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蛀干害虫

第四章蛀干害虫


(一)针叶树天牛
东北墨天牛属分种形态对比
种类
小盾片
云杉小黑天牛 两侧各有1块斜短条状纹。鞘翅呈黑色
云杉大黑天牛 密布深黄色绒毛,无中缝,半圆形体大。
鞘翅基部具部分细结节
云杉花黑天牛 中央具光裸线,无黄白色绒毛鞘翅的白色
斑点较多,分3块主要区域,刻点细、不连 接
1.云杉大黑天牛 (Monochamus urussovi)
• 【形态特征】雌虫体长 22-35mm,雄虫体长2029mm。
• 成虫鞘翅上各有大小不 同白色绒毛组成的斑纹 20个左右;触角自第3 节起各节基部呈蓝灰色 。
• 幼虫乳白色,长筒形。
【发生规律】
在东北以1-3龄幼虫越冬的为1年1代, 占总虫数的80%以上;
以卵及卵壳内发育完全的幼虫越冬 的多为2年1代,占总虫数的11%-20%。
分布:
东三省、内蒙古、山东,江西、河北、 新疆、俄罗斯、芬兰、蒙古、朝、日等国。 小兴安岭较多。
主要危害云杉、松类(红、樟、落、冷 杉)。是东北地区各大林业局松树的主要害 虫,成虫期可达3-4个月,取食嫩枝、树皮, 幼虫危害更甚,可以咬到树干髓部。
形态:
体长20-50mm,基色黑,带墨绿或古铜 色光泽。
(3)成虫: 对羽化期成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
2.5%溴氰菊酯500倍液喷干。
二、吉丁虫类
吉丁虫类成虫喜光,白天活动,飞行 速度快。成虫色彩鲜艳,有光彩夺目的 金属光泽。卵多产于树皮缝内,幼虫孵 化后在皮层下蛀成扁平的云纹状隧道。 虫道内常塞满粪便和蛀屑,硬化成块状。 幼虫老熟时蛀入木质部作成袋形蛹室化 蛹。羽化孔常呈扁圆形。
【发生规律】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两年1代,以 不同虫龄的幼虫在虫道内越冬。
初孵幼虫最初取食木栓层,不久蛀入韧皮
部,逐渐在边材上为害。虫道扁平、弯曲、深 达边材,全长9-16厘米,充塞褐色沙粒状蛀屑 和虫粪。虫道多集中在干基至1.8米高度范围内, 寄主连续2-3年被害,虫口密度增大,由于输导 组织被破坏,使树木枯萎甚至死亡。
初孵幼虫吃韧皮部经一个月左右咬一个 圆形的孔钻入木质部中,坑道有3种:
1、直坑“一”字形 2、 “ U ”形坑 3、 “ L ”形坑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末 端做蛹室越冬。
3.云杉花黑天牛
( Monochamus saltuarius)
分布与危害:
与大黑、小黑相似,在北方1年1代, 以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成虫6月中 旬羽化,6月下旬为外出盛期。产卵刻槽 为长菱形,多分布在木段的两端靠下方。 8月末逐渐绝迹。严重危害新鲜原木和衰 弱倒木。
【防治方法】
1.杜绝带虫瘿的苗木出圃、外运,是控制 新虫源的关键。及时剪除幼树虫瘿,防止蔓 延。 2.成虫羽化期,产卵前,喷布40%乐果乳油 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2000 倍液。 3.幼虫危害初期向苗木主干和大树枝条喷布 上述药液,毒杀初孵幼虫。
4.物理防治 晚秋到早春进行剪虫瘿作业。
【形态特征】 体长11-22mm。额具2条纵脊,至前端合
