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复习备考策略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复习备考策略
——陕西省西安中学郭福斌
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学生理解的世界的“根据 地”,如果这个“根据地”是与世隔绝的,它就 将是一潭死水;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学生精神世界 生长的种子,如果教科书上的内容是与学生已有 知识和经验相脱离的,那么,精神的种子就没有 发芽的土壤,更不用说生根、开花、结果了。从 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视野的宽度在哪里,课堂教 学的边界就在哪里;日常生活的边界在哪里,课 堂教学的边界就在哪里。
精研试题,一战而胜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复习备考策略
2018.9.9
从命题的角度看高考复习为何要 Nhomakorabea究试题试卷是样本,试卷是信息!这是我们教学尤其是 考试命题应该遵守的文本格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以素养立 意的考查方向不会改变,以高校教师为主的命题队伍 也不会改变,所以研究高考试题、适应高考,是一个 理性的选择。 ——陕西省西安中学郭福斌
(2018· 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 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 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 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 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 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 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 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个大豆品种。 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 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 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刘芃
“遵循教材” “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脱教材” 试题取材逐渐脱离了教材的限制,从更加广阔的 领域,选取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的素材,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 风。
——《高考历史测量理论与实践》
愤愤难平之后静下心来,回想近年 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正是越行越 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却日益密切。 除去这道试题本身的超纲、难度系数 和区分度的专业考量外,课堂教学的 边界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8· 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曾用刊名:野生植物研究;中国 野生植物),1982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 国野生植物资源》宗旨是报道野生经济植物最新科研成 果,介绍野生植物综合利用,栽培技术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林、食品、 医药、土特产、轻化工等部门科研、教学及生产决策人 员。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栏目设置:资源开发、实验测定、 栽培技术及野生经济植物其它方面研究论文、综述及相 关信息。
关于试卷难度
要让每个考生都有成 高考试题必修保持一 就感 定的难度!
大一些,区分度的本质是难度。 ——刘芃 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高 题难度师生要客观对待,难度仅仅是影响考生的位次。
别对降低难度抱任何幻想!考试只是一种工具,宁可难度
考试题肯定有难度,它要区分出不同水平的考生。对于试
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往年的试题是 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 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 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刘芃(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考试文集》第477页
命题和审题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最好路径。
—聂幼犁
高考命题与教材的关系
中学历史教学的边界在那里? 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在适应新课程高考时,不 断地给学生拓宽讲授内容,不断拓展课标范围, 不断延伸教材内容,唯恐讲得不够全面。其结果 必然是肩负“减负”使命的新课程、新课改却因 指挥棒的问题,而大大増加了学生负担,人文素 养的养成教育因繁重的课业负担及应试教育给束 之高阁了,成为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摆设罢了。
—— 2019 命题指导思想 —— 2018 命题指导思想 ——2015.11.20教育部谈高考试题难度
从一道题的出台看高考命题
本题中外关联,紧跟时事(中美贸易战中的大豆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 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 问题),从中国最早培植大豆以体现中华民族对人类 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 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 文明的历史贡献和大豆在美洲的传播以体现全球化时 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 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代开放互通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方面(即民族意 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 识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和 世界意识) 融入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 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 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个大豆品种。 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 本题引用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跟踪研究前沿,跨学 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 科宽领域(野生植物资源、农业大学、丝绸之路与中 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外农业交流研究),拓展了考查内容,引导中学教学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的方向(以重要甚至重大研究问题为中心跨学科宽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域地知识整合和能力素养考查)。 (此分析来自网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5分)
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依托,但并非拘泥于教材,况且目前教 材版本的多元化,对相同内容在教材中的讲述详略不同。为显
示公平性,不可能依据某一本教材作为命题的依托,试题的材
料不会来自于任何一种版本之中,只能是更多地注重材料,且
材料来源于教材之外,而且命题组人员并不看教材。
高考试题在命制时采用的是大量新颖、陌生甚至前沿的全 新材料,这与教材呈现的材料有很大区别。材料用于搭建新问 题、新结论,而非按现成结论(我注六经——六经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