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地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 我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3、邮政编码:例:066407 前两位(06)表示“省”;中间两位(64)表示“县”;最后两位(07)表示“乡”。
4.划分界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地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5、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依据:A 、1月0℃等温线B 、800 mm 等降水量线C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D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E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F 、粮食作物中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G 、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H 、秦岭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6、 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常用方法:综合法和比较法。
列表比较是比较法最常用的形式。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表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⑴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⑵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3、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
西藏首府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被称为“日光城”。
羊八井地热站4、特有的引水工程——坎儿井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5.6、地理分区和主要农牧业的分布(见下图):第六单元首都——北京第1节:祖国的心脏1、区域全貌2务委员会所在地;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是我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
文化中心: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众多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国家图书馆、亚运村等众多文化体育场所。
第2节:现代化大都市1、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与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
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港。
2、、交通运输建设:路网建设:地铁、轻轨铁路、各条环路、放射路、高速公路、立交桥;枢纽站点建设:北京西客站、北京站、首都机场。
3、街区建设: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如新建的平安大街。
4、城市绿地建设。
5、城市水网建设:新开挖的转河。
6、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合院的存废、历史文化遗存、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7、规划与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包括中央商务区(CBD)、国际传媒中心、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
8、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其中海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
第七单元黄土高原第1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1、位置、范围: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
主要跨越了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地处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暖温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地形: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干湿区:从湿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农业:从农区向牧区过渡。
3、地貌: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黄土地貌广布。
4、地貌发育:塬、墚、峁分别处于黄土地貌的不同发展阶段。
在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黄土塬进一步发展形成黄土墚,黄土墚再发展演变为黄土峁。
5、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黄土的老家远在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细小的尘土带来本区,经过百万年堆积,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
(成因:风吹来的高原。
)6、文化: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农耕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土风情:戴白头巾,以面食为主。
第2节: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1、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2、水土流失的危害: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旱涝灾害频繁等,严重制约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A、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蚀,受水侵蚀后,强度降低,极易塌陷;B、地表缺少植被保护;C、夏季多暴雨;(2)人为因素:A、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B、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对地表的破坏;C、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等。
4、综合治理:一方面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筑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
(生态建设:⑴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⑵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修梯田;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
5、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能源基地。
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人们形象地称黄土高原为“全国的锅炉房”。
第八单元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节:珠江三角洲1、开放的前沿:A、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南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被誉为“祖国的南大门”。
B、国家的扶持政策:1980年,我国建立4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均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外向型经济:A、珠江三角洲利用紧邻港澳优势,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经营管理方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本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外贸出口基地。
B、珠江三角洲生产的各种产品,主要通过港澳出口到东南亚以及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地区。
3、“前店后厂”的地域经济合作模式:“前店”:香港;“后厂”:珠江三角洲。
4、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转移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制造和加工基地。
5、主要工业部门:世界著名的家用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
6、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7.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道众多。
8.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1、区域概况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⑵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3)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共赢。
3、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⑴优越的地理位置⑵灵活的经济政策⑶祖国的大力支持2、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同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大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
第九单元台湾省第1节:台湾省的自然环境1. 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北与日本隔海相望。
2. 范围: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
全省总面积为约为36000平方千米。
3.自然环境:①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
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约占2/3。
②.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台湾海峡是我国最长的海峡。
③.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
4.居民:2300万,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第2节: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矿产资源主要为煤、金、铜、石油、硫磺等2、出口导向型经济⑴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
⑵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①优越条件,海岛多港口。
②丰富廉价高素质劳动力。
③政策支持,吸引外资。
⑶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
原因:①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②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④海运便利(3)20世纪60年代前:农产品加工工业、纺织工业为主;20世纪60-70年代:吸收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新竹高科技工业园区。
(4)主要城市:台北是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台湾最大(第一大)的城市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和最大的工业中心。
;台南是台湾省最早的城市;新竹是台湾的“硅谷”。
台南是台湾省最早的城市。
(5)台湾人口2200多万,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带。
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98℅。
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3、两岸交往⑴1979年1月1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⑵2008年12月15日,两岸正式实现“三通”。
⑶两岸实现海上直航后,最近的2条航线是:基隆—福州(265千米)、高雄—厦门(295千米)。
(4)现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国家分裂法》来制止“台独”行为。
(5)清朝始称台湾,正式设台湾省建制。
4. 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第十单元走进西部第1节:自然环境1、西部地区范围: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12省区,面积占全国70%,人口约3.6亿。
2、西部自然环境:面积广大,多山地、高原、盆地,地形复杂,又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及高山高原等多种气候,自然环境复杂。
3、自然资源丰富:①水能:西南地区;②矿产资源:白云鄂博:铁、稀土;宁夏石嘴山:煤炭;甘肃金昌:镍;甘肃玉门:石油、铁;新疆克拉玛依:石油;新疆塔北:石油、天然气;青海察尔汗:钾盐;云南个旧:锡;贵州六盘水:煤炭;四川攀枝花:煤、铁;③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第2节:特色农业1、草原牧业:新疆(细毛羊)、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