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理 原 理
所谓形成动力学即指形成速 度问题。钢的成分、原始组织、 度问题。钢的成分、原始组织、 加热温度等均影响转变速度。 加热温度等均影响转变速度。 为了使问题简化, 为了使问题简化,首先讨论 当温度恒定时奥氏体形成的动力 学问题。 学问题。
23
热 处
4.1 共析碳素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
将小试样迅速加 热到A 热到 c1以上不同 的温度, 的温度,并在各 温度下保持不同 时间后迅速淬冷
理 原 理
测定奥氏体的 测定奥氏体的 转变量与 转变量与时间 的关系
24
热 处 理 原 理
共析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图(TTA) 共析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图
Time-Temperature-Austenitization
参考《钢的热处理》 合金钢等温TTA曲线 参考《钢的热处理》P23合金钢等温 合金钢等温 曲线
13
热 处
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点
理 原 理
《钢的热处理》P15 钢的热处理》
14
热 处
3.1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驱动力
理 原 理
珠光体和奥氏体的自由能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
《钢的热处理》P15 钢的热处理》
15
热 处
3.2 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3.2.1 形核地点
一般认为奥氏体在铁素体和渗碳体交界面上形成 晶核。 晶核。 奥氏体晶核也可以在以往的粗大奥氏体晶界上 原始奥氏体晶界)形核并且长大, (原始奥氏体晶界)形核并且长大,由于这样的 晶界处富集较多的碳原子和其他元素, 晶界处富集较多的碳原子和其他元素,给奥氏体 形核提供了有利条件。 形核提供了有利条件。 下图b)所示为在原始粗大奥氏体晶界上开始形成 下图 所示为在原始粗大奥氏体晶界上开始形成 许多细小的奥氏体晶粒。 许多细小的奥氏体晶粒。
理 原 理
一般钢中的奥氏体具有顺磁性, ③ 一般钢中的奥氏体具有顺磁性,因此奥氏 体钢可以作为无磁性钢。特殊的Fe- 软 体钢可以作为无磁性钢。特殊的 -Ni软 磁合金,也是奥氏体组织,但具有铁磁性。 磁合金,也是奥氏体组织,但具有铁磁性。
10
热 处
2.3奥氏体的性能 奥氏体的性能
理 原 理
奥氏体的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最大, ④ 奥氏体的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最大,比 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膨胀系数高约一 倍。故奥氏体钢可以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 的仪表元件。 的仪表元件。 另外,由于其导热性差,大钢件加热时, ⑤ 另外,由于其导热性差,大钢件加热时, 热透较慢,加热速度应当慢一些, 热透较慢,加热速度应当慢一些,以减少 温差应力,避免开裂。 温差应力,避免开裂。
因此研究钢中的奥氏体的形成机理, 因此研究钢中的奥氏体的形成机理,把握 奥氏体状态的方法, 奥氏体状态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和理论价值。 和理论价值。
3
热 处
2. 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以往奥氏体定义为:碳溶入γ 中的固熔体 以往奥氏体定义为:碳溶入γ-Fe中的固熔体 钢中的奥氏体是碳或各种化学元素溶入γ 钢中的奥氏体是碳或各种化学元素溶入γ-Fe 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理 原 理
9
热 处
2.3奥氏体的性能 奥氏体的性能
奥氏体的点阵滑移系多, ② 奥氏体的点阵滑移系多,故奥氏体的塑性 屈服强度低,易于加工塑性变形。 好,屈服强度低,易于加工塑性变形。钢 锭或钢坯一般被加热到1100℃以上奥氏体 锭或钢坯一般被加热到 ℃ 然后进行锻轧,塑性加工成材。 化,然后进行锻轧,塑性加工成材。
其中C、N等元素存在于奥氏体的间隙位置。 等元素存在于奥氏体的间隙位置。 其中 、 等元素存在于奥氏体的间隙位置 或者晶格缺陷处。 或者晶格缺陷处。 而原子尺寸与Fe原子相差不大的合金元素则 而原子尺寸与 原子相差不大的合金元素则 固溶于替换位置。 固溶于替换位置。 还有一些化学元素吸附于奥氏体晶界等晶体 缺陷处。 缺陷处。
理 原 理
35
热 处
4.4.2原始组织的影响 原始组织的影响
钢的原始组织愈细,奥氏体形成速度愈快。 钢的原始组织愈细,奥氏体形成速度愈快。 因为原始组织中的碳化物分散度越高, 因为原始组织中的碳化物分散度越高,相 界面越多,形核率越大。同时, 界面越多,形核率越大。同时,珠光体的 片间距愈小碳原子的扩散距离减小, 片间距愈小碳原子的扩散距离减小,奥氏 体中的浓度梯度增大,从而, 体中的浓度梯度增大,从而,奥氏体形成 速度加快。 速度加快。如原始组织为托氏体时奥氏体 的形成速度比索氏体和珠光体都快。 的形成速度比索氏体和珠光体都快。
热 处
1.引言 引言
理 原 理
2
热 处
1.引言 引言
