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岩浆岩 第2节 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
第三章 岩浆岩 第2节 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
一、岩浆岩的结构
(4)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b、反应边结构 早生成的矿物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 成的矿物外圈,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 部包围早结晶的矿物,这种结构称反应边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4)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c、反应边结构 早生成的矿物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 成的矿物外圈,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 部包围早结晶的矿物,这种结构称反应边结构。
第三章、岩浆岩
第二节、岩浆岩的概念和物质组成
一、岩浆及岩浆岩相关概念
岩浆: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
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熔体)。
成分:硅酸盐和挥发份等。 温度:700~1200℃范围内,其中基性火山熔岩 温度高,在1025~1225℃之间,酸性熔岩温度 低,如流纹岩仅有735~890℃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根据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分类及起作用分类:
主要矿物
在岩石中含量众多(>%15),在分类命名上起主要作 用。如石英、钾长石是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是正 长岩,没有钾长石是石英岩或脉石英。
在岩石中含量次于主要矿物(<%15),对于划分岩石 大类不起主要作用,但对确定岩石种属起一定作用的那 些矿物。
色率: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体积百分数),也就是 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在岩石中的比例,它是岩浆岩鉴定和分类 的重要标志之一。 色率随岩石酸度的变化情况大致为:超基性岩色率>90,基性 岩色率=40-90、中性岩色率=15-40,酸性岩色率<15。
浅色岩:习惯上把花岗岩、正长岩等浅色矿物占优势的岩石称为浅 色岩,其色率在0~30之间。 暗色岩:色率在60~100,以暗色矿物占优势的岩石称为暗色岩,如 橄榄岩、辉长岩等。
(SiO2 53-66%) (SiO2>66%)
中性岩
酸性岩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各氧化物和SiO2协变关 系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含量 < 1‰的元素。如:Rb、
Cs、Ta、Zr等。 稀土元素(REE):La、Ce、Pr、Nd、Sm等。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常见的不过20几种,这些构成岩石的矿物 通称为造岩矿物。 分类命名中起作用的是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似长石(白榴石、 霞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等。这些矿物据 化学成分可分为两类:
三、岩浆岩的构造
b.带状构造 不同成分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或者是成分相同但结构、颜色 及造岩矿物成分或数量不同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呈带状、条带 状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
绿帘石和钾长石条带
残余矿物:尚未遭受变化的残余部分叫残余矿物。 在岩浆完全结晶后,由于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主要是温度和压力的降 低),使原生岩浆矿物发生转变而新形成的矿物叫成岩矿物。如透长石→正 长石,α石英—β石英。
成岩矿物
岩浆期后矿物 在岩浆已基本上凝固成固体的岩石后,由于受残余挥发分和岩浆期后溶液 作用而生成岩浆期后矿物。它们往往交代原生矿物或充填在矿物的孔隙及 晶洞中。
硅铝矿物
镁铁矿物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硅铝矿物
SiO2和Al2O3含量较高,不含铁镁。如石英、长石类及似长石 类,这些矿物颜色均较浅,所以又叫浅色矿物。
镁铁矿物
矿物中FeO、MgO的含量较高,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 及黑云母类。这些矿物的颜色一般较深 ,又称为暗色矿物。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一、岩浆岩的结构
(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火山玻璃中的羽状雏晶和球粒
玻基玄武岩中的橄榄石骸晶
火山玻璃脱玻化
岩浆快速冷却
一、岩浆岩的结构
(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霏细结构:脱玻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极细的、它形的长英 质矿物颗粒的隐晶质集合体,但颗粒间界线模糊,形状不规则。
半晶质结构
球粒结构:脱玻化可形成球粒,它由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生长的长英 质纤维构成的球状生成物,也可呈扇状、束状等。
第一篇、岩浆岩
第三节、岩浆岩的结构和构 造
第三章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和构造,是区别和鉴定岩浆岩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岩浆岩分类和形成条件判 别的重要依据!
