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姓名:XXX 专业:财务管理学号20121205011042
摘要:我国目前的利率管理制度正面临众多压力,因此,利率市场化的任务非常紧迫。

但是,在目前情况下,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

关键字:利率市场管理制度利率市场化风险
引言:利率是连接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的主要中介变量之一,是调节经济活动
的重要经济杠杆。

但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成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比重的日益增加,传统利率管制的空间正被逐步压缩,市场化力量正不断扩张。

利率市场化切合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需求,但鉴于国际上利率改革的经验教训,利率市场化的实行必然慎之又慎。

正文:
(一)我国利率管理体制
1.国家集中管理:利率基本由国家货币当局进行管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采取这种管理制度。

2.市场管理和国家管理相结合:即某些重要的利率由国家来确定,其他利率放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类似于此。

3.试错法:即先斟酌调整利率来试探政策效果,随后进行相应地微调,我国目前采取这种制度。

(二)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思路
1.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通过将利率提高到市场均衡状态附近来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
二是完善利率浮动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利率浮动权;
三是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

2.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包括以下步骤:
(1)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统一,促进市场化的利率信号的形成。

(2)根据市场利率及时地调整贷款利率,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3)推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5)在利率市场化的币种选择上,应当优先放开对外币利率的管制。

(6)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既要大幅度地简化利率种类,又要建立合理的利率体系。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将要面临的风险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任务非常紧迫,但贸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出现以下风险:利率市场化造成的利率上涨将加大国有企业亏损;不良资产比例高和利率风险将引发银行危机;货币政策将无法有效调控经济运行。

1.利率上涨有可能加大国有企业亏损
信贷市场的严重扭曲使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迅速上涨,而利率上涨将大幅增加国有企业财务费用或投资成本,从而使国有企业利润进一步减少,甚至陷入亏损。

2.不良资产比例高和利率风险容易引发银行危机
不良资产比例高、银行监管制度不够健全以及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使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或利率市场化以后必须面对较大的利率风险,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出现危机。

3.货币政策有可能无法有效调控经济运行
由于我国银行业和国有企业对利率变动敏感性不高,货币市场不能充分反映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供求状况,因此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有可能无法有效调控经济运行。

(1)国有企业和银行业对利率变动不敏感,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力
(2)对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较高利率降低了商业银行对资金头寸的敏感性(3)银行业呈垄断格局,难以形成均衡市场利率
(4)货币市场还不能形成基准利率
结论:
(1)利率市场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3)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来完善;
(4)要与金融监管体制相适应。

必须有金融监管体制来保证利率改革,否则无法控制利率改革带来的资本流动,可能造成高利率。

参考文献及注释:
[1] 戴国强.货币银行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7.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
[3] 周国浩然.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对策.金融观察,2008,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