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十二五”物流体系发展规划昆明市交通运输局2010年7月目录规划背景 (1)一、物流体系的内涵 (3)二、发展愿景 (3)三、战略目标 (4)四、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5)(一)规划指导思想 (5)(二)规划原则 (5)五、物流体系规划重点 (7)(一)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8)(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 (15)(三)物流通道规划 (19)(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22)规划背景物流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强化物流管理,降低物流费用,提升国家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荷兰、新加坡等国很早开始把物流产业当作高附加值产业,积极扶植国内物流产业并积极推进发展成地域物流据点国家的各种政策。
在国内,许多城市都纷纷出台了物流业的发展政策,并对物流业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深圳市、天津市等还把物流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之一。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8]8号),文件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
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2009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讲话中指出:“尤其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十一五”期间,国家西部大开发已经确定的三个重点经济区分别是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云南面临着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被边缘化的危机。
周边省会城市纷纷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四川省成都市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结点的发展目标,重庆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物流网络中的主要枢纽和结点之一和长江上游现代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广西自治区南宁市提出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的发展目标;昆明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中的现代物流业地位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这些都构成了本次规划的宏观背景,它们为昆明市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战略目标。
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及唯一的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应对昆明市未来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和谐发展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本次规划立足于构筑昆明现代物流体系,充分满足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配送和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不同层次的需求。
为昆明物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硬环境,并最终为昆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物流体系的内涵物流体系是物流业的载体和支撑,是物流业的骨架和脉络,包括物流要素的集成机制和物流资源的配置方式。
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部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
同时,也可以形成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甚至跨国的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是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物流业的兴衰和竞争力取决于物流体系的结构与效率。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与现代物流体系的形成与健全密切相关的。
物流体系一般是指以物流实现为目的的系统,是物流实现的物理载体。
现代物流体系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共同效应的子系统在效能集成的基础上形成,是由一系列与之配合的子系统组成的完整体系。
这些子系统包括:物流与运输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物流市场体系、物流营运主体、组织方式和物流作业流程系统。
其中,物流与运输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市场体系的建设是政府起主导作用的,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而物流营运主体、组织方式和物流作业流程系统更多是以企业为主导运作的,并非本次规划的重点。
二、发展愿景充分发挥昆明区位综合优势,按照“打通通道、建设节点、构筑网络”的思路,启动昆明国际陆港经济区建设,以昆明为中心,打通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乃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物流快速通道,大力发展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培育和完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昆明现代物流体系。
在“十一五”开始初步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上,2011-2020年期间将进一步实现相关产业内部及不同产业之间的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大力建设昆明国际陆港经济区,优化节点布局,建设物流信息平台,规范物流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到2020年,基本建成昆明国际陆港经济区,将昆明打造成为国际物流网络和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之一,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超过国内平均水平,现代物流业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将昆明建成国际物流中心枢纽城市,现代物流业成为昆明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战略目标根据昆明市物流业发展愿景,从综合衡量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角度,昆明市物流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筑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物流核心圈,将昆明建设成为带动云南省,辐射大西南,连接东、中、西部,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南欧、非洲的国际陆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昆明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
全面启动昆明物流体系建设的“1-5-10-1工程”(一个国际陆港、五个基地、十个园区和一个物流信息平台),即把昆明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陆港,在2015年初步建成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五大核心物流基地和十个物流园区,开始启动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络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功能齐备的社会化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成为国际物流枢纽城市。
四、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份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的需要。
以建设昆明成为带动云南省,辐射大西南,连接东、中、西部,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南欧、非洲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为总体目标,遵循物流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规划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从大力促进物流产业升级入手,构建以安全、便捷、时效、易得为特征的社会公共物流体系,服务于昆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服务于满足国内及国际物流需求,提升城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成为全球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之一。
(二)规划原则一、坚持空间布局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性、功能组团集聚性相结合。
按照昆明市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统筹规划全市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制止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根据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步骤地启动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防止资源闲置,引导产业梯度布局和集群发展,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二、坚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节点、通道的有效衔接。
按照货物的主要流向及物流发展的需要,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
促进以集装箱为载体的多式联运、跨区域贸易物流、边境和跨境物流的发展,强化国际物流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
三、坚持培育物流市场和放开搞活相结合。
按照“构建大产业、发展大企业、建设大平台、融汇大区域”的要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鼓励物流企业的要素整合,重点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同时在信贷政策、用工制度、发展环境等方面,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形成结构合理、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
四、坚持对外开放与区域物流发展的有序互动。
发展昆明物流必须放在滇中城市圈甚至更大范围统筹考虑,按照“功能互补、区域联动、一体发展”的要求,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往来与合作,畅通城际间物流通道,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好对外开放与区域物流发展、产业升级和产业安全的关系,促进滇中城市圈区域物流和城市物流的协调发展。
五、坚持物流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的有机结合。
按照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应急物流的要求,广泛使用节能措施,推广新能源技术应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支撑,构筑符合社会效益的物流网络体系。
六、坚持政府服务与企业主体的有力推进。
在综合运用法律、规划、管理等手段进一步营造物流发展环境和物流市场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物流市场运作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物流体系规划重点以昆明国际陆港建设为核心,全面构筑满足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市域物流配送需求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物流体系,重点建设包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物流通道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在内的物流软硬件平台。
启动昆明现代物流业的“1951工程”,即1个昆明国际陆港、9大重要物流通道、5大口岸物流战略节点和1个昆明国际陆港物流信息平台;形成“1234格局”,即1个滇中城市物流圈,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两洋,连接东亚南亚东南亚三亚,辐射东南亚南亚、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带和西北经济区等四扇全方位物流辐射区。
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打造以昆明国际陆港为中心,连接五大战略节点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
培育物流市场需求,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建立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一)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将以建设昆明国际陆港为核心,以物流园区为基础,全面构建满足昆明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配送社会化和农产品物流系统。
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将形成国际陆港、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及货运站场等多层次物流节点网络。
1. 昆明国际陆港规划国际陆港是在水陆空交汇处的内陆城市设立的物流中心,它设有港务监管、保税加工区、港口仓库、一关三检、保险公司、结汇银行、船运代理公司等与内外运输相关的机构,它以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运输作为陆港到沿海港口的中转运输线,将海岸线向内陆延伸,把内陆和沿海有机地连为一体。
陆港具有开放港口的功能,可以直接由当地海关办理货物出镜的有关手续,以后沿途各港海关审验报关单放行,享有一票到底的通关便利,使货物在陆港就可以“出国”。
也就是说,开放陆港是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水路、公路交汇处,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国际商港,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昆明作为我国内陆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结合部的中心,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长江流域地区合作以及西南六省市合作的蓬勃兴起,昆明面临着我国内陆经济体与东南亚、南亚区域经济体加快合作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