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企业变革与创新
1、变革的概念
变革是指组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主动地、及时地对组织的原有状态进行改变,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要求的活动。
这种变革包括组织的各个方面,如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成员和组织文化等。
2、变革的原因
(1)外部环境的变化
组织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和组织以外其他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内部条件的变化
①组织战略的调整;②组织规模的扩大与业务的迅速发展;③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改变;④管理技术条件的改变;⑤管理人员的调整与管理水平的提高;⑥组织成员对工作的期望与个人价值观的变化等。
3、变革的目标
所有的变革都应与整个组织的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组织变革是由人进行的,并且是整个组织有计划的工作。
实施变革应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
(2)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
(3)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4、变革的内容
(1)人员变革(2)结构变革(3)技术与任务变革(4)对目标的变革
1、变革的过程
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心理学家勒温从变革的一般特征出发,总结出组织变革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和再冻结。
(1)解冻阶段:它是改革前的心理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改变员工的观念与态度,动员其接受改革和参与其中。
1、变革的过程
(2)变革阶段:它是变革中的行为转变阶段,把员工的改革热情转化为改革的行为,关键是减少改革的阻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改革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事业。
(3)再冻结阶段:它是变革后的行为强化阶段,目标是对变革驱动力和约束力的平衡,使新的组织状态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平衡。
2、变革的程序
(1)确定变革问题。
一个组织是否需要进行变革以及所要变革的内容的确定,必须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予以考虑。
第一,组织决策效率低下或经常做出错误的决策。
第二,组织内部信息传递不灵或失真,沟通渠道不畅。
第三,组织的主要功能已无效率,或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第四,组织缺乏创新。
一旦出现上述征兆,就表明组织的现状已不尽如人意,如不进行及时变革,组织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变革的程序
(2)分析变革因素,制定变革方案。
是对具体的需要变革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多个可行的改革方案,以供决策者选择。
(3)选择变革方案,制定和实施变革计划。
选择变革方案就是在提出的方案中选出一个
比较满意的方案。
(4)评价效果,及时反馈。
评价效果就是检查计划实施后是否达到了变革的目的,是否解决了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提高了组织的效能。
对创新的系统论述最早出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书。
在该书中,他确定了创新的含义,并论证了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新的组合”,它“包括下列5种情况:
(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有供应来源,也不管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三、创新的含义
自从熊彼得提出:“创新”概念以来,人们曾对创新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定义。
归纳起来,创新一般被定义为是对原有事物的改变或新事物的引入,是创造新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的过程。
四、创新活动的过程
1. 寻找机会
2. 提出构想
3. 迅速行动
4. 坚持不懈
五、创新管理的技能
(一)正确地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二)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三)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四)正确地对待失败(五)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