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陋室铭(公开课)

陋室铭(公开课)


诸葛庐
子云亭
政 治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上 建 功 远大抱负 立 业 的 伟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陋室”, 大 抱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主人具 负 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文 学 上 万 古 流 芳 的 高 远 志 趣
3.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含义?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 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 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1、你会解释红色词语吗?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劳形
谈笑有鸿儒
这 只;香气,指品德高尚 使· · · · · · 劳累;身体,形体 大
2、你会翻译下列句子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学识渊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人。 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倒装句)
活动一:朗读 —— 读通文章 活动目标:
2.自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 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 “德”,以“名”、“灵”衬“馨”,暗示 陋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 “馨”,从而点明短文主旨。
活动三:赏读——读明情操
2.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 ,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 庐”和“西蜀子云亭”?
引古人自况, 陪衬比喻。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 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 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 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 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 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 好友云:“君交如水。”
活动目标:
背景资料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 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让他 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 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 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 城中的一间房子中。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 写下《陋室铭》。
活动一:朗 读 —— 读 通 文 章 活动目标: 3.练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活动目标: 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
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活动目标:
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 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 不足十字,与格言颇 相似。文字简洁,句 式工整,而且押韵。 读来铿锵有力,多用 托物言志的手法。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0), 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 (今属河南)人。他 的文章,说理精辟,词锋犀 利,有《刘梦得文集》。
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 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
和安贫乐道的情致
4.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 写法是什么写法?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
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
托物:——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课 堂 练 习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活动目标: 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 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之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人物之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活情趣之高雅
活动目标:
活动三:赏读——读明情操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 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