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章:岩石圈 第四章:大气圈第五章:水圈 第六章:土壤圈 第七章:地球表层的地域分异规律第八章:地图与遥感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地球科学体系及其研究任务第二节地球科学(地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第三节、地球科学的发展简史与未来展望一、问答题:1、什么是地学?其主要内涵是什么?地球科学( geoscience ) (1)地学是地球科学的简称。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并预测其未来行为的唯一科学。
是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2) 地球系统内存在不同圈层(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是一门全球性的科学。
2、地球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范畴包括哪些? (1) 探索地球本身: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壌圈等外部圈层,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等内部圈层。
(2) 探索地球外部:太阳系、银河系等。
3、地球科学的学科体系如何? 各个子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Ⅰ按圈层范围 Ⅱ按学科交叉 Ⅲ按服务目的 大气科学 大气物理学 气象学 天气动力学等 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磁与高空物理学 地震学等海洋科学 物理海洋学 生物海洋学 环境海洋学等 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 地理科学 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 地生物学 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学等 天文地球动力学 行星地理学 天文地质学等 数学地质 地质科学 地球物质成分学 动力地质学 历史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等 天文地学 数学地学 数字地球等 环境地学经济地学 工程地学 水文地学遥感地学 航空地学 城市地学 农业地学 旅游地学 军事地学火山学 天气预报 地震预报 灾害学等4、地学在环境、生态学等学科中的基础地位?(1)地学基础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
(2) 了解和研究地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在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中,地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5、地球科学(地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地学的特点(研究对象的特点):(1) 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2) 整体性与分异性(或差异性)(3) 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4) 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5) 全球性地学的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法(2)仪器观测法(3)航空,航天和遥感技术(4)室内实验法(5)历史比较法(6)综合分析法6、试指出几个国际性的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HDP)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DSDP/ODP)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GLOBEC)世界大洋环流实验计划(WOCE)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第二章宇宙、太阳系、地球(地球环境概述、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宇宙•第二节、太阳系•第三节、地球1、名词解释:(1)哈勃定律(红移现象)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同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刚好成正比,这就是所谓哈勃定律。
(2)天体天体是日月星辰的统称,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3)黄道天文学把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既太阳在天空中穿行的视路径的大圆,称为“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面在天球上的投影。
(4)黄道十二星宫二千多年前希腊的天文学家希巴克斯(Hipparchus,公元前190-120年)为标示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就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区段,以春分点为0°,自春分点(即黄道0°)算起,每隔30°为一宫,并以当时各宫内所包含的主要星座来命名,称为黄道十二星宫,总计为十二个星群。
或//太阳在黄道上自西向东运行,每年环“天”一周。
在黄道两边的一条带上分布着十二个星座,它们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和双鱼座。
地球上的人在一年内能够先后看到它们。
或//太阳在天球上沿着黄道一年转一圈,为了确定位置的方便,人们把黄道划分成了十二等份(每份相当于30°),每份用邻近的一个星座命名,这些星座就称为黄道星座或黄道十二宫。
(5)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天体,包括受太阳引力作用而环绕其运转的其他天体在内的天体系统。
是银河系中距银心(银河系中心)27700光年的绕银河运转的一个天体系统。
(6)化石fossil保存在岩石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它们一般被钙质、硅质等充填或交代(石化)。
称为化石。
(7)标准化石能够用来确定特定地层时代的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标准化石具有演化快,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明显的4大特点。
(8)地层stratum在特定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层状岩层。
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9)地层层序律地层经强烈的构造变动而倒转或位移时,保持着正常的顺序,即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称为地层层序律。