并,略成倒V字形,额至后头有2条平行的黄 绒毛组成的纵纹。鞘翅上具淡黄色模糊细波纹 3-4条。
【发生规律】
1年1代,10月下旬以老龄幼虫在干、枝的木质部 深处蛀道内越冬。 卵产在老树皮的夹缝或裂缝中。
初孵幼虫在皮层内群栖蛀食,排泄物在蛀道内不 排出,因而在外部很难发现幼虫危害。蛀道宽710mm,密布在木质部表层,使木质部和韧皮部 剥离,输导组织被彻底切断,树势开始明显衰弱。 7月下旬幼虫到达中龄后,开始由表层向木质部深 处钻蛀,蛀入孔为椭圆形,形成不弯曲蛀道,长 10mm,宽8mm。10月下旬幼虫开始在蛀道内越 冬。此虫只危害树木的健康部位,已经危害过的 干枝第2年不再危害。
(二)阔叶树天牛
光肩星天牛 青杨天牛 青杨脊虎天牛
光肩星天牛
【学名】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分布与寄主】 北方、华中、华东、四川、广西。 危害糖槭、杨、柳、榆、刺槐、苦楝、桑。 成虫啃食嫩梢和叶脉,幼虫蛀食韧皮部和
边材,并在木质部内蛀成不规则坑道,是我国 目前杨柳等最主要害虫类群之一,能造成毁灭 性灾害。 【形态特征】雌虫体长22-35mm,雄虫体长2029mm。
5.保护啄木鸟、天牛赤腹姬蜂等天敌;释放 肿腿蜂,防治青杨天牛的幼虫和蛹一般5年 生左右的杨树林,平均每株有当年生虫瘿 30-40个时,逐株或隔株释放肿腿蜂30-50头。
青杨脊虎天牛
【学名】Xylotrechus rusticus Linnaeus
【分布与寄主】东北,上海等地。杨、柳、桦、 栎、山毛榉、椴、榆等。(碗口粗的白杨树轻 易就被风刮倒主要是青杨脊虎天牛虫作怪。 )
5.化学防治 (1)幼龄幼虫:
对韧皮部下尚未进入木质部的幼龄幼虫, 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或50%的辛硫磷乳油喷 涂树干,如加入少量煤油、食盐和醋效果更好。 涂抹嫩枝虫道时应适当增加稀释倍数。
(2)大幼虫: 对已经进入木质部并有排粪孔的大幼虫用
注孔、堵孔法。用注射器注入40%氧化乐果乳 油20-40倍液。或用药棉蘸2.5%溴氰菊酯400倍 塞入虫孔。或用磷化锌毒签、磷化铝片、丸等 塞入最新排粪孔。
形态:形态与小黑天牛相象,鞘翅上花点 多。体长11-22mm,形态与小黑天牛相 近。
针叶树天牛的防治方法
1、林业技术措施: 采取“两伐三净”的管理措施对多
种天牛均有较好效果。
“两伐”
指冬季疏伐和夏季卫生伐,及时伐除虫害 木、枯立木、濒死木、被压木、衰弱木、风折 及风倒木、虫害枯枝等,以调整林分疏密度、 增强树势,这是一项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的经常 性措施。
在辽宁、山东、河南、江苏1年1代 或2代。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择抗虫树种,如毛白杨即很 适合城市等作行道树种植。
2.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
3.防治成虫 利用假死习性人工捕杀。
4.防治卵及初孵幼虫
用锤击杀;
向有虫处(蛀孔)涂抹敌敌畏(50倍液) 或煤油;用50%杀螟松乳油100-200倍液、 40%乐果乳油200-4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 油100-200倍液喷干,喷液量以树干流药 液为止。
【防治方法】
(1)此虫可随大叶白蜡苗木传播应严格进 行苗木检疫。
