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_模板《认识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
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
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
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过程设计一、以多媒体激趣,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2、谈话: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3、学生发言。
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
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评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 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
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辨别岩石,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1、谈话: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你能分得清吗?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
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
【评析】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三、观察岩石,能说出常见岩石的名称和特征1、谈话: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说明】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四、给岩石分类,初步认识岩石的生成方式1、谈话: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
4、谈话: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5、观看多媒体课件。
(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煤层的形成)6、谈话: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
【评析】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
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
五、课外延伸1、识别自己采集的岩石,制成岩石标本。
2、编写一份岩石广泛用途的手抄报。
教学片断赏析交流对岩石已有认识的教学片断师:现在交流一下,你对岩石已经了解了什么?生:岩石都很漂亮,有的岩石上还有各种美丽的花纹,里面还有十二生肖呢!生:岩石有各种颜色,还有的岩石是透明的。
生:有的石头拿在手里不透明,放进水里才透明。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生:有的石头很值钱,像我爸爸上次买了一块鸡血石花了八百多元呢!生:像钻石、水晶也是岩石,它们的价格就更贵了。
生: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铺路,还可以用来雕塑、刻图章。
生:古代人们用石头做成兵器,还用两块石头一擦,就会有火。
师:你知道得真多!生:用石头还可以烧饭。
生:我还知道石头有大理石、雨花石、花岗岩、音乐石…….师:音乐石?老师都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生:这种石头在非洲,敲击它会发出很多种声音,所以叫音乐石。
生:我知道在美国有一种会走动的石头,科学家发现它下面有走动的痕迹,据考证,是自然形成的。
生:我还知道在我国河南有一种麦饭石。
有人做过实验,把放在水里能使小鱼的生命延长。
师: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在《我们爱科学》上看到的。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生:我还知道,一些动物死后经过很长的时间,会变成化石。
师:你看到过化石吗?生:我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我看到过图片,知道有恐龙化石、猿人化石、蜻蜓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科学家通过化石能知道很多地球上以前的事情。
师:看来你对化石颇有研究,我真希望你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化石来破解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些难题!生:我还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石头,里面有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因此称它为“天外来客”。
生:你讲的是不是叫陨石?生:对。
生:我知道,石头在大自然中,经过不断地热胀冷缩,会裂开,最后变成沙子。
师:真了不起,你怎么会知道这种变化的?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
生:我知道科学家一般用刀刻、用指甲划等方法了解岩石的硬度;用盐酸滴在岩石上的方法了解岩石的耐腐蚀性。
师:在以后我们对岩石的研究中,也争取向科学家学习,好吗?……【片断评析】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经验来到课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
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学生在与同伴兴奋地交流中不断地获取大量信息,教师在此时应该创造和谐的氛围,不断地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从而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调整教学,使教学少一点呆板,多几分灵气。
教学手记科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
这开放性在这节课上首先体现时间的开放性,科学课堂不应以一堂课的铃声为起点和终点。
鉴于以往课前组织每位学生采集岩石活动的效果较差,这次改为岩石的收藏活动则要容易实施得多。
学生大多都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岩石,当然还有些非岩石,这使得课上别开生面“岩石收藏展览会”以及“岩石鉴定活动”得以顺利实施。
其次还体现在科学学习的空间的开放上,在科学学习中教师不应把学生束缚在课堂内,“我们不能把所有孩子带到整个世界中去,但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搬进教室。
”我们让学生用语言把以往对岩石的认识带进课堂,让学生把各种场合搜集的石头带进课堂,用多媒体把大千世界的美石、奇石及岩石的形成带进课堂……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从而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九个,会写十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会读九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看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2.你看到过蓝色的树叶吗?3.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
3. 正音练习。
(1)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4.师范读课文。
生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三、识记生字(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2)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目的是让学生在组词说话中识记生字。
(3)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巩固生字1.巩固会认的字:游戏1:听音出示字卡。
(师读生字,生找字卡)游戏2:组字:口+土=吐合+手=拿日+京=景2.巩固会写的字:(1)生观察要写的十个字,并说出每个字的写法。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要写得左窄右宽。
四个上下结构的字:笔、桌、景、拿,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还指导“拿”的书写。
五、 .总结: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小学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24*海豚救人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
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
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的精彩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海豚救人》。
板书课题。
二、小声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整体感知)三、自学课文1、分小组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想想文章是分几部分来写的。
3、讨论后指名回答。
四、从问题入手学习本课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五、通读全文,交流表达方法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指名说。
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六、.总结、扩展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之外,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们听。
2、全班交流。
附:板书设计24*海豚救人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关键语句的朗读。
帮助学生理解“神圣”,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感受人类与生存的这片土地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