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3 大学生常见传染病

6-3 大学生常见传染病


洗鼻:两手相互搓热,然后用
两大拇指上下搓鼻两侧,吸气 搓5次,呼气搓5次。
呵齿:上下牙齿相互呵击36次,
然后咽津液。
人们对流感和流感疫苗存在着以 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打流感疫苗会感染流 感”
近41%的被访者误认为流感疫苗不安全, 担心接种后会感染流感,或引起其他严重的 副作用。专家指出,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全 部为灭活疫苗,疫苗中的病毒株已经被杀死, 人们不可能因为接种疫苗而感染流感。

爱 滋 病
AIDS 的发现
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CDC)首次报道了一 种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疾病,有3例既往身 体健康的同性恋者出现持续发热、体重减 轻、食欲不振,有鹅口疮、淋巴结肿大, 发生PCP和KS这些症状是在免疫功能极度低 下的病人才会发生的。到1982年,美国记 录了近26例这样的病人,CDC把这一类疾病 归为AIDS。中国于1985年第一次发现四例 血友病病人因输入国外的凝血因子制剂而 发生HIV感染。
早期AIDS人群的4个“H”
纽约和旧金山的同性恋患者-Homosexual. 静脉注射毒品的药瘾者—Heroin. 迈阿密发现从海地来的移民—Haiti. 血友病患者—Hemophilia.
AIDS的流行情况
非洲,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如 南非、赞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乌 干达、马拉维等。 美洲、欧洲、澳洲 亚洲,主要在印度、泰国、缅甸、柬埔寨 和越南。 中国情况:主要分布在云南、新疆、广西、 河南、四川和广东。
怎样防治感冒
1.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2. 讲究卫生。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晒被褥。
3. 家中有病人注意隔离,病人房间
应用熏醋法消毒。
4. 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到公共产场
所。
预防措施:室内经常保持通风换气,加强体育 锻炼,季节交替时及时增减衣服,流感流行期 间减少聚会,讲究个人卫生,接种流感疫苗。
无症状期
相关症状期
爱滋病期 发热>37.8℃ 间断持续>3个 月;体重下降 >10%,淋巴结 肿大>3个月; 乏力、腹泻、 盗汗>3个月; CD4/CD8倒臵
长短与病毒 引起各种传染病 表现低热、盗汗 数量、毒株, 个体营养有 、乏力、消瘦等 关。30%在2 类似结核病的症状, 常有表浅淋巴结 -5年 发病50%在10 肿大多见耳后, 年发病,但 颈部、腋窝、腹股沟 他们是很危 等肿大无压痛, 险的传染源 光滑活动
预防措施:做好卡介苗的接种工作。 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早发 现病人,及早治疗。学生宿舍、教室 等场所要注意通风,采用湿式打扫, 衣物、书报常晒,利用太阳、紫外线 消毒。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为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头痛、 乏力等症状教重。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 型流感病毒非常容易发生变异,乙型流感 病毒仅发生小的变异,而丙型流感病毒不 会发生变异。由于甲型流感病毒变异快, 因此可以反复发生流行或大流行。所有人 都可发生流感,与年龄、性别、职业无关。
爱滋病的预防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禁止性乱。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纹眉;不要文 身;不到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的理发店 和美发店去理发或美容。 怀疑自己或性伴侣受到爱滋病病毒感染 时,一定坚持使用避孕套。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有毒瘾者暂未戒除前 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有必要输血时一定要使用经爱滋病病毒抗 体检验合格的血。在救护流血伤员时,要 设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在自己的皮肤或黏膜 上。
2肺结核
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慢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病人咳出的痰 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土等飞扬,可造成吸 入感染。 易感人群:感染结核菌的危险性与暴露程 度直接相关,居住拥挤、营养不良是肺结 核的易感因素。
结核分支杆菌
•2.轻型流感:发热不高,头疼、乏力等症 状较典型流感轻,一般在2-3天内即可痊愈。
•3.肺炎型流感:刚起病时与典型流感相似, 但在1-2天后病情迅速加重,出现高热不退、 剧烈咳嗽、咳出血性痰,随后出现呼吸急促、 口唇青紫、应用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 红霉素等)治疗无效,严重可在5-10天内 死亡。此种情形主要发生在老人、幼儿以及 有较重的心、肺、肾等器官慢性疾病的病人 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
中国爱滋病分布图
颜色最 深的地区, 是艾滋病 感染情况 最严重的 地区,这 其中包括 河南、四 川、广东、 广西、云 南和新疆 等。 中国2002 年艾滋病 传播报告
根据《2009年艾滋病流行报告》的最新数 据,至今,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 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 病。2008年,全球大约有3340万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270万新发感染者,200万人死 于艾滋病。 目前我国同性性行为导致的艾滋病传播已 占到传播总数的32%,异性性行为导致的 艾滋病传播达到40%。 2008年,全球估计有156亿美元用于艾滋病 的防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预计,2010 年全球艾滋病防治大约需要250亿美元。