(2)用煤油、敌敌畏(20:1)混合液、 50%磷胺乳油或50%速灭松乳剂40倍液 涂幼虫为害处,杀皮下幼虫。
(3)成虫产卵喷洒敌百虫、对硫磷、杀螟 松、马拉硫磷、倍硫磷等药剂常用浓度 毒杀成虫。
剪除产卵枝条及幼虫危害枝条。
要及时清除虫源木(古树名木除 外)。
3.生物防治
利用大斑啄木鸟 等控制光肩星天牛。
释放肿腿蜂控制 青杨天牛等小型天牛 及大型天牛的小幼虫。
利用花绒穴甲寄生 大型天牛的幼虫和蛹, 自然寄生率在40-80%。
4.人工物理防治 利用假死性振落捕杀天牛。
锤击产卵刻槽或刮除虫疤杀死卵 或小幼虫。或用铁丝钩杀幼虫。
“三净”:
采伐木 ( 包括虫害木 ) 从林内运出要做得干净
间伐的虫害木要将其中的害虫及时消灭干净
间伐林地要及时清净,以保持林内卫生良好
冬季疏伐木在林内停放不得超过 1 个月,夏季 间伐木材不超过 l0 天,枝丫、树皮等残留物集 中处理或烧毁,伐根要低,剥皮清理工作应在 1 个月内完成。
2、物理机械措施:
(2)防治成虫
对成虫有补充营养习性的,在其羽化期间用 常用药剂的 500 - 1000 倍液喷洒树冠和枝干 ,或 40 %氧化乐果乳油、 25 %西维因可湿性粉剂、 2.5 %溴氰菊酯乳油 500 倍液喷干。
(3)木材处理
密闭待处理楞垛,大批量投放硫酰 氟或溴甲烷50-70g/m3,熏杀5天。小批量 投放磷化铝或磷化锌10-20g/m3,熏杀2-3 天。
2.云杉小黑天牛 ( Monochamus sutor)
分布与危害: 主要是大兴安岭北部优势种, 也是大、小兴安岭林区及各贮木场主要木材 害虫(数量之多,贮木场的鸟类只吃腹部、 不吃头和胸部),成虫期达3-4个月,造成的 损失远大于火灾。分布东北、内蒙、山东、 青海等地, 寄主范围与大黑天牛相似。
以老树和衰弱木受害较多,林缘和 郁闭低的林分受害重。
花曲柳窄吉丁
(白蜡吉丁、梣小吉丁虫)
【学名】Agrilus marcopoli Obenberger
【分布与寄主】分布于东北三省,白蜡树属,危 害大叶白蜡最烈。
【形态特征】成虫体狭长,楔形。体长8-13毫米。 蓝绿色,具金属光泽。
鞘翅密被点刻和灰绿色短毛。前翅近前缘 处小盾板两侧凹陷。幼虫较扁平,老熟时体长 26-32毫米,乳白色。前胸背板点状突起区中央 有一近倒“Y”形纹。
(云杉大黑天牛、云杉小黑天牛、光肩星天牛、青杨 天牛、栗山天牛、青杨脊虎天牛)
二、吉丁虫类
(花曲柳窄吉丁)
三、小蠹类
(松纵坑切梢小蠹、松横坑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 蠹)
四、象甲类
(杨干象)
五、蛾类
(柳干木蠹蛾、芳香木蠹蛾、柳蝙蛾、白杨透翅蛾)
一、天牛类
目前全世界天牛种类超过2万种, 我国已记载2290余种。主要以幼虫 钻蛀树干、枝条及根部。往往造成 树木衰弱或枯死,或影响观赏价值。 根据寄主不同,可分成针叶树天牛 与阔叶树天牛。
伐倒虫害木水浸1-2个月或剥皮后烈 下翻晒几次,可使其中成虫死亡。
对已受害严重无利用价值的松树为 饵树,注入百草枯、乙烯利、氯苯磷或 刺激松脂的分泌,引诱松墨天牛成虫在 饵树上产卵,然后剥皮处理。
3、化学防治
(1)防治幼虫
(药剂喷涂枝干)对在韧皮下危害尚未进入 木质部的幼龄幼虫防效显著。常用药剂有 50 % 辛硫磷乳油、 40 %氧化乐果乳油、 50 %杀螟松 乳油加入少量煤油、食盐或醋效果更好;涂抹嫩 枝虫瘿时应适当增大稀释倍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