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一 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

湖北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一 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

湖北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向B处,滑过B处时的速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到达B处B.甲通过的位移比乙通过的位移小C.甲、乙下滑的加速度大小时刻相等D.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2.如图所示,AB和CD是彼此平行的河岸,若河水以恒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向右流动,现使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出发,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S3.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s、J是基本单位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4.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5.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OQ,OP竖直放置,小球A、B固定在轻杆的两端。

现用水平力F将B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则此过程中A .杆对A 的弹力变小B .挡板OP 对A 作用力变大C .水平力F 变大D .挡板OQ 对B 支持力变大 6.一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最小( )A .电梯匀加速上升,且3g a =B .电梯匀加速下降,且3g a =C .电梯匀减速上升,且2g a =D .电梯匀减速下降,且2g 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米、牛顿、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力、速度、路程均为矢量C .只有细小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D .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8.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阿基米德D .牛顿9.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B .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C .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D .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10.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A .B .C.D.1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1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5N、7N、8NB.2N、3N、6NC.1N、5N、10ND.10N、8N、1N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力F的作用后仍静止,则()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于F,所以物体没被拉动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FsinθD.物体受的合力为零14.国际单位制中与力学有关的三个基本单位是A.kg、m、s B.g、m、N C.kg、km、N D.kg、m、N15.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C.跳高运动员到达空中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D.蹦床运动员跳离蹦床在空中上升与下降时均处于失重状态17.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步行出发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大C.0.2-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大D.0.8小时内,甲乙步行的路程相等18.运动的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越大时()A.它的速度也越大B.它的位移也越大C.它的速度变化也越快D.它的速度变化也越大19.个人混合泳是奥运会游泳项目之一,要求运动员在泳道用四种不同的姿势来回游完全程,完成比赛,如图。

如要取得好的成绩,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最关键的()A.全程的平均速度B.全程的平均速率C.终点撞线时的速度D.中间转身时的速度20.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坐在匀速行驶的高铁上,他把一枚硬币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的窗台上。

当列车减速进站时,他看到硬币的运动情况是()A.仍静止不动B.向前运动C.向后运动D.无法判定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

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B.木块A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木块B可能没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木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22.如图所示,静水中有一木球用细线拴住,对木球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其偏离竖直方向θ角且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木球静止,使拉力F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F转动过程水不受扰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始终变大B.F先变小后变大C.绳子拉力始终变小D.绳子拉力先变大后变小23.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

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 0.4 m/s的恒定速率运行,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A、B间的距离为2 m,g取10 m/s2。

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行李经过2 s到达B处C.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0.08 mD 2 s才能到达B处24.如图,半圆柱体半径为4R,固定在水平面上。

竖直挡板紧靠柱体低端,使半径为R的光滑小球停在柱体与挡板之间,球与柱体接触点为M。

现将挡板保持竖直,缓慢的向右移动距离R后保持静止,球与柱体接触点为N(未画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挡板移动过程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变小B.挡板移动过程中,柱体对小球的弹力变大C.小球在M、N两点所受挡板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D.小球在M、N两点所受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25.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ΔOPQ和的ΔOQT面积分别为s1和s2(s1>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A.若s0= s1+ s2,两车不会相遇B.若s0< s1,两车相遇2次C.若s0= 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三、实验题2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他按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在不悬挂小吊盘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使小车能牵引纸带沿长木板向左做匀速运动.然后将一定数量的砝码(其总质量为m)放入小吊盘中(小吊盘质量不计),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理想纸带,并在纸带上标出小吊盘中砝码所受的重力F.以后每次实验将小吊盘中部分砝码移到小车中,保持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一定,重复实验多次,并计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以每次实验中小吊盘中砝码所受的重力F为横坐标,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大小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a-F关系图线.图乙图线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_______.(2)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小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3)若该同学所作出a-F关系图线,直线部分斜率为k,则小车质量M=________.27.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下列有关的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电火花计时器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 B.电火花计时器接在4~6V的交流电源上C.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 D.实验过程中先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实验中,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记数点。

0到6每相邻两记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记数点的距离依次为S1=1.40cm,S2=1.90cm,S3=2.40cm, S4=2.90cm,S5=3.40cm,S6=3.90cm。

则打记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______ m/s,加速度为________2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m,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则: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下面的一些想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一些,且必须等长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与木板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4)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在多次实验时,结点O的位置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变动.2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固定放置一个斜面,把桌子搬到竖直墙的附近,把白纸和复写纸附在墙上。

第一次让桌子紧靠墙壁,从斜面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在白纸上得到痕迹A ,以后每次将桌子向后移动相同的距离x ,每次都让钢球从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重复刚才的操作,依次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B 、C 、D ,测得BC 、CD 间的距离分别为1y 和2y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