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纪委监察委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必看——刑法第九章贪污贿赂罪涉及在用司法解释规定文件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
整理如有疏漏,欢迎补充;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编者按:纪委监察委在办理案件中如涉及职务犯罪定性等的,也须以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文件等为依据。
一是所整理的相关规定仍在使用中,多是作为案件定性等的依据,整理只列出名称及文号,因具体内容过长,可根据所列条目名称自行网络搜索或法律法规数据库检索。
二是最高检原先制定的立案标准虽然与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内容不同,但是对于未冲突部分,依然有效。
三是所整理文件主要涉及实体问题,对于最高检自身出台的各类关于侦查程序等的司法解释文件,因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被调整,所以,不再进行该部分的整理罗列。
一、贪污罪:刑法第382条、383条、394条、271条2款1、高检发释字(1999)2号:《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2、法释(2000)1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3、法释(2003)8号:《最高人民
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4、法(2003)167号:《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5、法研(2004)38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务、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6、法发(2010)4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7、法发(2012)17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8、法释(2015)1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9、法释(2016)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0、高检发(2016)9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11、高检发办字(2016)17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的通知》;12、刑他字(2016)593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林少钦受贿请示一案的答复》。
二、受贿罪(包括受贿罪、单位受贿罪、以受贿罪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刑法第385条、386条、387条、388条、388条之一、163条3款1、公通字(1998)31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2、高检发释字(1999)2号:《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3、法释(2000)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
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的解释(2002年8月29日);5、高检研发(2003)2号:《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
或者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问题的答复》;6、高检研发(2003)9号:《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集体性质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函)》;7、法(2003)167号:《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8、法研(2004)38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务、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9、法释(2005)3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0、高检研发(2006)8号:《最高
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国有单位的内设机构能否
够构成单位受贿罪主体问题的答复》;11、法发(2007)22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12、法发(2007)2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13、法发(2010)4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14、法释(2016)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5、高检发(2016)9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饿意见》;16、刑他字(2016)593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林少钦受贿请示一案的答复》。
三、行贿罪(包括行贿罪、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刑法第389条、390条、390条之一、391条、392条、393条)1、高检会(1999)1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
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2、高检发释字(1999)2号:《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3、法释(2005)3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4、法发(2011)2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5、法释(2012)22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6、法释(2015)22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7、法释(2016)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8、高检发(2016)9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
四、挪用公款罪:刑法第384条、272条2款1、高检发释字(1997)5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国库卷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法释(1998)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高检发释字(1999)2号:《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4、高检发释字(2000)1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挪用非特定公物能否定罪的请示的批复》;5、法(2001)8号:《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7、高检发释字(2003)1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失业保险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8、法释(2003)
8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9、法释(2003)1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公款如何计算追诉期限问题的批复》;10、法(2003)167号:《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11、法研(2004)38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务、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12、高检研发(2001)号:《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
罪案件管辖问题的意见》;13、法发(2010)4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14、法发(2012)17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15、法释(2016)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6、高检发(2016)9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
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刑法第395条
1、高检发释字(1999)2号:《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2、法(2003)167
号:《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六、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刑法第396条1、高检发释字(1999)2号:《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2、法发(2010)4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