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戊戌变法课件ppt
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897年德国强占 胶州湾,随后英、 法、俄日纷纷在 中国划分“势力 范围”,掀起了 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 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登上历史舞台
1898年谢缵泰《时局图》
康 有 为
康有为,广东南 海人,从小熟读 四书五经,后来 了解到俄国和日 本都靠变法迅速 强盛起来,开始 宣传维新变法。 梁启超,广东新 会人,青年时期 和其师康有为一 起,倡导变法维 新,并称“康梁”
梁 启 超
行主 君张 主: 立兴 宪民 ,权 发、 展设 资议 本院 主, 义在 。中 国 实
一、自主学习:康梁二人为推动变法做了哪些准备?
1、公车上书
时间: 1895年春
背景: 《马关条约》的签订
发起人: 康有为、梁启超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内容: 影响: 揭开了维新戊 戌 变 法
时间:1898年6月------9月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主张:变法图强 学习侧重:西方的政治制度 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时间:1895年 序幕:公车上书 原因:《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 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序幕 发展:维新人士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为变法造舆 论,培养人才 开始标志:“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高潮:百日维新 内容: 结果失败:标志戊戌政变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不敢发动群众,依靠 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也是一次思想启 蒙运动 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军事
训练和装备新 式军队
时 间:
1898年9月
发动者:
被囚者: 告密者: 就义者:
慈禧太后
光绪帝 袁世凯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 子
戊戌六君子
康 广 仁
杨 深 秀
林 旭
杨 锐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 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 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 所以不昌者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高潮:1898年6月 结局:1898年9月
1. (课本第34页练一练)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 举人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 A.1894年 B.1895年 C.1897年 D.1898年 2. (2011年河南中考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 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
6(2010年吉林中考题)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触犯了顽固派利 益的是 (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裁撤冗官,精简 机构,改革科举制度 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D.训练和装备新式 陆军、海军 7.下列内容中,在光绪帝颁布的新政诏书中没有涉及的 是 ( ) A.训练新式军队 B.实行君主立宪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鼓励私人兴办工 矿企业
2. (2011年包头中考题)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 因是( ) A.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3 (2011年福州中考题)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正式成立的历 史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保国会的成立 C.时务学堂创办 D.万木草堂创办
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 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 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中外纪闻 强学会 国闻报 强学会 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
时务报
强学报
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 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于6月11日颁布“明 定国是诏”,变法开始。
8 (2010年河池中考题)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 于( ) A.促进思想启蒙 B.挽救民族危亡 C.推动政治改革 D.发展社会经济 9、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 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发动人民群众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变 者 天 下 之 公 理 也
4.文笔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 邓程恩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 下列哪项法令( ) A.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训练新式军队 5.(2010年长沙中考题) 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 本原因是( ) A.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 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 变法不利于中国的稳定 D. 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改 良的道路行不通! 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清王朝才能达到目的
应如何学习康有为等人的思想?
勇于向先进国家学习,开拓进取
,创新变革,不怕牺牲的爱国主 义精神。
小结:
维新变法运动大事年表
公车上书 《万国公报》 强学会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序幕: 发展:
1895年春 1895年
临刑前有绝命诗: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1.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没有实权 的皇帝 2.客观上,慈禧太后的旧势力过于强 大。 3.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4.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甚至对 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戊戌变法的影响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光绪帝与康有为、 梁启超在一起
《明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 政治 经济 文化
变法内容
变法影响
打击了封建顽固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 简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派,有利于资产 阶级参政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 明创造,改革财政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 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 想的传播,起到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 有利于增强军事 实力,加强国防。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