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仍然是:NP方案(长春瑞宾+顺铂或卡铂)、GP方案(双氟胞苷+顺铂或卡铂)、TP方案(紫杉醇+顺铂或卡铂,多西紫杉醇+顺铂或卡铂).
于这些方案中都含有铂类,铂类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肾脏毒性;卡铂的胃肠道毒性比顺铂轻,应用时不需要水化,但是骨髓抑制重于顺铂。
长春瑞宾的主要毒性是神经毒性、脉管炎;双氟胞苷的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的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脱发、过敏反应。
当与铂类组成方案时,两种药物都存在的毒性可能相加。
这三种化疗方案的有效率在30-40%左右,其中含有紫杉类的略高一些,NP和GP相差不多,他们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晚期患者都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50%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的时间)9-14个月,超过此时间的患者可能是正好9-14个月,可能1.5年、2年、3年、5年......不等。
三个方案之间没有交叉耐药,也就是说先用那一种都可以,这种耐药了可以选用另一种。
三种方案的价格NP最低,其次是GP,最高是TP。
患者具体应用那个化疗方案,应该与肿瘤科医生协商,切不可自行应用或听从非肿瘤科医生的建议,因为化疗除外毒性反应,其方案中每种药物应用时间顺序对毒性反应和疗效是用影响的。
何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二线化疗。
石远凯:非小细胞肺癌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手术切除的,一类是不能手术切除的。
手术切除的病人要根据病期决定是否进行术后化疗,清除不能手术的微
小病变或者残留的病变。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主要是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一般现在首选是化疗。
常常讲的几线是学术上的用语,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最先用的化疗方案就叫做一线。
这个化疗方案用完之后病人有效,但是一段时间后疾病又复发进展了,
再用的化疗方案就是二线化疗方案。
第二个化疗方案肯定和第一个化疗方案不一
样,基本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二线方案如果没效,可以再选择第三个方案,这第
三个方案就是三线化疗方案。
现在一线的化疗方案可以选择的药物还是很多的,主要是含有铂类药物的两药化疗方案。
铂类主要是指顺铂或卡铂中的一种,另外可选择的药物就是90年代
中期以后新的应用到临床的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比如紫杉类的药物紫杉醇,吉
西他滨和长春瑞滨,选这三类药物中的一种和一个铂类药物联合,组成一线化疗
方案。
这几种联合方案在病人肿瘤缓解的情况、控制情况,疾病被控制的时间、
生存情况等基本都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三类药物的毒副反应不一样,有的
药物骨髓移植比较厉害,有的药物神经毒性相对厉害一点,还有顺铂消化道反应
比较厉害一点。
不同的病人根据身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组合进行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有两个化疗药,一个是多西他赛,还有一个是培
美曲赛,这两类药都是单选一个,客观的疗效差不多,毒副反应不太一样,培美曲赛比多西他赛的副反应要小一些。
另外二线治疗也可以选择分子靶向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化疗
泰国Maharach Nakorn清迈医院 Sumitra Thongprasert 目前,已广泛采用联合化疗作为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方案。
但在一线治疗中,仅1/3的患者对化疗敏感。
即使对化疗敏感,大部分患者也将陆续出现疾病复发。
因此,对于初治失败的NSCLC,二线治
目前,已广泛采用联合化疗作为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方案。
但在一线治疗中,仅1/3的患者对化疗敏感。
即使对化疗敏感,大部分患者也将陆续出现疾病复发。
因此,对于初治失败的NSCLC,二线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哪些患者适宜二线治疗?
美国FDA推荐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作为二线治疗的标准用药。
两项Ⅲ期试验结果提示,多西他赛单药疗效优于最佳支持治疗,也优于单药长春瑞滨或异环磷酰胺;
培美曲塞的Ⅲ期试验提示,其疗效与多西他赛相当,但毒性反应更低。
这两种药物不仅能延长生存期,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提示,多西他赛每周方案与3周方案的疾病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期相似。
近期的Ⅲ期试验提示,口服托泊替康的缓解率与多西他赛相当,但前者毒性较大。
大多数二线方案的研究都集中于PS评分0~1的非高龄患者,因此临床上也主要对这些患者进行二线治疗。
目前尚不清楚一线化疗后的无疾病进展期和疾病进展后至接受二线治疗的间期是否对二线治疗的缓解率或生存指标有影响,以及一线化
疗中紫杉类药物是否会对二线治疗的疾病缓解率产生影响。
二线化疗是选择单药化疗还是联合化疗?
目前的二线治疗研究中尚未比较单药化疗与联合化疗的疗效。
但大部分患者已在一线化疗中接受了含铂方案,因此在二线治疗中已不太适宜再接受铂类化疗,目前推荐单药化疗作为标准二线化疗方案,疗程为2~4次。
晚期NSCLC能否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二线治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两个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期研究提示,两药作为二线药物均使患者有较好的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期;Ⅲ期研究提示,厄洛替尼组患者较对照组有更长的生存期,吉非替尼组生存优势不明显,但其对不吸烟的亚裔女性疗效较好。
BR 21和ISEL研究提示,腺癌、不吸烟者、女性及亚裔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的预测因子,EGFR基因突变或过表达也是其疗效的生物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