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本文话题:教育学习课题研究学校文化建设协议书名师工作室摘要:作为当代教育发展产物的名师工作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载体。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在规范名师工作室建设、创新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以此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打造学校文化建设特色亮点,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学校内涵式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54-03作为当代教育发展产物的名师工作室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载体。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承载着教师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成果呈现的任务。

名教师引领优秀教师队伍发展,对于营造教师成长环境,建立有效的学校内涵式发展机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规范名师工作室建设,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名师工作室,就是发挥名师的骨干、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整合资源、高端引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名师队伍。

(一)建章立制,规范名师培养2007年起,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常熟中专”)先后修订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五高”教师、“五优”教师评定、考核、奖励系列方案,教师下企业研修、科研、竞赛、成长规划等16项规章制度,规范和保障教师的成长。

2011年,根据《关于印发〈常熟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常教人〔2011〕61号)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精神,学校颁发了《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并印发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申报表》、《名师工作室特聘专家信息表》、《名师工作室工作手册》、《名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协议书》等相关文件,促进了名师工作室的规范有序推进。

各项制度规范,以高标准引领名师,把名师打造成掌握行业科技与生产发展动态的专业拔尖人才。

要求名师具有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能力,具备教学团队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团结全体成员规划并推进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办学目标和教学团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要求,开展序列建设学校明确了名师工作室序列建设目标,确定了各序列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标准,根据各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推进程度,分为“学校重点建设级、学校建设级、学校培育级”三个序列,确定了三个序列各5个名师工作室,分别给予不同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各工作室统一按照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进行建设和运行。

每年初,名师工作室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学校预拨运行资金;年末,根据工作计划中的目标、内容、成果进行验收,并兑现运行经费。

(三)丰富内容,构筑成长平台根据《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和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学校对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内容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首先,提出了“五个一”的目标。

即提供一个名师教学平台,建成一批校企合作载体,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产生一批研发创新成果,带动一支优质教师队伍。

其次,明确了建设内容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师德建设。

以“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为要求,提高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师德修养和学术水准,使之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学团队。

第二,人才培养。

要以名师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参赛参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对成员进行培养;要以名师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团队成员智慧为依托,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空间;在保持成员现有教学特色的同时,逐渐培养形成各自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工作室成员朝着“教坛新秀(新苗)、中(高)级“双师型”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培养人选、领军人物培养对象、技能大赛获奖教师、信息化大赛获奖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等名优教师梯级化成长目标迈进。

第三,专业建设。

要围绕专业办学理念、教育理论、教学设施、实训基地、仪器设备、专业图书、网络平台、教学文件、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专业文化、公共关系等内容,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四,课程建设。

依据行业企业科技与生产发展水平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围绕课程结构、课程理论、实验实训、教学场景、教材课件、网络平台、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课程管理、质量监控等内容,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第五,教育研究。

以引领成员提高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凸显教学风格为核心,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努力构建研究性教科研共同体,激励每位成员产出更多成果,不断扩大区域产教研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打造名师工作室的特色和品牌,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第六,社会服务。

依靠名师工作室智力和技术优势,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师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术咨询、职业技能鉴定、科学试验、科技推广和产业开发等社会服务,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明确了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工作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成果呈现方式等,做到以“十”带“百”:以十个名师工作室、十个名师,带动一百名骨干教师,培养一百名后备名师,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师德成长和专业发展。

至2013年底,学校现有名师工作室15个,其中常熟市级名师工作室4个、苏州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

二、创新名师工作室运行方式,高质高效培养教师建设名师工作室只是基础,运行好、经营好名师工作室才是关键。

学校精心构建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以名师为引领,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充分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带团队、抓项目、做研究、促课改、出成果。

(一)招才纳贤,确立名师团队常熟中专充分挖掘现有优质师资,通过组建名师团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大大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执行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

特聘导师和外校教师,壮大了教师队伍,开阔了教师眼界,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学习理论,提升教师素养学校以名师工作室构建交流学习平台,使理论学习持续化,日常化。

各名师工作室强调成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养。

通过名师团队的辐射引领,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师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

(三)名师引领,促进团队成长各名师工作室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的舞台。

通过走出去——外出参观、听课和参加研讨活动等,请进来——邀请省市级名师、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交流、指导等活动,教师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业务能力。

近一年来,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或成员在各级各类年会、骨干教师培训会议交流发言10多人次,反响良好。

团队成员在省、市两级评优课中频频获奖,初步彰显了名师的引领作用。

(四)科研引导,丰富工作内涵课题研究是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抓手。

教师要成为有理论的实践者、有思想的教育者,就必须进行教育科研。

各名师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职业教育的形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在课题申报、教材编写、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论文发表等方面狠下功夫。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共承担了5项省级课题研究(含在研与结题的),有省品牌专业2个,苏州市级精品课程2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

名师工作室建设走上了“科研兴师,名师强校”之路。

(五)技能大赛,培育名师优生“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

各专业名师工作室建立了“技能大赛动态资源库”,涵盖历年技能大赛的通知规程、场地设备、比赛试题、评分标准、训练题库、模拟试题、备料单等,并形成逐年完善更新机制,较好地把握比赛动态。

(六)校企合作,服务社区社会各名师工作室成员能够通过工学结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营造生产实践氛围,依托教学工厂和企业校区两大平台,创设学生实践真实环境,将模拟实训转变为生产性实训,让师生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凸现学校文化亮点特色常熟中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方向,在学校文化、社团建设、兴趣爱好等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时更能形成学校独有的特色。

2006年,学校聘请钱振球老师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顾问,专职从事灯谜的弘扬、传承工作。

开办灯谜师资培训班,每周开设1节灯谜课,组织全国灯谜函寄展猜活动,组建春来谜社,编辑出版谜刊《春来谜苑》(有3期被评为“全国十佳谜刊”),打造学校的文化名片。

2008年,学校被评为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2010年3月又被中国民协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授予首批“谜艺传承突出贡献学校”(全国3所,江苏唯一)。

学校成立了灯谜教学教研组,并以钱振球老师为顾问建立了春来灯谜工作室,打造了一个特色文化的名师工作室。

以名师工作室为核心,春来谜社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2月11至13日,中央电视台全新打造的大型电视竞猜节目《中国谜语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学校代表队进军半决赛,与来自全国的谜友同台竞技,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展现了他们的聪明睿智和青春风采。

学校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队亮相央视舞台,极大地提高了灯谜特色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常熟中专特色文化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已成为优质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一个实践研究的平台、一个成果呈现的平台、一个创新发展的平台、一个骨干辈出的平台。

打造名师工作室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Promoting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with Teacher StudiosSU Jian-qing (Jiangsu Changshu Secondary V ocational School,Changshu 215500,Jiangsu Province)Abstract:A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the teacher studio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vehicle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o train excellent teachers. Jiangsu Changshu Secondary V ocational School has undertaken a lot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oper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teacher studios,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its connotation development.Key words:teacher studio;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