钢被加热得到的奥氏体 组织状态,包括奥氏 的组织状态,包括奥氏 体晶粒大小,亚结构, 体晶粒大小,亚结构, 成分, 成分,均匀性以及是否 存在其他相、夹杂物等, 存在其他相、夹杂物等,
理 原 理
奥氏体转变的特点; 奥氏体转变的特点; 随后冷却过程中得到 的组织和性能
30
热 处 理
结语 在连续加热时, 在连续加热时,随着加热速度的 增大,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可以细 增大,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可以细 化奥氏体晶粒,同时, 化奥氏体晶粒,同时,剩余碳化物 的数量会增多, 的数量会增多,故奥氏体基体的平 均碳含量较低, 均碳含量较低,这两个因素均可以 使淬火马氏体获得强韧化, 使淬火马氏体获得强韧化,有利于 提高淬火零件的韧性。 提高淬火零件的韧性。
11
热 处
3.奥氏体形成机理 奥氏体形成机理
理 原 理
奥氏体形成是扩散性 相变, 相变,转变的全过程可以 分为四个阶段, 分为四个阶段,即:奥氏 体形核;奥氏体晶核长大; 体形核;奥氏体晶核长大; 剩余渗碳体溶解; 剩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 成分均匀化。 成分均匀化。
12
热 处
奥氏体形成的条件
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点
理 原 理
5
热 处 理 原 理
(a) T8 钢的奥氏体晶粒 暗场像 钢的奥氏体晶粒(暗场像 暗场像) (b) 1Cr18Ni9Ti钢室温的奥氏体组织 钢室温的奥氏体组织
6
热 处

2.2奥氏体的晶体结构 奥氏体的晶体结构
理 原 理
7
热 处 理 原 理
奥氏体晶格参数与含碳量的关系
8
热 处
2.3奥氏体的性能 奥氏体的性能
29
热 处 理 原 理
3、奥氏体起始晶粒随着加热速度增大而细化 、
快速加热时,相变过热度大, 快速加热时,相变过热度大,奥氏体 形核率急剧增大,同时, 形核率急剧增大,同时,加热时间又 因而,奥氏体晶粒来不及长大, 短,因而,奥氏体晶粒来不及长大, 晶粒较细, 晶粒较细,甚至获得超细化的奥氏体 晶粒。 晶粒。
热处理原理 ——1.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内蒙古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Liang ya hong Email: yahliang@ QQ群:75667328 群
21
热 处
结论
奥氏体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奥氏体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形核; ①形核; 晶核向铁素体和渗碳体两个方向长大; ②晶核向铁素体和渗碳体两个方向长大; 剩余碳化物溶解; ③剩余碳化物溶解;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④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理 原 理
22
热 处
4.奥氏体形成的动力学 奥氏体形成的动力学
理 原 理
16
热 处 理 原 理
a)奥氏体在铁素体、渗碳体界面上形成 奥氏体在铁素体、 奥氏体在铁素体 b)奥氏体在原始界面上形核 奥氏体在原始界面上形核
原奥氏体 晶界和晶 核
0.1mm
《钢的热处理》P15 钢的热处理》
17
热 处 理 原 理
3.2.2 形核 奥氏体的形成是扩散型相变, 奥氏体的形成是扩散型相变 , 因此奥氏体 晶核是通过扩散机制形成的。 晶核是通过扩散机制形成的。
18
热 处 理 原 理
3.2.3 奥氏体晶核的长大
19
热 处 理 原 理
20
热 处 理 原 理
当在铁素体和渗碳体交界面上形成奥氏体 晶核时, 晶核时,则形成了γ –α 和γ –Fe3C两个相界 两个相界 那么, 面。那么,奥氏体晶核的长大过程实际上 是两个相界面向原有的铁素体和渗碳体中 推移的过程。 推移的过程。
《钢的热处理》P25 扩散定律 钢的热处理》
33
热 处 理 原 理
4.4 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
一切影响奥氏体的形核率和增大 速度的因素都影响奥氏体的形成 速度。 速度。 加热温度,钢的原始组织, 如:加热温度,钢的原始组织, 化学成分等
34
热 处
4.4.1加热温度的影响 加热温度的影响
①奥氏体形成速度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而迅速增 转变的孕育期变短, 大。转变的孕育期变短,相应的转变终了时间 也变短。 也变短。 ②随着奥氏体形成温度升高,形核率增长速率高 随着奥氏体形成温度升高, 于长大速度的增长速率。 于长大速度的增长速率。 ③随着奥氏体形成温度升高,奥氏体相界面向铁 随着奥氏体形成温度升高, 素体的推移速度比向渗碳体的推移速度之比增 大。
28
热 处 理
2、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性随加热速度增大而增大 、
原 理
在快速加热情况 下,碳化物来不 及充分溶解, 及充分溶解,碳 和合金元素的原 子来不及充分扩 因而, 散,因而,造成 奥氏体中碳、 奥氏体中碳、合 金元素浓度分布 很不均匀 。
加热速度和淬火温度对40钢奥氏 加热速度和淬火温度对 钢奥氏 体内高碳区最高碳浓度的影响
25
热 处
4.2 连续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