岩浆岩的结构(Texture):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 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包括玻璃)相互关系。
岩浆岩的构造(Structure):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 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
三、岩浆岩的构造
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岩石其它组成部分 (如玻璃质)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 里不包括岩体的节理构造,也不包括与变质作用及风化作用有 关的次生构造。 a.块状构造(均一构造) 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岩石各部分在成 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的。
次要矿物
副矿物
含量很少,常小于1%,个别情况可达5%,在一般的分 类命名中均不起作用。如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磷灰 石等。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根据矿物的成因类型分类:
原生岩浆矿物 反应矿物:矿物从岩浆中析出后,因温度、压力、成分等发生变化,使 这些矿物受到部分熔蚀、反应或分解。
正常矿物:是直接从岩浆中结晶出来而且在岩石形成过程中稳定的矿物。
a、等粒结构: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
b、不等粒结构: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2.1)岩石中矿物的相对颗粒大小
斑状及似斑状结构: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 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 颗粒,这点可与不等粒结构相区别。斑状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 是:如果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则称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 显晶质,则称似斑状结构。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SiO2是最重要的一种氧化物。据SiO2含量可把岩浆岩分为 四类:即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 45-53%),中 性岩(SiO2 53-66%),酸性岩(SiO2>66%)。通常所指的岩石 酸性程度及基性程度,就是指岩浆岩中SiO2含量,习惯上 对SiO2含量高者,称之为酸性程度高或酸度大,也叫基性 程度低,反之,对SiO2含量低者,谓之酸度小,亦可称基 性程度高。
二、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
确定矿物结晶顺序的原则 1、矿物颗粒的相对自形程度 自形程度高的一般析出较早,自形程度低的析出较晚。但矿物 本身的结晶能力必须充分注意。 2、矿物间的相互包裹关系 通常认为被包裹的矿物一般早于包裹它的矿物。但需谨慎,如 分解条纹长石、文象结构中的石英。 3、矿物晶体大小 在常见的斑状结构中,大晶体一般先结晶,而小晶体常常后结 晶。但对某些交代斑晶则相反。
一、岩浆岩的结构
(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具球粒结构的石英
火山玻璃脱玻化霏细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2)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
a、显晶质结构 肉眼观察时基本上能分辨矿物颗粒者;显晶质结构按矿物颗粒 绝对大小又分为: 1、粗粒结构:矿物直径>5mm 2、中粒结构:晶粒直径在2~5mm之间 3、细粒结构:2~0.2mm 4、微粒结构:<0.2mm
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2.1)岩石中矿物的相对颗粒大小
似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一、岩浆岩的结构
(3)岩石中矿物的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a、自形晶结构 岩石主要由自形晶组成。
b、它形晶结构 岩石主要由它形晶组成。 c、半自形晶结构 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组成。
自形石榴石
一、岩浆岩的结构
(3)岩石中矿物的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岩浆特点
粘度:粘度的单位是Pa.S—帕斯卡.秒,粘度是 液体或半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越难流动的物质 粘度越大。与氧化物,温度,压力和挥发份相关。
一、岩浆及岩浆岩相关概念
岩浆作用 岩浆 岩浆岩(火成岩)
侵入作用 喷出作用
熔岩 侵入岩 次火山岩 喷出岩(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O、Si、Al、Fe、Mg、Ca、Na、K、Ti等元素,这些元素 称为造岩元素,其总和约占岩浆岩总质量的99.25%,其次 为P、H、Mn、B等元素,氧的含量最高,占岩浆岩质量 46.59%,占体积94.2%。
在研究岩浆岩的化学成分时常常用氧化物质量百分比来表示。如:P10表格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样品号 岩性 SiO2 TiO2 Al2O3 TFe2O3 MnO MgO CaO Na2O K2O P 2O5 LOI TOTAL 45.76 0.52 11.36 16.53 0.95 6.76 16.25 1.42 0.32 0.13 3.73 99.68 H-85 H-86 玄武岩 48.40 0.47 7.41 20.09 0.78 12.10 9.47 0.76 0.21 0.31 3.85 99.57 49.28 0.90 16.48 6.62 0.55 6.65 15.63 1.60 2.09 0.19 3.20 99.68 59.37 0.70 13.35 9.26 0.25 4.19 12.13 0.09 0.26 0.40 2.64 99.58 H-2 H-84 H-79 安山岩 58.46 1.38 19.85 6.06 0.18 2.92 5.62 3.13 2.13 0.28 1.43 99.59 57.46 1.41 20.42 6.32 0.17 2.89 5.58 3.53 2.01 0.22 1.09 99.72 70.87 0.40 14.99 3.34 0.14 1.09 1.25 6.62 1.19 0.10 1.31 100.13 H-81 H-82 H-83 流纹岩 69.21 0.43 15.18 3.74 0.12 1.47 1.13 5.43 3.18 0.11 1.07 99.87 69.22 0.43 15.18 3.77 0.12 1.45 1.14 5.40 3.17 0.11 0.59 99.67 H-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