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 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 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 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 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 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 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 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4爱滋病 (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定义: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 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 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 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病原体,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rius)
误区二:“流感病毒每年都变,无 法预防”
37%的被访者认为流感病毒变异频繁,即 便是打了预防针也没有用。专家解释,流感 病毒的确容易发生变异,而且行踪诡秘,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人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 判断其未来可能变异的情况,并加以预防。
误区三:“打了疫苗还感冒,疫苗 没用”
27%的受访者认为流感疫苗作用不大,接 种了疫苗还是患感冒。对此,专家解释说, 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对普通感冒没有预 防作用。因为流感和普通感冒症状有些相 似,所以不少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误把感冒 当成流感,继而认为疫苗没有起到保护作用。
二、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1、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 便,可伴有发热,夏秋季多见。 传播途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不饮生水,不食生的海、水产品, 不吃腐败食品。
饭前便后要洗手,在菌痢高发季节多吃生蒜头, 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提高抗病能力。
流感的传播方式和症状
流感病人在病后1-7天均有传染性,
其中2~3天传染性最强。病毒存在病人 的鼻涕、口水、痰液中,并随咳嗽、 喷嚏排出体外,排出的病毒在空气中 能存活30分钟。
从病毒进入人体到发病需要数小时到
4天,一般为1-3天。根据病情轻重可 分为三种:
1.典型流感:突然起病,表现为发冷、 39-40℃高热、明显乏力、头疼、全 身酸痛轻度咽痛、面颊潮红、眼结膜 充血。高热持续3-4天后退热。但乏 力可持续2周以上,体力恢复较慢。
饮食与感冒
吃油腻食品过多,会降低对病毒(如感
冒病毒)的抵抗力,从而容易导致感冒。
吃盐过量,可使唾液分泌减少,病毒在
口腔里不能被唾液完全消失,同时由于盐 分的渗透,口腔和咽喉中的上皮细胞防御 被抑制,感冒病毒容易侵入。
吃糖过多,会引起食欲不振,脾胃虚弱,
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
自我按摩法防治流感
误区四:“很少得病,没必要接种 疫苗”
56%的被访者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平时很 少得病,没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对此,专 家指出,流感可以感染任何人,无论健康与 否,只是身体健康的人相对于身体较弱的人 感染流感的机会小一些。流感对绝大多数 健康青壮年不会造成太大健康问题,但对于 60岁以上老人,即便身体健康,感染流感之 后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高于青壮年。 所以,老人不能完全以健康状况判断是否需 要接种疫苗。
(2)传播途径:病原体通过局部或血液播散到 身体其他部位称为内源性传播。病原体从 体外感染的方式称为外源性传播。A 空 气传播 B食物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 媒传播 E血液体液传播 F土壤传播 G垂直传播
(3)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 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2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1)控制传染源: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病人, 及时报告,及早隔离,及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卫生处理和消毒是切断 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常用消毒剂 有84消毒液、75%乙醇、络合碘。 (3)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是预防传 染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手段。
先天性HIV感染的新生儿,有80%在出生后3 周内发病,70%出生后3个月内死亡,出生 后一个月发病的一般生存不超过6个月,幸 免生存下来的也一般不超过3岁,或成为慢 性病缠身的儿童和失去母亲的孤儿。
爱 滋 病 的 传 播 途 径
AIDS的临床症状
分四期
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2~6周 发热、肌肉关 节疼痛 、咽痛等流感 样症状 皮疹,全身淋 巴结肿 大,1~3周症 状消失
误区五:流感无需治,不治可自愈
人们都熟悉民间流行的这样一句话:"得流感不 治一星期就好,打针吃药也得七天苦熬。"尽管这 话具有讽刺意味,它却有一定的道理。流感这病常 常是治与不治,结果反正一个样。 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常常是在身体极度不适、 体温几天居高不下时才服药,而这时由于身体非常 虚弱,他们便只能缠绵病榻。许多人只是在鼻子堵 塞,以致完全不能呼吸之后才去看医生。这样做是 完全错误的。 其实,流感最危急阶段是在染病后的最初几天。 但这时使人感到不适的却仅仅是一些不太明显的 症状。如果这时立即开始治疗,就可有效阻止发病。 只要不任其发展,只要几天一切不适都会烟消云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