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精选干货)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精选干货)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重
要的终末肾衰竭病因之一。

由于DKD的管理和治疗和
非糖尿病肾病(NDKD)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临床医生
应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病
理检查,准确诊断DKD,识别NDKD,从而对患者采取及
时正确的治疗。

DKD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合并的肾脏损害包括DKD和NDKD,正确诊
断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肾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
要依据。

DKD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其诊断目前仍存在争
议及不完善之处,主要根据《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建议,主要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30 mg/g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

73 m2持续超过3个月。

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指经肾脏活检证实
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不采纳单纯的尿微量白
蛋白浓度测定来诊断尿白蛋白异常.有关尿白蛋白异常
的定义见下表:...感谢聆听...
DKD的诊断标准如下表,诊断DKD时要排除非NDKD ,鉴别困难时需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来鉴别.
DKD的临床分期
根据临床与病理过程,Mogensen分期法将DKD分为5期:
Ⅰ期:肾小球肥大,呈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无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Ⅱ期: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期,尿蛋白排泄率正常或运动后增高,肾脏病理可有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扩张;同时,需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尿白蛋白排泄一过性增加,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运动、高血压、心
力衰竭、全身感染、发热、妊娠等。

Ⅲ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病
变仍为可逆性。

Ⅳ期:显性蛋白尿期,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水平从
(+)~(++++),可多达肾病范围的蛋白尿,肾小球
滤过率下降,病理有典型的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改变.
Ⅴ期:肾功能衰竭期,尿蛋白排泄可减少,肾功能异常。

DKD的病理分级
DKD的病理分级见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DKD的肾脏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通常相
一致,但是也有不一致的例外情况。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
延长肾小球病理分级增加,蛋白尿也相应增加,高血压
发生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病例,比如病理肾小球病变表现严重而临床未达到肾病综合征
诊断标准的大量蛋白尿,或病理肾小球病变轻微而临床有大量蛋白尿的情况。

...感谢聆听...
信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10):750—752.
...谢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