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肝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乙肝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有四个基因翻译产物,分别为乙型肝炎表面 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X抗原(HBxAg)和 DNA多聚酶。HBsAg为病毒的外膜蛋白,HBcAg为病毒的核心 蛋白,x蛋白为基因调节蛋白,具有增强基因表达的功能,是乙 肝病毒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P蛋白是病毒复制酶,该酶具有反 转录酶活性,有基因整合活性,通过与人肝细胞染色体相互作用, 灭活抑癌基因。并将乙肝基因整合于人染色体等一系列复杂作用 机制而导致肝癌。
1.急性型肝炎
1)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 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
2)症状: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 力和消化道症状。
3)体征:A. 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B. 皮肤,巩膜黄染。
4)肝功能检查:A. 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B. 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mol/L(大于1mg/dL)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其中包括母婴传播,输血、 注射等医源性传播,性传播,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等方式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高压灭菌法或100℃加热 10min可使HBV灭活失去感染性,乙型肝炎病毒对过氧乙酸、漂 白粉溶液、次氯酸钠、环氧乙烷等化学试剂较敏感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乙 肝病毒3种不同的形态:大球 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 粒。大球形颗粒就是Dano颗 粒。小形球颗粒,直径大约 22纳米,是乙肝病毒感染后 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它由表 面抗原组成,并不含有乙肝病 毒的DNA以及DNA聚合酶。 管形颗粒,直径也约为22纳 米,长度在50~70纳米之间。 实际上是由几个小球形颗粒聚 合在一起而成,但同样具有 HBsAg的抗原性。不管是小球 还是管形颗粒都不是完整的乙 肝病毒颗粒,它们是乙肝病毒 在感染肝细胞时合成过剩的囊 膜,游离在人体的血循环中。
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 阳性率为9.09% 。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 和9.51%[8] (Ⅲ)。我国流行的HBV血清型主要是adrq+和 adw2,少数为ayw3 (主要见于新疆、西藏和内 蒙古自治区);基因型主要为C型和B型。
乙肝的临床诊断
乙肝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目录:
1.乙肝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2.流行病学简介 3.临床诊断 4.乙肝的治疗和预防 5.时间分辨的应用
生物学性状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有包膜,病毒颗粒为直径42nm 的圆球形。在病毒感染者的外周血中还有直径22nm 的圆形和管 形颗粒。这种颗粒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没有核酸,无传染性。
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 进入肝细胞核内, 在宿主酶的作用下,以负链DNA 为模板延长 正链,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
环状DNA (cccDNA) ,然后以cccDNA 为模 板,在宿主RNA 聚合酶II 的作用下,转录 成几种不同长短的mRNA ,其中3.5kb 的 mRNA 含有HBV DNA 序列上全部遗传信息, 称为前基因组RNA。后者进入肝细胞质作为 模板,在HBV 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负链 DNA; 再以负链DNA 为模板,在HBV DNA 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正链DNA,形成 子代的部分双链环状DNA, 最后装配成完整 的HBV,释放至肝细胞外。胞质中的子代部 分双链环状DNA 也可进入肝细胞核内,再形 成cccDNA 并继续复制。
HBV传播方式和途径
HBV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 播。围生 (产) 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 HBV 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经皮肤粘膜传播主要发生于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 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 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与HBV 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 的危险性 明显增高
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正常,尿胆红素阴性为急性无黄疸性乙型肝 炎,反之为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
临床表现: 乙型肝炎起病隐匿,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 疲乏、厌食、腹部不适、少数病人有恶心、 呕吐症状,无黄疸或轻度黄疸,检查可发现 肝肿大,压痛、脾肿大、少数病人有肝区疼 痛。
乙肝的临床诊断标准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诊断的依据除病 人症状,体征外,须根据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 和/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检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诊 断。 1.急性型肝炎 2.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3.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 4.重型肝炎 5.淤胆型肝炎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 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 的HBV 感染已较少发生。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 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 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 (蚊、臭 虫等) 传播未被证实。
HBV 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脱去包膜,穿入肝细胞质内,然后脱去衣壳,
HBV感染 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 免疫反应
病毒进入血液 释放病毒蛋白(Ag)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核酸定性或定量
血清学方法
病毒抗原或抗体
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流行病学简介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 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 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 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 万人死于HBV 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
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5)HBV标记物检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 抗
HBc-IgM高滴度(1:1000稀释仍阳性),两项阳性或仅后者阳性。 疑似病例:1-2) + 1-3) + 1-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 (三)1-5)如患者皮肤,巩膜无黄染,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