止,力F 不做功,1~3 s 时间内,力F =0.8 N ,物块的位移x =12×0.4×22m =0.8 m ,0~3 s 内力F 做功的平均功率为Fx t 3=0.8×0.83W =0.213 W ,选项C错误;0~3 s 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 cos θ·x =5.12 J ,选项D 正确。
答案 AD12.解析 (1)由表可得到P 出=180 W ,车速v =18 km/h =5 m/s ,由P 出=Fv ,匀速直线运动时有F =f ,其中f =k (M +m )g ,解得k =0.03。
(2)当车速v ′=3 m/s 时,牵引力F ′=P 出v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k (M +m )g =(m +M )a ,解得a =0.2 m/s 2。
答案 (1)0.03 (2)0.2 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