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现代人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重的工作压力往往造成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B.导游提醒大家,接着是一段嶙峋的山路,要格外留意脚下以免滑倒。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

”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习“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C.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D.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3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高树与低树俯仰生资,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B.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经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C.铭记历史、愐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D.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

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挚友(zhì)忏悔(chàn)辜负(gū)锲而不舍(qiè)B.硕果(shuò)钦佩(qīn)亘古(gěn)鞠躬尽瘁(chuì)C.晌午(shàng)惩罚(fá)诘问(jiè)深恶痛绝(wù)D.澎湃(bài)朦胧(mòng)妥帖(tuǒ)当之无愧(kuì)5 .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什么叫长大?就是我们终于体会到有一件事情不再那么迷人,有更迷人的事情值得追求!每个人的长大皆如此,我们学会把目光从狭小的书桌、方寸的屏幕、局限的友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未来,放下该放下的,拿起该拿起的,果敢、坚定、沉稳!A.句中的“终于”“不”都是副词,“从”是介词。

B.句中“狭小的书桌”“方寸的屏幕”“局限的友人”是偏正短语。

C.句中“的”“那么”是助词。

D.句中“果敢”“坚定”“沉稳”都是形容词。

二、现代文阅读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⑤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⑦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树的________景象和人的________心情,其中“流着”与词语“________”相照应。

(2)第③段中划横线词“挨”“接”“推”“挤”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意。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4)第①段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写“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写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大鱼安石榴镜湖里有大鱼,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鱼,就是说不是一米两米的大鱼,而是三四十米的大鱼,和往来的游船仿佛。

有关镜湖大鱼的事情虽不及喀马斯湖大鱼影响广泛,但也终于是沸沸扬扬的了。

我的伯父住在镜湖边,是个老林业,年轻时在镜湖水运厂,专门把刚砍伐下山的原木放入湖中,排好,原木就在动力牵引下顺着湖水的流向被运出山外。

我的伯父安居山中,和伯母养了一头奶牛,两只猪,三箱蜜蜂,一群鸡,一条狗,侍弄一大块园子。

我那一次到伯父家,正是大鱼像流言一样泛滥的时候。

我走进院子的时候,伯父和伯母正在八月的秋阳里铰蜂蜜。

伯父穿着一件半截袖的老头衫,露着两只黝黑的胳膊,一只脚踏着踏板,蜜蜂们“喻嗡”地围着他转,我看得心惊胆战。

伯父稀疏的头发里和伯母的鼻尖上都有蜜蜂爬来爬去。

我把照相机、摄像机、远红外望远镜等等机械,居高架在伯父的院子里,一排枪口一样对着湖面。

在这些事情完成之前我没有说一句话,反之亦然,伯父伯母也并未理睬我。

然后我问伯父:“真的有大鱼吗?镜湖就在您眼前,您见过它吗?”父沉吟了片刻,说:“你记好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人知道。

”伯父把“人”字说得很重:“人要是知道了,就没好了。

要是人不知道这山里有大松树,那些大树就还活着,现在还活着,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它。

人知道了,那些大树就没有了,连它们的子孙也难活。

”我打断大伯:“求您说实话,到底有没有大鱼?”大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不吱声,我突然感到不同寻常的异样。

首先是大黄狗,刚才还在我身边前钻后跳地撒欢,这一刻忽然夹起尾巴、牵拉着耳朵、耸着肩膀一溜烟钻进窗户下面的窝里去了。

几只闲逛的鸡伸长了脖子偏着头,一边仔细谛听,一边高举爪子,轻落步,没有任何声息地逃到障子根去了。

我猛地领悟了伯父的眼神,随即周遭巨大的静谧漫天黑云一样压下来。

紧接着,平静如镜的湖面涌起一层白雾,顷刻间,一排排一米多高的水墙,排浪似的一层一层涌来,然后——等一下,你猜对了。

大鱼出现了!大鱼又消失了!一切恢复原样。

我带的七八个现代化机器等同于一堆废铁,是的,我没来得及操作。

懊恼地坐在地上,看着鸡们重新开始争斗,大黄狗颠颠地跑出院子站在湖边高声大吠,森林里的鸟儿们的歌声循环往复。

我忽然想:其他动物或者植物该是怎样的呢?伯父却淡淡地说:“我们活我们的,它们活它们的,不相犯。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我都住在伯父家里。

我睡得很少,吃得也很少,基本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很静,很熨帖。

伯父伯母每天仍然愉快的忙碌着,两只猪、一头牛短促的呻吟和悠长的叹息互相唱和,呈现的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我不知道是哪一天晚上,伯母拿来自酿的山葡萄酒,我和伯父喝着、唠着,就听见了伯父给我讲的又一个惊人的森林故事。

野人?外星人?等一下,别猜了,你猜不对。

而且,我和伯父一样,不会说出一个字。

打死也不说。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7 . (梳理情节)厘清文章的情节发展以及“我”的心理变化,仿照示例填空。

8 . (赏析语言)赏析文中画线句。

我把照相机、摄像机、远红外望远镜等等机械,居高架在伯父的院子里,一排枪口一样对若湖面。

9 . (品评视角)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讲述故事,有何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答。

10 . (感悟主题)小说结尾两次提及“不说”有何深意?请结合全文相关内容分析。

三、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 . 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2 . 文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蕃()(2)濯清涟而不妖濯()(3)不蔓不枝枝()(4)陶后鲜有闻鲜()14 . 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5 .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四、情景默写16 . 古诗文默写填空(1),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2),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4)《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江行[宋]严羽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7 . 尾联一个“厌”字写出了作者那种____、 ____的情感。

18 . 发挥想象,试描绘出“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这一联所写的景与情。

六、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的概括或评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A.《汤姆索亚历险记》“‘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威尔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B.《水浒传》中晁盖、吴用、柴进、刘唐等七位好汉能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恰到好处,全然不露痕迹,使精明的杨志中了计C.《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曲折的情节,如“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天神,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D.《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鲁迅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如善良真诚、知书达理的长妈妈帮他买了绘画的《山海经》,他便称赞长妈妈有“伟大的神力”(2)阅读《西游记》,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