它是确定同一地区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基本方法。
(10)化石层序律(生物群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不同的化石,不同地区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属同一时代,称化石层序律。
又叫生物群层序律。
(11)地质作用(geological process)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geological process)。
2、简单题(1)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星际物质的区别(2)可视宇宙是约150亿光年的范围,分布无数的天体,有的发光称恒星(太阳),有的不发光但环绕恒星运转称行星(地球),有的环绕行星运转称卫星(月球),还有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块体称星云(其密度很小,约1g/570m3),以及充满宇宙空间的极稀落的星际物质(为直径0.3-3um的星际尘埃以及由H、C、N、O、Ca、Na、K、Ti、Fe等多种元素构成的密度非常小的星际气体,每立方厘米仅有一个原子)。
(3)为什么恒星能发光?•拥有巨大的质量是恒星能发光的基本原因。
由于质量大,内部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导致进行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维持发光。
恒星的温度愈高,向外辐射能量的电磁波波长愈短,因而颜色发蓝;相反,颜色发红。
(4)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所在的恒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称为河外星系。
(5)如何判断宇宙中天体的相对位置天球是为了研究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引进的一个假想的圆球,它的球心就是观测者所在的地球的中心,它的半径是无穷大的。
这样,地球以外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各自的投影位置。
地球的自转轴无限延长,同天球球面相交于两点,这叫做天极;与地球的南、北极方向相同的两个极分别称为南天极和北天极。
地球赤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交的大圆,叫做天赤道。
有了天极和天赤道,天球就可以定出自己的经线和纬线,分别称为赤经和赤纬。
(6)星座与星区的区别?为了便于认识恒星,人们把天球上的恒星分成若干群落,每个群落的恒星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并占据一定的空间,这样的恒星群落称为星座。
全天球可分成88个星座把天球的球面按赤经的不同分成四个星区,每个星区跨赤经6时(或90°)。
四个星区可根据各自代表性星座分别称为仙后星区、御夫星区、大熊星区和天琴星区,简称“后、御、熊、琴”。
(7)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哪些?9个大行星:太阳/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成小行星带。
一般为石质和炭质,体积很小,大多数形状很不规则。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地球(earth)是太阳系自中心向外的第三颗行星,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 1.496×108km(1个天文单位)。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太阳系(携带地球)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旋转一周需2.8亿年。
地球以30千米/秒的速度绕太阳公转。
(8)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区别?•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岩石组成•类木行星:木/土/天/海/冥气体组成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间存在不少差异,按其性质的差异可以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类地行星包扩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其特征类似于地球,如质量小,体积小,平均密度大,距太阳近,卫星较少等。
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起特征类似于木星,如质量大、体积大,平均密度大,距太阳远等。
思考: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卫星特点?P23大多数行星的自传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为逆时针方向。
天王星和金星特殊。
P25 (9)太阳的特征?•太阳是地球外部的主要能量来源,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人们看到的太阳表面叫光球层,在光球层的某些部位,局部温度比周围低,在可见光范围内这些部位显得比其它部位黑暗,人们称之为“黑子”。
光球层外面是色球层。
太阳能量通过这一层自内核向外传递。
在这一层可以见到太阳耀斑。
耀斑是太阳黑子形成之前在色球层产生的灼热氢云。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是日冕。
日冕非常庞大,可以向太空绵延数百万公里。
人们可以在这一日冕中看到“日饵”,日饵是色球层上部产生的巨大火焰。
人们仅在日全食的时候可以见到日冕。
(10)什么是流星体---指星际空间,特别是在地球轨道附近的空间,环绕太阳公转的细小天体。
主要是小行星和彗星碎裂与瓦解的产物。
(11)彗星?运行轨道多为闭合的椭圆形,其出现有周期性,如哈雷。
有的运行轨道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出现难预测。
(12)太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物质组成具有一致性•在星体结构上都具有圈层特点(13)太阳系的轨道特性?· 近圆性, e=(a2-b2)0.5/a· 同向性· 共面性同向性就是指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向着同一个方向;共面性就是指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近圆性指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接近圆形。
(14)地球的外部和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面(平均地下33km)•地幔•古登堡面(地下2900km)•地核(外核,内核)(15)什么是地质年代(geologic time)?地质年代是指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6)地层层序律和化石层序律的区别与联系•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这一原理称为“地层层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